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郭沫若同志在《宋钘尹文遗著考》(收入《青铜时代》)和《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收入《十批判书》)中,对《管子》书的《心术》上下、《白心》、《内心》等四篇进行了考证,认为它们是宋钘、尹文的著作。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管子》四篇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尹文的思想虽有相似之词句,但意义并不符合。笔者不揣浅陋,于此再列《管子》四篇与宋尹思想不合之处有二:其一,《荀子·非十  相似文献   

2.
在《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一文中,郭沫若指出:《管子》书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等四篇是稷下先生宋钘、尹文的遗作,宋尹学派是稷下道家的三派之一。(《十批判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志对郭老的这一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这四篇既非宋尹遗作,亦  相似文献   

3.
《管子·侈靡》篇素称难读。明刘绩言“此篇多错简,不可读”(《管子补注》),朱长春言“《侈靡》大奇,宿儒难解”(《管子榷》)。郭沫若先生《管子集校》对其文通篇校理,又撰长文《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后收入《奴隶制时代》一书)分析剖判,辟路蓝缕之功卓然可鉴。然笔者对郭老《侈靡》篇作于公元前190年前后的西汉  相似文献   

4.
《管子·问》篇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一份社会调查提纲,它是我国古代注重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的典范,堪称我国调查研究科学的起点。在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的文献时,重法《管子·问》篇,倍感亲切。《管子·问》篇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前言,有结语,中间部分列举了六十五个调查项目,涉及政  相似文献   

5.
在1992年8月下旬举行的“海峡两岸齐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我作了关于《管子》轻重理论的简短发言。因时间关系,未能作深入的讨论。现草此文,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以期有利于讨论的深化。一、《管子·轻重》同《管子》其他各篇不属于同一经济思想体系《管子》各篇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多数学者的共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管子·轻重》同其他各篇,不只是一般的不一致,而是属于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思想体系。今本《管子》为刘向所编。刘向将《管子》各篇分成八个组,第七组是《管子解》,这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我写了《关于〈内业〉等四篇精气思想的几个问题》(载《管子学刊》1997年第3期),其中涉及了乐爱国同志在《〈管子〉的精气说辨证》一文(载同刊1996年第1期)中提出的精气与形体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此问题的确比较复杂,因为它“涉及了理解《内业》篇...  相似文献   

7.
今本《管子》有多篇亡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堂书钞》对《管子》的引用情况,对其亡佚时间进行探讨,认为:《管子》佚篇的亡佚不是一次性的,在南北朝后期,《管子》的部分内容亡佚;隋末唐初,《管子》又损失了一些篇章,《管子》佚篇全部亡佚。  相似文献   

8.
管仲观的变迁对《管子》的一个看法《管子》的经济思想关于《管子沙成书的几个看法《管子》的“心术”篇和“内业”篇《管子》“轻重”篇沦《管子》“九败”篇臆解《管子》“幼官”篇考论《管子》“轻重”篇《管子》书中的“人性论”研究论《管子》“弟子职”篇—古代专制体制和 社会各集团的关系的研究《周礼》的泉府和《管子》的轻重敛散法《管子》“轻重”篇考管子 小林升 《历史学研究》4卷6期1935 小林升 《东洋思想研究》2 1938 穗积文雄 《经济论丛》52卷4一号1941 木村英一 《支那学卷》10特号1942 武内义雄 《支那学卷》10特号1942…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管子》研究回顾 本世纪以来,从宏观纵向的视角来看,《管子》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情形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00~1949年。这一时期共出版、发表有关《管子》研究的专著与论文60多篇,其中专著主要有黄汉的《管子经济思想》,俞寰澄的《管子之统制经济》,梁启超的《管子传》,罗根泽的《管子探源》,王毓瑚的《管仲》等。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管子》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原著注释。其中经济思想研究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0.
《管子·侈靡》篇的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侈靡》篇,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篇大有特色的重要文字.它的中心理论是:大量消费可以促进生产.这种学说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理论的一派.我们所以重视《侈靡》篇,就是因为它是此派理论的仅有文献.……  相似文献   

11.
有些研究《管子》哲学思想的人,似乎只注意到《心术》、《白心》、《内业》和《水地》等篇。因而对《管子》一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估低了。且不说《形势》、《宙合》、《枢言》这些论道的名篇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我以为《八观》、《问》篇也应该给以重视。这两篇作品倡导的调查研究,实在是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传统。关于《问》篇,我已经有所探讨(《管子学刊》1987年第2期),这里再就《八观》说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管子》一书,经历代学者考证,应是战国时期乃至秦汉时人所作。由于历史原因,里面存在许多错误,这就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郭沫若称是书:"简篇错乱,文字夺误"、"号称难读",故此集十数家之考证,成《管子集校》。但是其《集校》有的只列前人校注而不做取舍,有的虽有选择然仍有可商榷之处,而且《管子》一书自身还有很多难点没有涉及。因此我们以尹知章注、郭沫若《集校》为底本,参以他书,对一些问题作重新讨论。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一书,经历代学者考证,应是战国时期乃至秦汉时人所作。由于历史原因,里面存在许多错误,这就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郭沫若称是书:“简篇错乱,文字夺误”、“号称难读”,故此集十数家之考证,成《管子集校》。但是其《集校》有的只列前人校注而不做取舍,有的虽有选择然仍有可商榷之处,而且《管子》一书自身还有很多难点没有涉及。因此我们以尹知章注、郭沫若《集校》为底本,参以他书,对一些问题作重新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李霞一、中国《管子》研究回顾本世纪以来.从宏观纵向的视角来看,《管子》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情形的论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900~1949年。这一时期共出版、发表有关《管子》研究的专著与论文60多篇.其中...  相似文献   

15.
《国语》书中的《齐语》一篇,历来被认为研究管子事迹思想的主要依据之一。《齐语》内容同《管子》所收《小匡》大体相似,前人多取以互校,但两篇孰先孰后,其间关系如何,还没有多少论述。罗根泽《管子探源》主张《齐语》早于《小匡》,但也有学者主张《小匡》较早,《齐语》是对《小匡》略作压缩修改,可惜未闻其详。一九六一年,我在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盛赞《管子·问》篇,“以文章言,此篇可与《楚辞·天问》并美,确是奇文”。奇在何处?赵用贤谓,奇在“文法累变而不穷”(并见《集校》),此乃舍本逐末之见。笔者以为《问》篇之奇,在于它的正文原是一篇真实的春秋时代齐国国家社会调查统计纲目,尤其在于六十几句设问准确真实地反映了该文产生的时代、社会的基本面貌。本文尝试作一下披沙捡金、出玉于璞的工作,以期揭示《问》篇及其时代的原貌。  相似文献   

17.
“中管子书”是刘向奉命校订《管子》时对皇家书库所收藏的管子书的统称。这批管子书的版本情况,刘向没有言明。目前研究《管子》原本的文章,对“中管子书”的版本情况又注意甚少。笔者认为,审理一下“中管子书”的版本,有助于认识管子书的原貌。据刘向的《管子叙录》,他校订《管子》时,所依据的管子书,有中管子书389篇,太中大夫卜圭书27篇,富参书41篇,射声校尉立书11篇,太史书96篇,总计564篇,删去重复484  相似文献   

18.
《管子·问》篇刍议张玉书近年来,随着对管子其人以及《管子》一书研究的深入,对《管子·问》篇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不少研究成果相继面世。这主要是因为此文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国家的一份比较全面的社会调查提纲,研究它有助于对当时社会情况的全面深刻...  相似文献   

19.
厦门管子研究小组是厦门大学和厦门市几个热心研究《管子》的同志,为适应经济特区建设需要,倡议成立全国性的管子学会,推动管子学的研究,于一九八四年四月成立的。三年多来,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编辑出版了两期《管子学研究通讯》(内部交流),发表了关于《管子》书断代、  相似文献   

20.
几点建议     
几点建议兰州大学教授赵俪生十年来的功绩,已经在《题辞》里表达过了。现在来提点意见——建设性的意见。第一点,《管子》书十年来人们又做了若干分枝研究或分片研究,现在是应该有个人或一组人出来汇总汇总的时候了。郭沫若《管子集校》代表了前一个时代;集校以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