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伟大民族对世界、对人类不朽的贡献。下面我想着重谈四点。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全民都要认真学习、了解、认识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5,(4):41-41
“生为一切物命之所爱.死为一切物命之所悲”,爱惜生命、救苦救难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人文宗教相对于拜神教来讲,它崇拜人自己。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儒家到佛教都有这个特点。宗教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文的问题,因为所有的宗教最终都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谈到佛教、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年近八旬的楼宇烈教授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由于比约定时间早了半个多小时,我到达时候,楼老师上完一早上课也刚进家门。看到他毫无倦意,我笑言:"老师这些年好像精  相似文献   

4.
记得几年前有两位湘西老人带着虔诚和祈愿,不顾数百里仆仆风尘、旅途劳顿,慕名来到古城镇远朝山拜佛。偶然与我相遇,向我打听城中朝圣之处。我告诉他俩,此佛教圣地就在城东中河山上的青龙洞中元寺内。他俩合掌致谢后便急匆匆向城东走去。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 ,新的千年 ,带给人们的是美好的曙光和无限畅想与激情。 2 1世纪是知识、信息、科技与人才荟萃的世纪 ,是一个竞争激烈 ,充满生机的世纪。作为一名年轻的道教徒 ,面对崭新的时代 ,在带给我希望和信心的同时 ,留下更多的还是对道教如何更好发展的思考。记得 1 993年江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讲了“三句话” ,其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三句话”精神实质的根本和落脚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主题的提出 ,为新时期宗教工作和宗教发展指明了方向 ,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2 0 0 0年 1 2月江总书记…  相似文献   

6.
刀述仁 《法音》2001,(6):1-3
前不久我和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人士到赵朴老家乡──安徽省太湖县以植树造林的形式纪念他老人家逝世一周年。在赵朴老故宅附近的寺前镇“赵朴初生平陈列室”里,我看到一盘正在放映的录像,那上面记录着1990年9月底、10月初赵朴老重返故里的情景。当我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映现在屏幕上时,热泪便不由顺颊而落。我担心控制不住情感而失态,便离席退出播映室。这件事使我想起了1990年12月(朴老回故里的两个月后)赵朴老到云南时的一幕幕情景。赵朴老在云南的活动,我也请电视台录a了相。虽然我怕引起伤感而不敢播放,但往事却历历在目,难以…  相似文献   

7.
永怀的情思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由于工作关系,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一九九○年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五日,赵朴老来闽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  相似文献   

8.
逸博 《福建宗教》2001,(6):37-38
游览泰国,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这里浓郁的佛教氛围。无论是曼谷、清迈等这样的大市、府,还是偏远的小乡镇,佛教的庙宇几乎无处不在。有时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身披袈裟的僧侣。听朋友说,全泰国的僧侣人数至少有50多万,占总人口的1%。仅曼谷就有佛教寺庙420多座。难怪它素有“黄袍佛国”的美誉了。  相似文献   

9.
余险峰 《法音》2001,(6):16-18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由于工作关系,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1990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赵朴老来福建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一佛出世,千佛扶持”  1990年10月19日,赵朴老从北京飞抵厦门,这是他第二次来闽视察,距离第一次来闽已是整整九年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出席由宏船法师(曾任世界佛教僧…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86年6月1日于武当山紫霄宫出家,对道教的信仰我是很虔诚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深感自己道教知识的缺乏,对游客香客们提出的问题,没能给他们作一个较全面的、深刻与透彻的解说,内心常常感到不安与内疚,我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再学习的机会啊.当得知中国道协举办坤道知识专修班的消息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但一思量又担心起来,因为学习班的名额有限,我能有机会吗?后来经我宫观道协开会决定了人选,知道其中有我时,我高兴得好几天吃不香饭,睡不好觉。  相似文献   

11.
学道有感     
未曾入道之前,早已对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叹为观止,对道士们居住在深山庙宇中那种闲云野鹤、清静飘逸、修真养性的修道生活梦缠魂绕,日夜向往。在我的想象中,道士应该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充满着高深莫测和神秘色彩。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而在道教的洞天福地,应该隐藏着许多像经书中所说的大德高道,修真之士。洞天福地,宫观庙宇应该是“藏龙卧虎”之地。出家修道是一种很高尚的事情,是一种超脱人生,逍遥人生,无为人生,得悟宇宙智慧真谛的不二法门。有着对道教如…  相似文献   

12.
深挖区域文化内涵 加快实际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与五台山结缘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可惜这是第一次来五台山。五台山研究是关于区域性问题的研究,它在整个学术界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只有从区域性研究着手,才能使整个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在美国期间,外国学者对中国佛教界的所谓大部头著作并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种重复,过去我国也有学者有同样的认识。可惜现今许多学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从另一方面说,五台山研究能取得如今这些成绩,这是令人高兴的,而且能够很早就成立这么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也是具有远见的。崔正森先生在国内外的影响也与其所作的  相似文献   

13.
宗教向高校渗透的隐性形式:文化宣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境外敌对势力主导的向高校的宗教渗透中,文化宣教已成为一种隐性形式。一些宗教团体和非政府组织打出"学术交流"的旗帜,资助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建构教会之外的"文化神学",翻译出版以宣教为宗旨的图书,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带有宣教性质的研讨班,开设"知识性"、"学术性"的宗教课程和讲座。此类文化宣教,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相悖,是境外敌对势力同我争夺大学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牛津大字典》对宗教的解释,引申到基督宗教的自我解释,作为本文的导言。接着由文化的涵义,回顾中华古老文化发展的简要历史,摘取中华文化中有关对天主的认识,说明中华文化接受基督福音是有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是拉内诞辰100周年及逝世20周年纪念。拉内75岁生日时,有人问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是什么?他回答说:“我生活的最大特点,是转向以神学、宗教生活,或总体上说人类生活终极目标的某种单调性、规律性、一贯性——即来自于那唯一、沉默、绝对、但却常常临在的天主。”从拉内的回答中,我们可看出他对神学的表达是多么朴素,我们每一个人受造,与造物主建立起最亲密的关系。造物主是我们  相似文献   

16.
李伟 《佛教文化》1996,(4):46-47
读《佛教文化》1996年第二期“当机者说”一栏主持寄语,谓“我们现在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可是一种根本不关心宗教文化的文化,或者说根本漠视现代宗教文化人文意味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深有同感,社会上确有这么一种观点,视佛教文化为正统学术文化未流或不入流之文化。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所致。不过,我们不必在意佛教文化在不在“人文”之列。因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注重的应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事功上的作用,而不是其名声的显现…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长期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了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历史上,台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曾是福建的一部分,伴随着大批闽人移居台湾,闽文化也移植到了台湾,两岸人民共同铸就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闽台文化。  相似文献   

18.
道教和谚语     
我将中国道教信仰和民间口头文学联系起来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间经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李养正先生鼓励与支持,撰写成《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一书,于91年交付文津出版社,作为“道教文化丛书”的首册在海峡对岸的台北市出版。问世后激起的热烈反响超出我的预料,旅居海外多年的民间文艺学家谭达先,在《民间文学论坛》上刊出长篇书评《喜读刘守华的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兼谈道教与谚语、谜语的关系》,此文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并不在于它的那些溢美之词,如称本书“达到了独创、新颖、深刻的境界,给中国道教与民间文学研究打开了…  相似文献   

19.
一宗教会通是近来宗教界和宗教学界关注的课题。我自己所关心的宗教会通,首要和主要的,是指中国宗教的会通。宗教会通应当涵盖了几种意义,如,可指在传统中国长期发展流衍至当代的本土宗教(儒、释、道等)的会通;又如,可指在中国文化的地区里面,各种有较大影响的宗教的会通,这就不限于儒、释、道等本土宗教,而可以包括基督宗教等。我在这里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学者、作家之林中,林语堂是个不可忽略的名字。他那渊深广博的学识、独具风格的文学创作、矛盾复杂的精神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增添了多彩的一笔。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探析。本文则想对林语堂宗教思想的形成历程及内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人们理解其复杂深阔的文化思想及独特多姿的作品提供一个小小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