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启蒙大师之一,文化巨擘。尽管他本人没有系统地进行过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但在其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却闪烁着心理学思想的火花。本文初步探讨了梁启超的心理学思想,将其心理学思想总结为神具形生、境由心造的心理本质观,“慧观”和“悟”的认知观,意志自由和立志的志意观,重情轻智的情智观,共通和完满的人格观,并讨论了其心理学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双虎 《心理科学》2011,34(5):1242-1246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他强烈反对当时学院派实验心理学家的小心理学观,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他以前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整合,建构了一种整合的心理学科学观。他认为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这种科学观坚持心理学的人学性质,是一种“大心理学观”。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是解决当前心理学问题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对当前心理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的力作<我的心理学观>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林崇德教授在本书中,系统阐述了其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这一智力理论的提出不仅对我国智力的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必将在世界心理学的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览全书,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重视理论思考,建构独特理论;坚持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重视智力开发,开展应用研究.<我的心理学观>是一部值得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并珍藏的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4.
周一骑  乐国安 《心理学报》2007,39(5):934-941
与主流心理学所采用的机械因果观念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心理思想所采用的是类似于现代物理学“场”概念的感应观念。其特征是:注重整体性、远距作用及象征意义。感应以关系为核心,具有主体间性、创造性、象征性。受感应观念影响,中国古代心理思想认为可以通过修养工夫恢复人心的本来状态,道家关心如何对来感者作出回应,儒家则重视以真诚的感唤起对方的应。在实践方面,人际交往之对等回报原则、与理想人格相感通的诠释途径、“德政”的治国理念、教学相长的教育方法、培养感性以承担责任的道德发展观,都体现了感应观念。感应观与因果观形成互补关系,可扩大心理学的视野,在异化的世界里恢复生命的意义感  相似文献   

5.
秦晓利 《心理学探新》2003,23(1):9-11,15
主流心理学僵化的科学观日益受到批判,但在其科学观的来源与结构问题上心理学家并未达到一致。本文通过比较经典物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后认为,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来自于对经典物理学的模仿,且这一科学观有其内的复杂结构。而目前对于主流心理学科学观的批判往往忽视或低估了这一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主流心理学僵化的科学观日益受到批判 ,但在其科学观的来源与结构问题上心理学家并未达成一致。本文通过比较经典物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后认为 ,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来自于对经典物理学的模仿 ,且这一科学观有其内在的复杂结构。而目前对于主流心理学科学观的批判往往忽视或低估了这一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斯奈德自然社区观、梅西生态自我观,是欧美学界佛教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代表。斯奈德主张将佛教修行实践应用于社区生活,将自然万物纳入到社区当中,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社区;梅西从现代心理学及系统论阐释佛教自我观,将自我阐释为时刻与环境互动的开放的动态模式,将对本心的觉悟与参与世界的行动联系起来,与华严宗关于宇宙全息整体图景的觉悟联系起来。斯奈德、梅西佛教生态思想不仅在早期生态环保运动中影响显著,而且对之后佛教生态思想的演进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郭靖习武的过程蕴涵着许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深刻道理。本文从郭靖习武的四个阶段来管窥我国传统文化下浓厚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由此得出了在学习中的一个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两个误区:学生先天缺陷观和重德轻才观,三点建议:激发学生兴趣、摒弃“齐步走”的做法和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现代教育心理学体系为框架,采用资料整理法,对梁启超的学习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重视学习兴趣,并把无所为、不息、深入研究、找朋友作为保持兴趣的方法;认为做学问的人应具备明敏、密察、别裁、通方等能力和忠实、深切、敬慎、不倦的习惯;并总结出了立志、善观、持敬、明义理、养成读书兴趣等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现象学的特征及其对心理学中人文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象学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它的意义是明显的:支持了意识的研究、内省方法的使用,并且为表象等内在心理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象学的科学观是一种非实证主义的观点,为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以非自然科学模式塑造心理学奠定了哲学基础;作为一种方法论,它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截然对立,它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特色是整体描述、问题中心、非还原论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荣明耻患想。《周易》的荣辱观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等级宗法的社会基础、救世治乱的现实需求上。《周易》中的君子、小人分别是荣与辱的主体。《易经》的吉、凶、悔、吝、咎、亨、利、贞等断语体现了荣与辱的价值取向。《周易》荣辱思想主要表现为:以尚中时行为荣,以不节失恒为耻;以爱民德政为荣,以严苛刑狱为耻;以诚信友爱为荣,以失比争讼为耻;以治家严正为荣,以长幼失序为耻;以真情相爱为荣,以无爱婚姻为耻;以谨言慎行为荣,以躁言危行为耻等。  相似文献   

12.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93,26(4):94-101
该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孟子的普通心理思想。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志意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习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3.
蔡敏 《心理学探新》2012,32(3):257-262
研究在文献分析、大学生访谈、专家反馈及理论建构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初始问卷。研究者在50名大学生中征求了对于问卷内容的修改建议,对300名大学生实施了试测,进行了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确定出问卷的维度和项目。在正式测试中,将1608名大学生随机分成对等两组,分别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包含六个维度,分别为择偶条件、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及夫妻地位。该问卷的六个维度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大学生婚恋观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ddresses several objections that have been leveled against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psychological categories. It reconstructs and critically assesses (a) the so-called causal objection; (b) alleged counterexamples whereby one can exhibit the typical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without exhibiting the latter, including Lewis’ “perfect actor” case and Kirk’s “zombie”; (c) alleged counterexamples whereby organisms can exemplify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without exhibiting any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them, including Armstrong’s imagined brain in a vat, Putnam’s “super-super-spartans” scenario, and related cases; and (d) the holistic objection. Mistaken assumptions in each of these objections are pinpointed. The paper starts with a brief characterization of behaviorism about psychological categories and a summary of the particular version thereof supported here, which draws upon Ryle and Skinner, among others.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个误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心理咨询和心理档案的建立等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误区,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是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内容活泼、形式生动、具有针对性;心理咨询应有利于学生隐私的保护;心理健康档案不宜机械使用,应动态追踪.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used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difficulties that olde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experience when adapting to life in a nursing home. The interview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one blind aged person (n = 1), focusing on the adaptation process from moving into the nursing home to the present and maintaining context of narrative that included the life history. Subcategories were extracted based on a framework of temporal coherence, causal coherence, thematic coherence, and situational coherence. This study revealed three factors related to adaptation to life in a nursing home for a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becoming accustomed to life in the facility after changes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having gratitude and maintaining “moderating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participating in activities connected to one's purpose in life. He was able to psychologically adapt and came to accept his death through an awareness of aging.  相似文献   

17.
《尚书》、《左传》、《国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书》、《左传》、《国语》是我国最古老的三部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文主要讨论:《尚书》的五行观念、人贵论和人性论思想、认知心理思想、个性心理思想、心理测验思想;《左传》的情感心理思想、病理心理思想、文艺心理思想;《国语》的缺陷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王帆 《周易研究》2006,(4):73-78
汉代儒家领军人物董仲舒的主要哲学著作《春秋繁露》蕴含着深厚的易学功底,其哲学基本上是《易经》的阴阳学说的引申,主要体现在:一、“阳尊阴卑”的阴阳观,二、感应论,三、“天地人”三才之道与法天及“与时偕行”的思想,四、“见微知著”的发展规律论,五、“神道设教”与灾异谴告说的内在联系。董子对于易学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具有自觉与圆融的特点,从而使自身的思想与传统易学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9.
刘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了刘劭四个方面的心理学思想,即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情欲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格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何嘉梅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85-1592
时间贴现的年龄发展具有阶段性。前额皮质, 边缘系统和多巴胺能系统的发展成熟是从儿童期到成人期时间贴现发展变化的神经生物基础。成人期到老年期时间贴现年龄特征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概率贴现、未来定向、延迟满足等被用来探讨时间贴现年龄发展特征。可以从大脑不同区域的发展轨迹, 延迟时段的心理意义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