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形象思维的问题的讨论,近来已展开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础”,“形象思维要受抽象思维的指导”,甚至认为根本不存在一种“与抽象思维相平行的形象思维”;而且在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方面,也有个别的提法是不够确切的。这些意见,都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实现着思维对世界的认识。目前,在形象思维的讨论中,有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是可以脱离语言,运用形象进行思考的思维;还有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非逻辑思维。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形象思维讨论中,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就是认为存在一种与抽象思维相平行的、独立的形象思维。这个观点可称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平行论。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是值得深入讨论的。  相似文献   

4.
“象”与中医思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与中医思维的研究辽宁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沈阳110032)刘庚祥近年学术界对中医学“象”及思维方式的研究给予关注,中国古代的“象”是古人形象逻辑思维的一种观念形式。人类在抽象思维建立之前的几百万年间都生活在形象思维的世界里,而中国又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5.
关于形象思维,不仅是文艺创作的特点和方法问题,也是思维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它涉及到形象思维在思维理论中的地位,形象思维的认以作用,形象思维的结构和它的物质基础等等问题。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一形象思维仅仅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的特点和方法,似乎没有什么争论。但形象思维是否能同逻辑思维平起平坐?它与逻辑思维是并列关系还是从属关系?看法可能就不尽相同了。这首先就涉及形象思维在思维理论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奎林 《美与时代》2007,3(2):33-35
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培养创造型人材.而创造型人材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创新、设计、创造、创作的主导因素.钱学森院士认为人类的思维规律除抽象思维外,还有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社会思维.  相似文献   

7.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基本类型,是以表象或具体形象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用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形态。从生理机制看,它主要是右脑的机能。形象思维的内容可以是现象,如儿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也可以是本质的,如文学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形式有形象观念、想象观念和典型观念等。它的方法有叙述法、描写法、联想法和想象法等。同抽象思维相比,它有两个基本特点:(1)生动具体的可感性。形象思维的表述必须借助于形象观念等思维形式。形象观念是指带有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多样性并能给人的形状、大小、声音…  相似文献   

8.
形而上学思维是一种与辩证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用绝对同一、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进行的思维活动。因而是一种不科学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思维方式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是形象思维类型的,也可以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类型的。绝对同一观点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根本特征。所谓绝对同一观点,就是否认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不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它认为“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以外,都是鬼话。”这种绝对同一的观点必然导致形而上学思维的外因性、孤立性和静止性。所谓外因性,即不是从…  相似文献   

9.
问题小学儿童的思维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开始了进一步的新的发展。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为了探索这个发展过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我们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字词概念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儿童(即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的过渡阶段,但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刚入小学的儿童更显得突出,他们无论说什么内容的话,都是那么生动、具体、形象,而且又活泼、天真、可爱。因此,要教小学一年级儿童学习好数学课,就必该从他们思维发展的特征这一实际出发,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引导,促使其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6,(6):212-216
灵感思维是人类用于获得灵感认识、创新性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兼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而又高于二者,是理性直观或者是柏格森所说的"创造性直觉"。研究生中不乏聪慧过人、学术悟性很高的人才,但是一些研究生仍然局限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方式,缺乏灵感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以至于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鲜有闪光点。我们认为,高校培养研究生灵感思维的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转换研究生培养模式,变"知识灌输型"为"学术讨论班"模式,诱发研究生养成灵感思维方式;二是要立德树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德性转化为灵性,激发研究生的灵感;三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人—机交互"的智能系统,催生研究生的灵感。  相似文献   

12.
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马长英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古往今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注意的课题。柏拉图认为是神赐的;现代西方有人认为灵感是在幻觉条件下产生的,甚至用致幻剂来诱发灵感;弗洛伊德等则用无意识理论来说明;还有顿悟说等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揭示出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及客观条件。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化与灵感的产生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也是认识的过程与结果。思维有两种基本方式: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目前也有人把直觉、灵感看成是第三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有待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灵感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正是在这两种思维的作用与转化之中,灵感得以产生。钱学森说过,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两种思维(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苦苦思索来作准备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它们都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射,形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抽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从哲学角度讲,它们都是主体对客  相似文献   

13.
形象思维问题讨论重起于1978年《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之后,一直延续到1981年,三年来,仅学术性专论公开发表的就达50余篇。争论的中心是:形象思维是不是一种相对于抽象思维而独立的思维方式(形式),并作为艺术创作(包括认识过程和思维过程)的特殊规律。依照对这一中心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分为肯定论、否定论和保留论。形象思维问题讨论已趋沉寂,回过头来审视一番这一讨论的概貌,不是无益的。一、肯定论的形象思维观。肯定论把形象思维看作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初期只限于探讨艺术家的形象思维,把形象思维定义为:(一)“艺术上的典型化“(浦满春:《形象思维探讨》,《红旗》1978年第2期);(二)“创造性的想象”(孟伟哉:《关于艺术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右脑善于进行形象思维,左脑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固定看法,会导致人产生一种误解,似乎人的右脑只能进行形象思维,左脑只能进行抽象思维。作者研究结果是人的右脑除能进行形象思维外,还能进行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左脑则除能进行抽象思维外,还能进行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而且,左、右脑的思维形式主要由拥有左、右脑的人,即思维主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实践经历、其脑内存贮的调近代思维的规则以及思维实践时左、右利手决定。  相似文献   

15.
中学、中师的语文课本都选编了相当数量的小说。我们的教育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促其智力发展,小说也不例外。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主题的。其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小说的创作并非排斥逻辑思维。二者(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经常被综合使用,相辅相成。小说如没有逻辑思维的参与,就不会刻划出真实的艺术形象。所以,小说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形象思维的作用,还须认识逻辑思维的意义,进而有意识地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说,阅读文艺性作品“只靠形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动作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一样,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但和后两种思维形式相比,我们对动作思维的研究和认识显得太少了。然而从思维发生学的角度看,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思维的发生与发展,动作思维的研究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形象思维是一种与抽象思维(用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的思维)相比较而言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形象特征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以形象观念作为基本形式的思维,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加工成新形象或新形象的过程系纺。客观事物除了具有一般形象特征外,还具有典型形象特征。例如,水有清沏和浑浊的形象特征,漓江的水有清沏的典型形象特征,红水河的水有红的黄型形象特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各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指从一个问题或主题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或中心,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想开去,以探求一个问题各种各样的答案,或寻求一个主题的多种多样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1、思维和思维科学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经常从事的脑力活动,是心理过程中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立党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此外还有一些颇带特殊性的思维形式,姑且称之为特殊思维(如维性思维、特异思维等)。人类从具体思维活动中超脱出来,把思维现象当作特定对象加以研究,于是产生了思维科学。人类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比较充分,其中对形式逻辑思维的研究尤为充分,而对非逻辑思维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这是因为非逻辑思维带有“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陆佰寅章夏琴浙江省萧山市坎山镇小学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薄弱,要解决这个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运用操作,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