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联片羽     
《佛教文化》1997,(1):4-5
佛教啊,你的“界面”在哪里?我是一名理工大学的学生,生活和求学均在上海,家离某大名鼎鼎的寺院不是很远。所以也常去,看着它的香火一天天地旺盛起来,我自己也由一个观光性质的游人变为信徒。前几日,恰逢农历9月19日,母亲去烧香,回来后说有捐钱签名的项目,有个不识字的老太太,恳求管事的僧人替她写一个名字,竟被僧人一口拒绝,并不让老人捐钱,用非常冷漠的口气赶走了老人。我诉了非常气愤,当时母亲替老人写了名字,还招来了管事僧人不屑的神情。我知道在家人不应该说出家人的不是,我也无意违背佛祖的训言,只是想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2.
<正>一、家长来信你好。我是一位初二年级女生的家长。我的女儿本来是个漂亮的女孩子,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头发变得越来越少。最初我们以为她掉头发,于是去医院做了各种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显示她不缺营养;之后我们发现她头上有一块秃顶,我们又带她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斑秃”,医生说不是。后来,我们开始观察她,  相似文献   

3.
不敢不自重     
接到一个叫人心里颇不是滋味的电话。"先生,你投到我刊的故事我们准备刊用,但依照工作惯例,我们想问一下,你这篇故事的'故事核',是否参考过别人的?"编辑女士在电话里问。我当然明白她的这个"参考"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告诉她:"我不仅从来就不'参考'别人的,而且也非常害怕'参考'别人的,要知道,我是完全以写作为生的人啊!而不是以赚稿费为生!至少,我不是那种把写作当作沽名钓誉投机捞钱的人!"我的声音都微微颤抖了。或许是编辑女士听出了我的"激动",她便解释说:"我们制定这个工作惯例,也是事出无奈,因为现在不自重的人太多了,每…  相似文献   

4.
忧郁的森林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用“忧郁的森林”做网名,但她是我的网友。已经一年多了,我们时常探讨生活或写作的问题,有时还会给对方发几篇得意之作,然后相互品头论足或彼此吹捧一番;除了没有告诉对方真实姓名外,我们是非常投入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我将从我所喜爱的哲学的一般性解释开始。也就是说,我将要对我所理解的分析哲学的本性作出说明,并且同时还要实践这种哲学。当然,“哲学”这样一个大名称并不总是在一切时候都仅仅意谓着完全相同的东西。就是在现在,它也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意谓着一个并且同一个东西。这一点可以用许多方式来说明。奇怪的是,通过英语诗歌也能够对此作出说明。“philosophy”(哲学)这个词在英语诗歌中的出现并不是非常频繁。〔与其它的词,例如“love”(爱)以及“death”(死)相比,它出现的次数要少得多。〕但是,有的时候它的确出现了。在密尔顿的假面剧《科玛斯》(Comus)中,一个角色说道:“神圣的哲学是多么迷人呵!”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说不出来的痛苦】在接下来两次咨询里,我和小丽的咨询重点自然转移到小丽和她妈妈的关系上。小丽是家里的大女儿,妈妈把很多心思放在照顾她和妹妹身上,小丽心里知道,妈妈是努力表现得很坚强,实际上非常脆弱。"我也不知道,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和我说过很多次,如果不是因为我和妹妹,她早就不会再活下去了。我知道我妈妈很控制我们,但她是希望我们好,我也不知道。"说到这里,小丽的眼圈又红了。有趣的是,小丽越能在咨询室里说出自己对妈妈这种复杂的感觉,她的"卡住的喉咙"感觉逐渐好起来。"好像有什么堵在这里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天堂的位置     
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相似文献   

9.
感恩的奉献     
林赞平 《天风》2006,(15):41
在事奉过程中,神让我认识了远方的一位姊妹,她竟也曾患过与我同样的病,但她已痊愈了。她非常有爱心,亲自带我去找到那位曾经给她治疗的医生——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东京乘航班飞回国内的途中,我的邻座赶巧是一位非常善谈的刘女士,她滔滔不绝地几乎跟我说了一路,她的故事吸引了我,也消除了我的旅途疲劳。  相似文献   

11.
迷途     
2000年元旦回达川市,竟碰上朋友兼同学陈月芩。说实话,上中学时我一直暗暗爱慕她。然而我们是邻居,太熟悉了,反而难以表达,结果就幽幽而逝。不过老朋友相见特别随便,问及感情家庭方面的事,也不太讲究避讳。她突然问:你记得柳朝吗?我说怎么记不得?很瘦小而且非常活泼调皮,我们男同学经常欺负他。陈月芩说:不,他不是这样子。  相似文献   

12.
<正>美宝是个小姑娘,快6岁了。美宝妈妈提出个问题:“美宝只要听我表扬别人,就不开心生气,说我不爱她。有什么好办法没?还是说5、6岁的娃都这样?”“对于美宝,我也是及时肯定、表扬她的,而且表扬还是具体到事情的。是不是好听话听多了,不能接受一点表扬别人了(即使表扬别人也是一嘴带过也不行)?”这种情况很常见,我家孩子也有过这样的问题。但不是每个5、6岁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我也看到过内心非常稳定、自信的5、6岁小朋友:“别人很棒,我也很棒呀。”  相似文献   

13.
当逸进来时,我确实被她漠然、淡雅的气质震憾了。 如果不是在精神病院,如果不是医生事先介绍她只有15岁,如果不是她患有精神分裂症,我真有一种想和她聊聊的冲动。 她一动不动地坐着,就在我对面。苍白的脸上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许下的一个愿,虽然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人事的沉浮,却因果分明。奥妙的佛法令人信服得五体投地。我一生笃信佛教。最近发生的一桩不可思议的奇事,令我更相信因果感应的丝毫不爽。1987年农历正月初一清晨5时正,我住在佛罗里达州儿子的家里。家中有位仆人要回中国,公司的职员把她送到机场,回来时带来一幅画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幅《金刚经塔图》,我登时不禁一愣,突然想起了我在20年前许的一个愿。我已经记不得为什么许愿,只记得我曾许愿要念10万卷《金刚经》。10万卷《金刚经》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当年为了什么许下这个心愿?更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思维与智慧》这份杂志。但在获得方式上,我则喜欢到报刊摊上去买,而不是在邮局订阅。我有我的逻辑。我认为,越是喜爱一种报刊,越应当真情地对待她。真情是靠付出来体现的。我选择到报刊摊上去买《思维与智慧》杂志,而不是通过邮局订阅,目的就是表达一下对《思维与智慧》的真实感情,我爱她,就选择对她付出。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的一天,我们教会探访组的弟兄姊妹再一次去医院看望了病重即将离世的孤寡老人钟秀英姊妹,她当时非常激动,紧握着笔者的手含着热泪说:“真感谢神呀!若不是我信了主,若不是圣灵感动周礼玉姊妹十年来如一日地关心照顾我,我一个孤寡老人哪有这样幸  相似文献   

17.
我上六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名叫克里斯塔的女同学。她个子比我高,身材非常瘦,细胳膊细腿。她的眼睛是褐色的,圆圆的,像珠子般明亮。她脸上的表情总是很严厉。而最重要的是,她不喜欢我,她讨厌我。我是班里最小的学生,也许这让我容易成为被捉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贫富,绝对不是用一个人的钱财来论定的。没有人告诉过我,多少钱财能填满一个人的私欲和贪念;没有人告诉过我,多少钱能换来一个人的安详;也没有人告诉过我,哪里埋有宝藏;更没有人告诉我,哪里零售安详。  相似文献   

19.
<正>转学,也转走了我的快乐星,是我们学校的大一新生。她既不是应澈回访,也没有电话预约,而是直接敲响了咨询室的门。在心底里,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女孩挺大胆的。现在,当我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太自作聪明了。要知道,当她敲响咨询室门的时候,是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和力  相似文献   

20.
杨永纯 《天风》2022,(2):52-53
一天,有位姊妹问我:"牧师,我可以和上帝吵架吗?"由于我对她比较熟悉,也知道她那时的艰难处境,能够明白她这个问题背后想要问的是什么.她不是在问闲来无事可不可以与上帝"吵架"找茬,也不是在问找上帝"吵架"会不会是一种亵渎与不敬,更不是在问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可不可以有"与上帝吵架"的念头;而是在问,当我们面对人生中各种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