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 ,是由各地潜心研究朱熹的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学术团体。其宗旨是 :励志改革 ,反思传统 ,深入开展朱熹研究 ;立足武夷 ,面向世界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力求使学术为当前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主要任务是 :一、广泛联络各地有志于朱熹研究的人士 ,深入开展朱熹、闽学 (朱子学 )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 ,振奋民族精神 ,促进中华文明的复兴 ;二、积极加强各地朱熹研究机构与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增进友谊 ,共同进行地方史料的发掘整理 ;三、举办若干服务性项目 ,为国内外从事朱熹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武夷山和闽北各地进…  相似文献   

2.
朱熹(公元1130—1200年)是宋代理学家的最主要代表,他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朱熹哲学思想,对我们考察理学完成儒释道三教合一以及后期封建社会哲学思想的特点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哲学界对朱熹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1966年,主要是探讨朱熹哲学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第二个阶段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1981年在杭州召开宋明理学讨论会以后,这一阶段对朱熹的思想来源以及自然观、认识论和人性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近两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朱熹研究文章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说都超过了60年代。现将建国三十多年来朱熹哲学思想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荣捷是著名美籍华裔学者 ,他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朱熹 ,先后出版这方面的专著五本及大量论文 ,成为与钱穆齐名的朱熹研究权威。本文回顾了陈荣捷研究朱熹的学术经历 ,探讨了陈先生观察和研究朱熹的独特角度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白寿彝以史学而著称,同时在民国时期对朱熹易学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对朱熹易学文献的考辨,对程、朱易学差异的论述,对朱熹《周易本义》与《河图》、《洛书》关系的分析,对朱熹《周易本义》基本观念的阐发,以及对朱熹易学贡献的概括,都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而且从今天的朱熹易学研究来看,他所提出的学术问题以及对于问题的研究和所提出的观点,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熹是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十分重要的思想家,他建构了一个集哲学、经学、美学、史学、伦理学等于一身的庞大思想体系。朱熹美学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而复杂。朱熹的诗经诠释学美学则是朱熹美学体系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有着较为完备的系统结构。在此,本文仅对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的基本意蕴作一简要介绍。一、朱熹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朱熹的美学思想充满着传统价值与时代精神、伦理与审美、逻辑与情感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对朱熹美学的研究,我们应处理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朱熹美学与理学的关系问题,二是…  相似文献   

6.
<正> 朱熹一生编著过《资治通鉴纲目》、《宋八朝名臣言行录》、《伊洛渊源录》等多部史书,创立了我国纲目编年体史书新体裁,开拓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他用理学统率史学,这一思想被后世奉为圭皋,捧为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研究和剖析朱熹的史学思想,其意义不仅止于填补朱熹学术研究的一个空白,更有助于把握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整个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熹是否为《正蒙》写过注解,在学界存在争议。那么,现行所谓《正蒙》朱熹注解从何而来,便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考察《正蒙》朱熹注之源流,对朱熹是否为张载《正蒙》作过注解予以解答。朱熹在解说《正蒙》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张载的思想,那么,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如何?我们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朱熹(1130—1200)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最广博,影响最深远的学者。他是南京“闽学”的领袖,唯心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以自己独特的学术规模和体系,奠定了理学确然不拔的基础,影响了尔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至今余波未已。因此,朱子学乃是海峡两岸学者所共同关注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三十余年来,台湾学术界在这方面作了不少的努力,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其内容涉及朱熹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人生哲学、理气论、性论、居敬穷理、朱熹的家学与师承以及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朱熹与佛道的关  相似文献   

9.
过去人们往往只把李侗的理学思想看作朱熹思想的重要渊源,而忽视了另一个对朱熹思想影响很大的学说——湖湘学说。湖湘学说是朱熹理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渊源。如果说李侗思想奠定了朱熹理学的某些思辨形式,那么在对湖湘学说的批判继承中,朱熹理学,尤其是他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才初具规模并有所发展。因此弄清楚湖湘学说,对于研究朱熹早期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气先后的讨论,是研究朱熹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朱熹的理气观是理在气先的理一元论。作者认为,朱熹理气先后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朱熹早年从理本论出发,主张理气无先后;由南康之后经朱、陈之辩到朱、陆太极之辩逐步形成了理在气先的思想;晚年则从逻辑上定论理在气先。朱熹在论本原时讲理在气先,但在论构成时强调理气无先后。朱熹关于理气先后的思想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朱熹的理气观时,应采取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考察。  相似文献   

11.
朱熹是宋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历史上,朱熹不仅在思想、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书法领域也有较高的造诣。朱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一直在书法领域探索,他建立了“以理论书、传承统绪、人品即书品观、文从道中流出”等书法义理观,这些都对后世的书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在书法创作方面注重“艺”与“道”的统一,提出文道并重的书法思想,反对夸张乏味的书法技巧。此外,朱熹将理学思想与书法相结合,在书法创作中融入理学思想,使书法艺术表现出独特的魅力。研究总结朱熹的书法风格和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朱熹的书法艺术特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南宋书坛的基本特点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2.
<正> “心统性情”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对其重视程度不亚于对他的理气关系说。但由于“心”在朱熹哲学逻辑结构中的独特涵义和地位,往往容易引起人们误会朱熹思想的本义,从而导致对他的心性学说乃至对其整个哲学的性质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是研究朱熹思想应注意避免的倾向。笔者试重新阐述朱熹的“心统性情”说,以澄清认识,使符合朱熹思想的本义。  相似文献   

13.
<正>张克宾著《朱熹易学思想研究》一书于2015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朱熹的易学思想系统,从朱熹易学的基本问题意识人手,顺其思想脉络,层层揭示和阐发了其中一系列的卓绝创见。作者既考察朱熹易学之所然,又探究其所以然,特别是突出了其背后的哲学文化意蕴;并在把握朱熹易学各个部分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蔡方鹿先生的《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一书,2004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洋洋洒洒,有49万字之巨,是作者花费数载对朱熹经学思想及其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本书作者立足于朱熹著作的“文本”,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成果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朱熹经学为点,以宋学为面,以整个中国儒家经学发展史为线,通过点、面、线三者相结合,将朱熹经学置于中国经学发展史和宋学思潮的大背景视域来加以审视,着重厘清和诠释朱熹的“四书”学、易学、《诗经》学、《尚书》学、《礼》学、《春秋》学、《…  相似文献   

15.
在治《尚书》上,朱熹既以对古文的考辨疑黜,影响后世的《尚书》辨伪甚大,又通过阐发《大禹谟》“十六字心传”,对理学体系的建构至关重要。这两个突出的方面又共存于朱熹的尚书学思想体系里,既体现了朱熹经学重考证,以探求经文之本义的特点,又表现出朱熹经学断之以义理的时代特征。其经学与理学相结合,治经为理论创建作论证,显然不同于为考据而考据的清代汉学家。虽遭到后来学者的批评,然亦不可完全否定其思想存在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朱熹思想的重要价值,使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持久的研究,产生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从子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却很少。事实上,朱熹站在理学的立场上,对子学人物及其观点多有评论; 这些评论尽管比较零散,却体现了其独特的子学思想,它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朱熹思想的全貌,并从一个侧面了解子学在宋代的流传及对朱熹思想的影响,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国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研究长期以来存在重视先秦、轻视宋明的倾向,但德语世界对朱熹思想的译介活动和阐释工作也并非没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其译介活动的悠久历史和阐释工作的层出不穷上。对朱熹思想在德语世界中的接受进程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为一场真正对话做好准备,然而目前所看到的德语世界的朱熹思想研究大都不能令人满意,都还难以经得起学术性的严格推敲,这一现象反过来必然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思想对话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8.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熹十分重视个体道德修养,主张每一个人都应当"明义理以修其身"方能造就自己良好的内在品性。在个体应该如何"以德修身"方面,朱熹提出了"居敬"、"穷理"、"自省"、"渐进"、"重行"的道德修养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学术联合会和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国际朱熹讨论会,于1982年7月6日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各国学者、专家共八十余人。会议主席是八十高龄的、在美国从事中国哲学史讲学、著述达四十余年的陈荣捷教授。由于他的促成,才能集世界各国研究朱熹思想的著名学者,就朱熹思想进行讨论。从讨论之深入、会议之规模来说,实属空前。 会议围绕着宣读的论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中的几个问题概括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与新安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熹哲学完成了儒释道的统一 ,将仁学与易传的生生之理结合起来 ,实现了儒学的综合创新。作为新安理学的创始人 ,朱熹对新安理学的发展以及重视实用实践生存、提倡气节等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