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教会历来非常重视恭敬圣母玛利亚,且庆节、纪念、节日颇多。每年新年元旦为天主之母节,8月15 日为圣母升天瞻礼,是圣教会四大瞻礼之一。还有圣母领报、圣母诞辰、露德圣母、中华圣母、痛苦圣母、圣  相似文献   

2.
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瞻礼,是庆贺和纪念圣母玛利亚灵魂和肉身一同光荣升天的盛大节日。耶稣复活升天后,圣母玛利亚还留在世界上,是为了照顾、安慰、帮助宗徒们和新生的圣教会,替他们释疑和排忧解难、并鼓励他们为荣主救人、宣传基督福音、广场圣教会而努力工作。圣母玛利亚深知这是天主的圣意,便欣然接受。另一方面,圣母又最爱她的圣子耶稣,除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收获、欢欣、幸福都是经过辛勤耕耘、汗水浇灌、痛苦孕育的结果。同样圣母玛利亚被神学家誉为基督的慈母、教会的庇佑、心灵的母亲。被诗人描会为苦海之舟、朗空的皓月、馨香的玫瑰,被基督徒称之为世人唯一的真正的伟大的母亲。并由此受到普世教会的崇仰、敬礼。这与她一生遵从天主圣父之意踏出一条基督化的修德成圣之路,并做为人类最优秀的代表把救主耶稣基督带到人间,从而成为救赎道路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密不可分的。 圣母悲欢交合的一生首先是由她同迦俾额尔天神谈话开始的。在这欢欣和痛苦中她充满信心。她凭…  相似文献   

4.
圣母升天     
各位教友,今天是圣母蒙召升天的庆节。虽然圣经没有明确记载圣母的死亡。圣母的升天,但教会内教父们和神学家们依然肯定圣经是圣母蒙召升天这端信理的最后根据。教会是在反省基督信徒与基督救恩的关系上,以及圣母与基督间圆满关系后,确定了这端信德道理,并于1950年11月 1日,教宗庇护十二世以隆重的礼仪宣布了圣母身灵同升大国为教会当信的道理。 圣母玛利亚身灵同升天国,可以说始于她是无染原罪、天主之母、卒世童贞的恩宠上,而成就于她所选择的是天主的意旨,并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地寻求且实行天主的旨意。我们知道:升天始于…  相似文献   

5.
在教会传统中,圣母升天节是圣母诸圣节中的最大庆节。虽然圣经上并没有记载圣母升天的事迹,但教会训导极力声明圣经是这端信理的终极根据。因为复活升天的耶稣基督是基督徒的典范,是人在末世最终要达到的境界。因着圣母一生与天主的救赎工程的配合无间,因此,天主以如此优越的方式,使圣母预先品尝了这一境界,这也是我们世人终将分享基督复活生命的保证。所以说,圣母升天节是圣母的逾越节!  相似文献   

6.
圣母升天     
圣母升天的情况,在圣经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圣教会却一直断定圣母确实升了天。教宗碧岳十二世在1950年宣布为信德道理。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和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主要是因为自古至今,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教会,也不论教父或圣师们都一口同音地深信圣母灵魂肉身一齐升了天,所以圣教会庄严宣布: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主教》2008,(4):6-6
教会敬礼圣母,是信仰的一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这样的敬礼来源已久,当圣母玛利亚离世升天后,宗徒们就开始纪念“圣母安眠日”。随着教会的发展,对圣母的敬礼亦就不断地升级,这是合乎天主圣意的。 一、母以子贵,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收获、欢欣、幸福都是经过辛勤耕耘、汗水浇灌、痛苦孕育的结果。同样圣母玛利亚被神学家誉为基督的慈母、教会的庇佑、心灵的母亲。被诗人描会为苦海之舟、朗空的皓月、馨香的玫瑰,被基督徒称之为世人唯一的真正的伟大的母亲。并由此受到普世教会的崇仰、敬礼。这与她一生遵从天主圣父之意踏出一条基督化的修德成圣之路,并做为人类最优秀的代表把救主耶稣基督带到人间,从而成为救赎道路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各位教友,今天是我们普世教会欢度圣母玛利亚始胎无染原罪的庆典,这是令我们欢欣鼓舞的日子.虽然无染原罪的恩典是属玛利亚个人的,但我们众人同样分享着这份恩宠,因为无染原罪的玛利亚给我们带来了基督的救恩,使我们藉着基督,通过洗礼,挣脱原罪的束缚,而成为天主的子民.在此将临期内,我们庆祝这一盛典,意义更加鲜明,效果更加显著.早在第八、第九世纪,东西方教会就开始庆祝这一瞻礼,而教宗克肋孟十一世,在1708年将这个瞻礼通令普世教会庆祝,教宗庇护九世,在1850年12月8日将圣母无原始胎定为信德道理.真所谓人类因一个女子的背命而趋于死亡;…  相似文献   

10.
张远来 《天风》2017,(3):14-15
基督教有两大节日,一个是圣诞节,一个是复活节。早期教会并无圣诞节庆典,但纪念复活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初期教会,其中把安息日改为星期日,即成为主日敬拜,就是对基督复活的纪念。不过因为地域、历法和文化的不同,早期教会纪念复活的节日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圣教会为纪念圣人圣女们的功德,在礼仪年中定出了许多瞻礼作为他们的纪念日,以表彰他们的德行、善功,使信友们效法、学习他们的榜样。在一总的瞻礼中,教会除了庆祝“耶稣圣诞”和“圣母诞辰”外,几乎不再庆祝任何一位圣人的诞生。但对圣若翰,教会不单在每年的8月29日纪念  相似文献   

12.
一年四季独有五月好,这寒气尽消、炎暑未到、阳光和煦、轻风拂面、鸟语花香之月人人喜爱。圣教会把这美好的一月奉献给荣福玛利亚,叫做圣母月。让我们齐唱一声“万福、玛利亚”,从心中呼唤出对圣母的孝爱之情。 耶稣降生为人,居我人间——这圣言成了肉身的奥迹与圣母是分不开的。天主简选童贞玛利亚为圣子降生的母亲;圣母自愿作基督救赎工程的辅佐者与合作者,其现在在天上的荣  相似文献   

13.
圣教会的信仰告诉我们:圣母玛利亚结束她尘世生活时,重新与她的圣子耶稣结合在一起:她的肉身与灵魂一同被提升入天国,共享荣福。今天的瞻礼,就是为纪念和庆祝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迹。圣母玛利亚身灵荣升天国的道理,福音书上虽然没有显明的直接的证明,但自古迄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会的教友们,都一直深信不疑。慈母圣教会为进一步满全众  相似文献   

14.
圣母玛利亚灵魂肉身一同被主荣召升天的道理,从圣教会初期教友们即普遍相信,到了第五世纪时,就开始过圣母升天瞻礼。早期的教父和圣师们也证实了:圣母身灵同升天堂的道理,与圣经的教诲是完全吻合的。传说,圣母玛利亚在耶稣升天后,没有离开圣教会的中心——耶路撒冷;仍坚守岗位,常同宗徒们朝夕相处,安慰、鼓励和教导他们,与他们一同祈祷献祭,传扬基督的福音,直到她死期的来临。由于圣母爱天主和爱救主耶稣的爱火,远远超过了她肉身的承受能力,使得圣母的灵魂离开了她的圣身。圣母终后,宗徒们,悲痛万分,依依难舍,但因当时犹太人的传统法律,在城内不准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2009,(3):5-6
各省、市“两会”,各教区: 圣母月即将来临,慈母教会钦定五月份为圣母月,让我们在这个月特别敬礼天上母后童贞圣母玛利亚,效法圣母的卓越品德,祈求圣母的保护和助佑,得蒙圣母更多的恩宠和转祷。  相似文献   

16.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只有基督是这个身体的头,我们大家都是肢体。各个肢体作用虽有不同,其本身却并无高下贵贱之分,而应当以兄弟姊妹相待,以民主的精神相互合作,共同为我们的教会服务(格前12,27-31)。梵二会议也强调指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既然每个人都有灵性,而且都是按天主的肖像所造,既然都拥有同一本性和出自同一本原,既然都是基督所救赎,并且都拥有同一超性使命和命运,就越发要承认,人人根本上一律平等。”(教会牧职宪章29)我们承认在社会上人人平等,在教会内更应当人人平等。教会是一个服务的共融体。她是为传…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五月,桃红柳绿、百花争妍、莺歌燕舞、温暖宜人,是一年中最好的时期。此景此情正好象征着慈母玛利亚对于我们人类的慈祥、温馨、善良、仁爱和大能。圣教会也特具匠心地选择五月奉献给圣母,做为特敬圣母的圣月。这个决定意义重大。圣教会自古以来就敬礼和爱慕天国的一总圣人,但特别敬爱圣母玛利亚,且远远超过其他众天神圣之上。如各地敬礼圣母的圣堂纷纷建立,纪念圣母的节日逐年增加,颂扬圣母的经歌多不胜数,敬礼圣母的礼仪丰富多采等。所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圣母的孺慕之切和热爱之深。现在为了帮助教友们进一步认识圣母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因中国在世界得名,而上海的佘山则以其特有的基督宗教特性及人文景观在中国得名。在国人的眼中,佘山是展现宗教文化特征的胜景之地。在我们神职信众的心中,余山是洁净的圣地。"满被圣宠者"的中华余山圣母无时不刻地在护佑着我们中国圣教会。  相似文献   

19.
中华圣母     
圣母玛利亚既然是天主之母,教会之母,世人之母,也就成了中华之母。天主耶稣来到世界上是为救人的灵魂,我们的救主基督不愿意丧失一个人的性命,愿意所有的人都能得救。正如福音所载,耶稣说:“不是无病人的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需要医生;我来不是为了拯救义人,而是使罪人悔改。”救主耶稣不会弃舍任何人,因此耶稣不会舍弃中国教会,更不会舍弃中华儿女。圣母玛利亚是耶稣救赎工程的偕同教赎者,圣母也一定像耶稣一样眷顾中国教会,爱中华儿女,保护中华儿女都能战胜三仇,稳度人生。保持忠贞纯洁的信仰,在追随耶稣指示给我们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03,(5):5-6
教会以极隆重的敬礼恭敬圣母玛利亚,对于圣母的敬礼远远超过对其他圣人圣女,甚至众天神之上。各地以玛利亚命名的圣堂纷纷建立,赞颂玛利亚的诗篇宏文浩如烟海,纪念玛利亚的节日迄今除每年5月、10月为特敬圣母月,每主日瞻礼七为特敬圣母日外,每年全世界教会共同的圣母瞻礼有15个之多,个别地区举行的节日尚有20余个之多。8月15日的圣母升天瞻礼与耶稣圣诞、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