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问题三,胡塞尔悬置了标讣陛(indication)——如今我们称它为标示性(indexicality)。这是胡塞尔把符号的表达性维度分离出来,并且赋予优先地位,强化意义与指称之间的对立、甚至意识与世界之间的对立的必要步骤。既然表述行为这种现象为《逻辑研究》提供了可以通达主体性的本性的地点,胡塞尔就必然被导向关于思想(mind)的再当下化理论。在这种理论中,任何对世界的实际的因果关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知觉(perception)是指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对事物以及外部世界的意识感知.知觉经验(perceptual experience)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具有某种现象特征,即知觉者会体验到一种"那究竟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会从红色视觉经验中体验到"红色究竟像什么"的意识感受性(qualia).知觉内容(perceptual content)粗略地讲是指通过知觉经验向知觉者所传递的信息.关于知觉问题在哲学上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在形而上学方面,知觉是我们了解外部物理世界究竟存在什么的主要手段;在认识论方面,研究知觉是研究我们如何达到关于外部物理世界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在语言哲学方面,知觉内容是我们的心灵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联及互动在语言实践上的体现;在心灵哲学方面,知觉经验中的现象特征与意识及意向性之间存在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四、节奏知觉节奏知觉指我们对音符时值及其组合的知觉。这是音乐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西方传统音乐中的节奏是以均衡脉动为基础的、各种合乎比例的时值的有规律组合。节奏知觉就是指对音值组合的准确把握和感知。1.音符时长知觉有研究表明,西方传统音乐时间序列中两个较为凸显的范畴:音符时长(或出现间隔)200-300ms(每秒钟5-6个音)的被知觉为短时间;音符时长(或出现间隔)450-900m s (每秒钟约1-2个音)的被知觉为长时间。  相似文献   

4.
现代哲学中的心身问题始于笛卡尔的二元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相对于非现象学进路对心身问题所作的各种有条件分析,现象学进路具有理论上的"无设定"优势。意识现象学和知觉现象学是该进路中两个主要且不同的研究分支。有趣的是,它们对心身问题所作的反思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同一个目的地,即作为一切认识和体验的起源的身体。意识主体和知觉主体共有这一起源,意识现象学和知觉现象学同属于对这一起源的把握。据此,我们得以给出一种新的关于心身问题的现象学阐释,其要点在于:身体作为共通体而存在,它不是非现象学意义上被动的物质客体,而是现象学意义上有意识与能知觉的表达主体。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休谟的认识论近年来休谟认识论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休谟认识论的本质。传统的观点认为休谟的认识论是唯心的和不可知论的。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经过较为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其认识论中有许多唯物主义的因素,其不可知论也不是绝对的不可知论。首先,休谟认识到观念是以感觉为条件的。他并未一概否认感觉印象有任何客观来源。他认为“外界对象只是凭着它们所引起的那些知觉才被我们所认识”。在这里他是承认了感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的终极辩护观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辩护有两个要素,知觉和证据的转移。胡塞尔早在一百年前阐述了这两个要素。他认为,知觉是不充分决定的,我们的意向对象决定了我们的经验。胡塞尔的知觉理论超越了维特根斯坦。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都深受詹姆斯(W.James)的影响。在他们的辩护观中,他们对反思平衡和生活世界的理解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在辩护的终极基础问题和生活世界有无确定性基础的问题上存有分歧。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是否正常。患了心理疾病的人,行为怪异,心理健康状况达不到一般人所应有的正常值,应该请心理医生进行矫治。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的干部也不能幸免,他们的内心  相似文献   

8.
今又重阳     
海金华 《天风》2009,(11):46-47
秋天是美丽的,这是我的理解。但国人却对秋普遍地怀有一种“悲”的意识,所以有“伤春悲秋”的说法。难怪德国的汉学家顾彬在他的论著《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一书中把这一主题解说为中国人的自然意识(自我意识的一种呈现形式,是人内心世界的“自然感受”)的出现,首先表现为“悲秋”意识的出现,具体的标志是对时间(昼夜时间)的自我意识。当然,他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论证,  相似文献   

9.
<正>认知科学是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延续和扩展,是当代回应长期未解决的认识论问题所做的以经验实证为基础的努力。它不但关注各种心智现象和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语言、思想、想象、意识等,它也必须面对认知主体的本性问题,即认知主体的存在和活  相似文献   

10.
社会、群体能否被识为主体?刘福森,付丽芬贵刊1992年第12期发表了王南堤同志的《社会可否被视为主体?》一文。王文认为,主体只能是个人。社会、群体都不能识为主体。"否则,将导致二元论甚至历史唯心论。""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相违背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王文认为社会、群体不能被视为主体的第一个论据是:"社会或群体缺少作为主体的最基本的规定性──自我意识性"。我们认为,"没有自我意识就不能成为主体"。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说社会、群体不能达到自我意识,就让人无法同意了。这是因为,不仅个人的自觉活动要在个人意识的支配下才能进行,而且任何社会群体的自觉行动也都必须在社会群体的自我意识的支配下才能进行《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7页)。因此,如果承认有自觉的社会群体活动,就必须承认社会群体有自我意识;如果否定社会群体有自我意识,就必然否定任何社会集体的活动。以阶级活动为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当无产阶级还没有达到自我意识时,它还只是一个自在的阶级。这时,只有个别工人反对个别老板的斗争,还没有无产阶级作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只有当  相似文献   

11.
知觉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的课题。纵观古今,各心理学流派在知觉问题的研究上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构造派、格式塔派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构造派心理学从“要素的组合”观点出发,把知觉当作“简单的感觉束捆”,  相似文献   

12.
当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以下简称《构造》)一书把全部经验都归结为那原初被给予的单个知觉时,它往往被理解为经验论的认识论纲领。而按施太格谬勒的观点,经验论的认识论的典型范式,因而现象主义的范式,都是通过如下命题(P)来表示的:(P)一切实在物和过程都是出自感性材料的逻辑建构。①根据这一命题,我们认为,卡尔纳普的《构造》恰好是这样一种范式的反例。事实上,在卡尔纳普的整个建构体系中,尤其是在《构造》一书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康德的、约定论的和唯理论的影子。所以,《构造》不应当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经…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与实践哲学基础的真正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亚里士多德奠基、围绕人的实践一行为概念并进而探讨人的自由的本质及其根据问题的实践哲学传统,在近代哲学中由于出现认识论的转向而一度中绝。德国古典哲学重新确立实践哲学的优先性,接续了古代实践哲学的传统。康德创立先验逻辑把自由领域(即社会领域)从自然领域中划分出来,并确立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原则,显示了他对于实践哲学的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性。在另一方面,黑格尔通过对康德实践哲学的批判,极大地推进了实践哲学的发展。如果说康德剥离出纯粹自我意识,强调了道德意识的自主性、主体性,那么黑格尔则在自我意识理论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展开和社会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表现得更为强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特点、把握自我意只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根据特点做好教育工作,使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新课题。笔者多年并至今仍从事着中国科技少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总结了作者有关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部分研究成果,探讨了阅读困难儿童词汇加工的特征及其本质,讨论了中文阅读技能与其他认知加工,特别是基本视知觉的关系.文章指出阅读障碍儿童由于词汇识别水平低,他们在汉字识别过程中表现出比同年龄的控制组更大的规则性效应,在语义通达过程中,对语音的依赖较大.阅读障碍儿童不仅在汉字的命名速度上慢于控制组儿童,数字的语音通达速度也慢于控制组儿童.文章还总结了汉字阅读与视知觉的关系,发现视觉加工对字形相似性判断有较大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知觉经验中,一个由种种对象及其性质所填充的空间区域,作为一个空间场景,呈现给知觉者。由此,知觉的表征内容可被视作一种场景式内容。在此图景下,我们承诺了关于知觉经验现象特征的一种场景式理解。诺伊针对知觉经验的快照式理解的怀疑主义挑战,恰恰可针对这种场景式理解。然而,他的挑战建立于一个隐含假设基础上,即快照式理解的拥护者假定,知觉中的呈现等同于现实给予。他将这一假定弱化为,呈现仅仅表现为一种可通达性。事实上,场景式内容论进路同样可以采取对于呈现的这一弱化理解。相应地,场景式内容本身成为一种虚拟内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影响是前面讨论的中心问题。本章将稍稍偏离这个问题而专谈他们认识论方面的观点。我们将论证他们在这方面的思想也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可以看出,前几章阐述过的不少主题同样出现在他们的认识论中。因此,他们的认识论同他们的社会说明的概念是彼此相关的。在这里,社会实践的概念仍然是理解他们之问相似之处的关键。马克思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概念与其传统含义有着很大的不同。马克思既不固守唯有物质才是实在的观点,也不  相似文献   

18.
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知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1935年德国心理学家苛夫卡(K·Koffka)曾提出:“事物为什么会被看成它现在的样子?”这个问题不仅曾经困惑过许多古代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而且也困惑着当代许多心理学家,其中包括一些研究知觉问题的心理学家。一、知觉中的直接理论与认知理论二次大战后,知觉研究形成了两个重要的方向,即直接理论与现代认知理论。吉布生(J·J·Gibson)是本世纪研究知觉问题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一生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知觉专著,如《对视觉世界的知觉》(1950)、《作为知觉系统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死亡、偶然性与自我意识之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意识的确切本质,乃是曾在现代哲学思想中占据过中心地位的一个问题。尽管取向各异,但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赞成同一个假设:成人的意识具有规范价值;它是这个领域里一切研究的理所当然的出发点。诚然,哲学家们曾普遍地设定,他们能够论述属于自己领域──例如,不论是情感、认识或者知觉领域──里的诸多问题,只要它们都是在成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毫无疑问,探讨未成年的儿童的经验,可能归根结蒂表明是无用的,但这是一件有待证明的事情。事实上,如果想一想心理学恰恰十分强调──尽管方法论取向各异──儿童的经验在成人意识的各种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社会认识论的研究,那么社会是否具有自我意识,能否被视为主体呢?如果具有自我意识,能被视为主体,则其规定性如何,与这一主体对应的客体概念又是什么?本文试以对此问题的管见,就教于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