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部小书可以说酝酿准备了太久的时间,而成书的过程却比较仓促。自八十年代初开始接触牟宗三的著作,到八十年代末期写出《现代新儒学概论》一书,再到九十年代初以牟宗三思想研究方面的题目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完成了《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一书的选编和《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一书的写作;而1995年底在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的《当代新儒学论衡》一书,也多是围绕牟宗三的理论学说和观念系统展开论述的;又数年之后,才有此部书稿的写作,前后历十余载。此间亦曾经广泛地参与国际学坛有关儒学、…  相似文献   

2.
一天,在旧书摊淘书,看到一本书脊破损、纸张发黄的《十日谈》,翻开扉页,竟有三个落款,出自三人之手。最下边的落款,时间也最早:“念正版精装久矣,是日偶获,喜不自胜!1992.6.2于西安市新华书店吴文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史书有三种体裁:一是纪传体,主要以人物为纲(其中“书”、“志”部分则以问题为纲);二是编年体,以年月为纲;三是纪事本末体,以重要历史事件为纲。这三种体裁各有长短,相互补充。中国哲学史书  相似文献   

4.
安荣 《中国道教》2006,(3):22-25
劝善书,又称善书,是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些专门宣传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其中心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书写形式通俗易懂,有劝善文、劝善歌、劝善图说、功过格、宝卷等。这类书籍儒释道三家都有,而道教劝善书因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而起了带头的作用,如被誉为“善书三圣经”的善书即是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其中《太上感应篇》还被誉为“善书之祖”。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教育的视角以一些道教重要善书为例简要探讨其伦理思想。一、道教劝善书伦…  相似文献   

5.
《论语.为政》篇记有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学术史上此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孝乎惟孝"之句读问题;二是"施於有政"是否为引《书》之文字;三是"孝乎"之"乎"是否为"于"字的问题。第一方面,阎若璩的论证很有说服力;第二方面,刘宝楠认为"施于有政"不是《书》中文字的意见可从;第三方面,刘宝楠的判断虽有问题,但值得重视。孔子此处引用《书》,对其进行阐释,是符合《书》的精神的。  相似文献   

6.
王莹 《学海》2002,(2):204-205
刚刚读完由军事科学出版社 2 0 0 1年 6月出版的《党建八十年 ,中华擎天柱———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建设的历程与思考》一书 ,掩卷之际 ,感触颇深。这部由张天荣任学术顾问、印进宝主编、陈显泗主审 ,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和西安政治学院一批专家学者 ,用了三年多时间 ,倾注全部心血共同编撰的 ,洋洋洒洒达 88万字的巨著 ,是我近几年读过的党建类书籍中较好的一部。做为献给中国共产党 80周年的礼物 ,称的上是一份珍贵的厚礼。《文心雕龙》有言曰 :“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依笔者管见 ,这部书正是如此。书的作者以高度的概括能力去占有全面和…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举行的“西安国际老子研讨会”上,钟肇鹏先生曾提出一项建议,希望学界组织编撰一部关于老学历史的专书。这项建议颇受与会者重视,因为大家回顾浩翰的研究老子和道家的书海,竟找不到一部书是研究老子学史的,这在“道家热”与“老子热”长期延续的情况下,是个曾受忽视却又不容忽视的空白。有趣的是,最近正好有一部书投合了学界的上述需求,这就是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三位先生共同撰写的《中国老学史》。 这部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7月出版,三十九万余字,共七章,依次论述老子其人其书和战国以来历代的老学。首要作者熊铁基先生曾因发表《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一书而震动  相似文献   

8.
秦以前道家这个名称还没 有,所以无法谈论与道教的关 系,有了老子才有道家思想。老 子和道教挂上钩是在老子死后 五 百 多 年 的事。但有 一点不可 否认,即道 教 信 仰 的 形 成 受 到 老子《道德 经》和我国 西 部 氏 羌 族 原 始 崇 拜的影响。 道教对 “三”情有 独锤,提倡 三元论,即 一分为三,指的是 阴、阳、和。在《山 海经》里提到有三足龟和三足的鳖, 南朝宋刘敬叔的书里有三足虎的 传说,在汉朝王充 的书里提到有三足乌,清人《述异记》中说,古谓蟾三足,窟月而居,为仙虫。羌族民间故事《斗安珠和木姐珠》说天神木比塔…  相似文献   

9.
《哲学评论》主题索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译者说明〕本文是维特根斯坦1929年2月到1930年4月在英国剑桥期间写的一部断想式手稿《哲学评论》原书的主题索引。1930年5月,维持根斯坦把这部手稿交给罗素,请求他转交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理事会的利特尔伍德先生,以作为申请延长研究基金的依据。罗素与维特根斯坦就书中的内容讨论了五天,并读了其中三分之一的篇章,然后为其写了一份鉴定。尽管罗素对书中某些观点颇有异议,而且说它“很难看懂”,但他仍称这部“草稿式的评论”“是新颖的、很有创见而且无疑是很重要的”,并预言这些理论将构成“一种全新的哲学”。作为维持根斯坦前期思…  相似文献   

10.
现存《修真十书》四个版本,底本相同,均未出明《道藏》之外。据《文渊阁书目》《千顷堂书目》《遵生八笺》《盘山语录序》等,《修真十书》极有可能存在单行本;对《道藏目录详注》三个版本所录《修真十书》六十四卷之谜团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消失的四卷为"梁丘子黄庭内外二景玉经注解"。关于《修真十书》的成书时间与编辑者,传统认定为宋代石泰,亦有不作定论否定前者,目前国内学界通识为元初南宗徒裔,西方学界观点则有1250年萧廷芝之说和1340年之说。比较上述观点,侯赛因1340年之说更具合理性。基于《修真十书·杂著捷径》与余觉华《修真捷径》文献同源之关系,可推测得出余觉华编、刊《修真十书》。  相似文献   

11.
曹艳英 《天风》2006,(5):36-37
主让我知道了寻求真理的方法,给了我生命的活水。我当心无挂虑,一路追随。自幼我酷爱读书,嗜书如命。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曾想,书给了我知识,也让我寻找到生命的真理,灵魂的活水。 1996年,我十六七岁。偶然看了一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名字是《被绑架的女富翁》,作者是一位美国的信主女性。书中记载了她平生中的一些奇迹, 这个衔着银汤匙出生的女子,在其传奇的一生中,主都给予了她眷顾与帮助。尤其在她被绑架过程中,神所向她展现的一切:“被歹徒电死后复活,又在主的启示下成功逃离,而后绝症得愈,伤残得医。以及在与歹徒的三年官司中,徇情枉法的法官和三歹徒全在意外中先后死于非命。令人在事件的起伏跌宕中,不由拍案惊奇。并且书中引用了许多圣经中的话,读后只觉脍炙人口,回味无穷。当时曾情不自禁地赞叹不已地摘录了一些。例:  相似文献   

12.
觉真 《法音》2003,(7):31-33
1984年夏,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员,从如来殿佛脏中,清理出三卷元代藏经。这一重要发现,对了解元代《大藏经》的刊刻情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尤其对于厘定《弘法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近日,笔者有机会得见此藏原件,并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下面特作一些介绍和说明。这次发现的三卷元代藏经,分别是:《大宝积经》、《陀罗尼集经》和《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三经版式相同,均采用藏经纸,卷轴装。(见图一)《大金色孔雀王咒经》是保存较完好的一卷,现已经重新托裱装池。此卷高23厘米,外裹蓝色粗纸书衣,上面以金字书有“大金色孔雀王咒…  相似文献   

13.
1818年《印中搜闻》上刊载了一封读者来信,称其发现清初《神仙通鉴》一书中有一篇耶稣传。该文虽是介绍,但引起在华外国人和欧美汉学家的密切关注。1839年郭实腊写了一篇全面评价《神仙通鉴》的书评,在该文中他强烈地批判中国宗教。同时郭氏还借助线性时间观念来重新排列和理解《神仙通鉴》中的故事,其阐释的背后有千禧年主义作为理论支撑。1849年斯皮尔则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寻早期基督教在东亚乃至在中国传播的痕迹,颇有牵强附会之处。这三个个案解释了1860年前传教士对中国宗教信仰和外来宗教本地化的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论焦循易学     
<正> 焦循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他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写出《易学三书》。焦循的《易》学研究颇有自己的特色,为清代阮元、王引之等学者推崇,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震动。此后,皮锡瑞、章太炎也认为其书“独僻畦町”而“足以名其家”。焦循的《易》学究竟独特在哪里?前人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旨在就焦循的《易》学体系和特色,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道教史》于2015年7月出版,是浙江的孔令宏、韩松涛、王巧玲三位道教专家刻苦写作了4年之久而完成的一本力作。全书以近百万字的鸿篇巨制,力图全面而深刻地再现浙江道教发展史的本来面目。《浙江道教史》一书,是如何反映浙江道教发展的客观历程的呢?作为道教大省的浙江道教发展的客观历程异常丰富。《浙江道教史》一书从时间、空间、人数和深度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首先,浙江道教发展历史悠久。浙江道教的产生与发展从东汉起直至清代,全书共分10章:第一章为"浙江地域史概要与浙江道教前史";第  相似文献   

16.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6,29(5):1278-1279
时间和人格都是心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时间无处不在,它不仅是基本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而且也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时间与人格心理的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一书,向我们详尽地展现了时间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综观全书,主要凸显四个方面特点:一、研究取向上强调中国化;二、研究过程上体现长期性;三、研究方法上注重多样性;四、研究成果上凸显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1998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鄂培教授《孟子大传》一书。拜读之后,觉得这部书在同类著作中,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它的系统性。全书在《导论》之后,共分三篇。从内容上看,第一篇分四章,是通过详细的考证,叙述了孟子其人的生平事迹及《孟子》其书的著...  相似文献   

18.
金龙荪(岳霖)先生已与世长辞,这是我国哲学界、逻辑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多年受他的教导,终生难忘。 在金先生去世前夕,他的《知识论》正式出版了。诚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本多灾多难的书”,是他“花精力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本书”。1942年,当我在昆明乡下清华文科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仅代表当时医学理论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说,虽然发现了许多客观的规律与结论,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因此,读《黄帝内经》要注意三点:一是书中概念多,但定义少,需要辩证体会;二是要以实践来验证其理论的真与伪;三是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与现代不同,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9,(3):74-81
在犹太传统中,诵读《传道书》是住棚节礼仪的一部分。但当前对《传道书》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它在犹太宗教仪式中的运用。住棚节作为犹太节日,本质是犹太人的一种时间标记,而《传道书》又以对时间观的讨论而著名。住棚节与《传道书》的关联不只限于个别经文,而与文本整体的内在运思有着本质性的神学关联,《传道书》的神学运思可以说是既来自住棚节又回到住棚节。《传道书》的思想,并不是那种脱离独特的以色列救赎史传统而进行的个人思辨,就其与犹太传统的关系而言,也不是一种颠覆或背离,而毋宁说是一种传承与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