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既是历代中国人追求国富民强和美好生活的梦,更是当代中国人鲜活的梦.“中国梦”,既是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梦,也是大家共同的梦想.“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自主自觉的梦,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国家相互参照的梦.“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的梦,也是开放、发展、创新的梦.“中国梦”,既是内在理想之梦,还应该是有行动能力的梦.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团结凝聚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团结凝聚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顺利实现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国带头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划时代的顶层设计。这是一个将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合起来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国人民与世界有关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动员尽量多的中国人参与其中,贡献尽量多、尽量大的智慧和力量,当是建设新的“一带一路”的力量基础和重要基点,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顺利实现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国带头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划时代的顶层设计。这是一个将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合起来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国人民与世界有关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动员尽量多的中国人参与其中,贡献尽量多、尽量大的智慧和力量,当是建设新的"一带一路"的力量基础和重要基点,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路关注的重要命题是如何从社会主义"大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道路的选择上,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要求。在道路的特质、布局和实现路径上,分别彰显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系统论以及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求。在道路的价值意蕴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发展,符合唯物史观要求。新时代走好中国道路,既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同时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沉淀,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结晶.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性代替对形象的实际摹写,把似真似梦的境界与无形无迹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融为一体,超脱而浑厚.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月13日至14日,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一、关于中国梦的理论探讨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认为,中国梦在根本上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对人民的梦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其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提出,回归了党的初心和"全心全意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寻求社会价值终极目标经历了漫长的艰难过程,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正确终极价值目标才最终被明确.这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更具根本性和终极意义.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人、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它又具有实现的可靠保证.中国梦是中国社会终极目标在当代的精辟概括和形象表达,体现了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不仅具有独特的中国魅力,而且是对美国梦的超越.中国梦是我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也是鼓舞中国人民为其实现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梦与心灵感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之梦内涵丰富,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尚不能被我们完全理解。而梦与心灵感应的关联已引起了许多人的浓厚兴趣,大量的实例已证明梦的心灵感应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梦的压缩、移置、意象和润饰的作用,科学地对梦进行解释,你会发现梦的心灵感应功能是人类与生俱来且普遍具有的潜在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家国梦民众梦。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都与国家民族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国之梦”联系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实现人民群众的梦想与实现国家梦想相互交融。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由13亿中国人民群众的个体梦想汇聚、升华而成,蕴含着中国人民群众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凝聚着中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国梦家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12.
性梦是指在睡梦中发生性行为,这也是性成熟后出现的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据某市的一项调查,大学生中约有70%的人经常或有时梦见性活动,其中男生比女生多。研究发现,男女两性的性梦内容和表现有所不同。男性的性梦常伴有射精,即梦遗。梦中情人多为不认识或仅仅见过面的女性,很少梦见自己所爱的人。梦中的情景总有几分奇幻、几分恍惚,非普通语言能形容。醒后往往回忆不起梦境的全部细节。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其主要是佛教文化,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是般若智慧的化身。般若智慧是一种圆满的彻底的辩证的理性的自我超越思想,是中国人民乃至东方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和高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一个法宝。因此说,文殊精神就是大智无我、平等自由、圆融和谐、创新发展。简言之,就是智慧、和谐、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一番风起云涌,如今的中国得到了相对平静的生活,纵观历史风云,朝代的更替,列强的欺压,内部的战争,哪一个不是强者生存。在历史的演变中,中国人民的毅力与智慧无一不显现出来,就连传统的优秀文化都让我们叹服。强大已是中国的追求,如今在这个平静的环境中,中国也在飞速崛起。中国梦,无限崛起的力量,坚实不移的基石,美好未来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6,(3)
正(2016年3月12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中国人民笃实自信的伟大实践中正日益梦想成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过去的美好愿景变成了今天的历史任务,现实地落到了我们每位中华儿女的肩上。中国宗教界广大信众要深刻体会宗教对社会进步的内在精神价值,将中国宗教中济世情操、智慧资源、信仰力量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大千世界     
《佛教文化》2013,(2):10-15
201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佛教界大德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同为美丽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关于梦想,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答案,而中国梦的概念只有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3月17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上,习主席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被进一步赋予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2015年9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记忆与梦想——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本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主题"记忆与梦想"与当前大家热议的"中国梦"紧密呼应。"中国梦"不仅寓意着中国人民的和谐幸福,同时也彰显了开放包容的大国精神。双年展汇聚了像记忆一样深刻、像梦想一样神奇的国内外经典艺术佳作,提倡要用艺术沟通世界人民的"记忆与梦想"。此次入展油画作品《渔歌》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利用艺术语言对中国普通渔民的"中国梦"进行刻画,歌颂了中国劳动者之梦和艺术之梦,进而歌颂世界各国劳动者和艺术家的劳动之梦和艺术之梦。  相似文献   

19.
正思/维/成/就/梦/想智/慧/点/亮/人/生ThinkingWisdom邮发代号:18-96定价:7元主要栏目思维殿堂、人生思悟、智慧人生、做人处世、心海导航、情感空间、成功之路、职场纵横、语林趣谈、思路花雨等。办刊特色主旨就是谈人生智慧。文章寓理于事,言近旨远,融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为一体,雅俗共赏。在一个个故事中展示人生的智慧,在趣味的述说中给人以灵感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国家大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也是围绕五位一体展开的。本文从战略的角度论述了宗教参与五位一体建设大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指出通过引导宗教全面参与五位一体建设,凝聚宗教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