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俄罗斯《哲学问题》2007年第5期出版了“中国年”特刊。俄罗斯哲学协会主席斯焦宾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学部委员为特刊写了致词。特刊收录了中国学者李景源的《中国哲学的现状与趋势》、安启念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贾泽林的《中国对“苏俄哲学”的研究》,以及俄罗斯学者叶列梅耶夫的《<易经>和语义解码》、布罗夫和费多托娃的《中国现代化经验:理论和实践》等论文。2007年6月13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中国年’特刊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对《说明》的答复《哲学动态》1995年第10期发表了我整理的一份动态资料:“关于‘国学’研讨中的几个问题”。文章发表后,一同志批评我对他的文章观点的介绍“有明显的误读”,于是在《哲学动态》1996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国学’热讨论的几点说明”(以下简...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开头就说 :此书“是‘接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 ,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冯先生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又说 :“新的现代化的中国哲学 ,只能是用近代逻辑学的成就 ,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 ,使那些似乎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明确起来 ,这就是‘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分别。” (冯友兰 :《中国现代哲学史》 ,广东人民出版社 1 999年版 ,第 2 0 0页 )张立文教授也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 0 0 0年第 2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哲学 :从“照着讲”、“接着讲”、到“自己讲”》的文章。笔者受冯、张两先生的启…  相似文献   

4.
法国《哲学研究》(Les 6tudes philosophlques)季刊 第18年度第1期1963年1一3月 (认识论谈话的几个方面)分析哲学与语言亡.本沃尼斯特看作为翻泽的科学与哲学R.吕耶论物理和哲学当前的诸关系R‘布朗舍哲学与心理学:两者关系的三种看法R.拉克罗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互作用、交换和正义的范 畴,卫.布里考 第18年度第2期1863年4一6月 (美学与哲学)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它.苏黎安哲学与文学M.则拉法绘画与哲学O.一P.布鲁哲学与电影人,艾弗里 第18年度第3期1863年7一9月 (克尔凯郭尔)危机和一个女演员生活中的危机5.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的《…  相似文献   

5.
更正     
本刊1999年第4期第58页“作者单位”应为“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1999年第5期第28页第11行“市场规划”应为“市场规则一;1999年第6期目录及封面要目中“‘哲学’须得把握‘自己””应为“‘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同期目录上,“马克思主义与18世纪启蒙哲学”一文作者“陈悦”应为“陈锐”。1999年第7期“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一文标题,因作者失误,应改为“程敏政的朱、陆‘早异晚同’论及其历史意义”。谨向作者和读者致歉。更正  相似文献   

6.
元哲学与哲学——与李光程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程同志在《哲学究竟是什么?——从元哲学的观点看来》(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12期)一文中指出,元哲学“就是以哲学自身作为对象的次一级的研究,或者称为‘哲学的哲学’”,“元哲学的观点就是一种超越。它是站在各派哲学之外,从一个客观的、公正的和总体的观点、立场来重新审视哲学”;“从元哲学的观点看,哲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没有一个适  相似文献   

7.
“无立场的思想”可能吗?──评一种“新”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当代际遇,再一次使人们追问哲学的合法性。但究竟以什么作为哲学合法性的判据,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近年来,赵汀阳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论著,试图对已有哲学进行“一种整体性的改变”(赵汀阳:《自述》,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亦即“把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变成另一种东西”(赵汀阳:《存在就是做事》,载《天涯})1997年第1期),从而结束一切旧哲学。在他看来,“旧概念的哲学”或“经典哲学”的缺陷主要有二:一是“无用”,即“旧哲学(西方哲学或以西方哲学为思维模式的哲学)一直未能成为真正有用的思想”以…  相似文献   

8.
周穗明同志在《也谈“自由自觉的活动”》(载《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第10期)一文中,对我曾经论及同一问题时阐发的观点(参看拙文《应当怎样理解“自由自觉的活动”》,载《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第1期)提出了商榷。读后,觉得有必要对提出商榷的问题再作一番研讨。一、“自由自觉的活动”与“对象化劳动”周穗明同志在文章中说,我的失误的“关键”在于:“把‘自由自觉的活动’与‘对象  相似文献   

9.
一 武步云同志在《也谈认识发展的阶段问题》(见《哲学研究》1984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将认识的全过程仅仅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或者划分为感性和理性两阶段,都没有完整准确地反映认识发展的全过程”,并且不同意把人们称为“思维具体”的“理性”看  相似文献   

10.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呢?恩格斯在1859年《新美国百科全书》中发表的《缅甸》一文,称佛教为泛神论,熟悉地提到缅甸的僧人“比较遵守‘清贫’(无私产)和‘独身’的戒行”(见1975年国际出版社《马、恩全集》第18册,页285)。也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佛教同基督教、回教一样,都是一神论(《哲学杂志》1981年文章《儒教质  相似文献   

11.
高齐云教授所著之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广东社科界第六次(1993—1998)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获奖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是作者主持编写全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面所出版的又一力作,也是作者长期思索、精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晶。本书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观点,本文只能择其要者加以评述。首先,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本期专题刊发的是"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的第二组会议论文以及邬焜教授的回应文章。这组论文既有对邬焜教授创立的信息哲学的理论内涵和贡献的述评,也有对其信息哲学体系中的信息本体论、信息及其载体的关系等根本问题的分析与  相似文献   

13.
尼采的认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讲的是尼采在与传统认识论划清界限时所阐明的哲学认识可能性。尼采在1873年的《希腊悲剧哲学》这一残篇中论及赫拉克利特时写道:“他不需要别人,为了自己的认识也不需要别人;他不把别人想要知道的一切知识和其他贤人用心向他询问的一切放在心上。他用轻蔑的口气谈及这聚集在一起提出问题的人,简言之,‘历史的’人们。他在讲到自己时是用表明神谕研究这句话来说自己的:‘我是自己探讨自己和研究自己的’,好象他就是‘认识你自己’这一含义不明的律令的实行者和完成者,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克勒讷袖珍版第1卷,第296页)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张载把辩证法的规律归纳为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四句话中的前三句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同意的,但第四句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这样说了。它怎么说呢?我还没有看到现成的话可以引用。照我的推测,它可能会说:‘仇必仇到底。”’方克立先生认为,冯先生这个论点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至少是一种误解”。(参见《哲学研究)1987年第12期《全面评价冯友兰)一文)蔡仲德先生则认为,冯先生此论点对于马克思主义“既非误解,更非歪曲…  相似文献   

15.
1 意识问题,这是“哲学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列宁全集》第38卷,第63页)然而又是任何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是不可能科学地解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意识问题的科学解决有了可能。列宁指出:“对‘精神肉体二元论’的唯物论的排除(这是唯物论的一元论),就是主张精神不是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是第二位的,是头脑的机  相似文献   

16.
我拜读王寒松神父“古代理学家所认识的天主”一文(载《中国天主教》1996年第2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以便探讨,若有不适,请大家指正。 根据《哲学辞典》上对周敦颐与客观唯心主义不确切的几句解释,认为“理学家所说的‘精神本体’和‘永恒的存在’显然是指造物主——天主。”这一种自《哲学辞典》上对“理”不恰当的解释致使对理学家的“理”的历史渊源与真实含意理解欠妥。 理学萌芽于唐代的韩愈与李翱,儒家思想因  相似文献   

17.
《哲学研究》今年第五期发表的高鼎忠同志《也谈‘同一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一文,主张对同一性作两种区分。他说:“对‘同一性’这一概念,除了应当区别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之外,还应当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者在不同场合运用的相对于斗争性的同一性和相对于差别性的同一性。”高鼎忠同志说的第一个“应当区别”,当然没有问题,这种区别就是形而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洪谦优秀哲学论文奖评选办法》规定,第二届"洪谦优秀哲学论文奖"(简称"洪谦奖")于2011年9月正式启动。经过专家评委对应征论文多次双向匿名评审,最后评选出获奖论文如下:一等奖:《现象概念与物理主义:打破二元论的迷咒》(王球);二等奖:《休谟的因果性理论研究》(骆长捷)、  相似文献   

19.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1期《分析的哲学与哲学的分析》于8月1日至19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授课教师以著名哲学家、牛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P·F·斯特劳森教授领衔,分别讲授了《分析和形而上学》、《真理、客观性和语境》等4门课程。学院还同时安排了阅读课(Reading Groups)、研讨会(Symposia)和自由交谈(Common Room)等多项学  相似文献   

20.
近读李鹏程博士力作《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以下简称《沉思》),细细品味,觉得颇有新意。本文就其整体性的文化观念及关于文化研究的新思路,略陈管见。一、《沉思》一书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整体性意义上的文化观念。正如作者自己在此书序言中所说,《沉思》无意给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哲学”这两大问题作学术“立法”,而是希冀与读者朋友进行互相“对话”和“追问”。作者认为:“哲学不应只研究认识,也不应只研究以已被抽象了的本体论为前提的‘历史’,而应研究人类的全部‘文化’;哲学作为‘观念’,它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