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5月12日,上海市伊协在小桃园清真寺举办了“上海市清真寺寺管会成员培训班”。市民宗委副主任金梅、市伊协会长金宏伟等出席。全市七坊清真寺和一处固定处所的全体寺管会成员,市伊协的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会议由金宏伟会长主持,金梅副主任在培训班上作了动员讲话。  相似文献   

2.
各地简讯     
1999年11月6日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霍城县三宫回族乡下三宫清真寺举行了清真寺重建落成典礼 ,四乡八坊的各族阿訇、毛拉、乡老及穆斯林数千人参加了典礼 ,并热情送来了近20条地毯及其他礼品。该寺于1872年由甘肃迁徙来此垦荒的几户回族群众出资出力修建的。建寺以来 ,历经风雨 ,三度遭劫难 ,三次重修建。1997年又遭火灾 ,整个建筑一夜间化为灰烬。这里的穆斯林不仅痛失礼拜场所 ,而且还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坊民们痛心不已。一年后 ,寺管会接受了几位年长穆斯林的建议 ,经伊犁地区和霍城县民宗部门批准 ,将乌鲁木齐的单致…  相似文献   

3.
李懿 《中国穆斯林》2020,(2):I0002-I0003
洪水泉清真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泉村,距省会西宁市30多公里。该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经5次改扩建,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现今规模。清真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整个寺院由照壁、大门、唤醒楼、碑楼(被毁)、礼拜殿及学房、水房等组成。其建筑按照中国古典汉式殿宇融合藏式风格而建,设计独特,尤以砖雕、木雕图案最为优美,以高超精湛的工艺和建筑艺术而闻名遐迩,赢得了建筑学家的高度评价。该寺是青海省境内乃至我国西北地区现存修建最好的古代清真寺之一。2013年5月,洪水泉清真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地处陕西东南部,汉江蜀河交汇于此。自明清时期以来这里商贾云集,铺面林立,市场繁荣,车水马龙,加之这里地形酷似武汉三镇,故而被称之为小汉口。 蜀河坊目前有坊民200余户,600多人。坊上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清真寺──蜀河清真寺。 蜀河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来经过多次重修扩建,规模较大的一次扩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是汉水流域久负盛名的清真寺。该寺位于蜀河上街兴文桥西侧的寺澡子陡峭的山崖上,墚因寺得名,寺凿墚而建,寺南为文风沟,沟中溪水潺潺四季不断,寺后古木参天,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5.
在古都西安西大街中段大学习巷 ,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大学习巷清真寺。由于它位于建筑规模较大的化觉巷清真寺的西边 ,所以又称西大寺。大学习巷清真寺设计精巧 ,布局有序、紧凑和谐、古朴典雅。寺院系东西走向 ,呈长方形 ,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寺院大门对面是高十几米 ,宽十米左右 ,厚一米多的精美砖雕纹饰大照壁 ,气势雄伟 ,蔚为壮观。寺院正门是四柱三间石牌坊 ,牌坊正中门楣上镌刻着“敕建陆次”四个大字。它的意思是 :根据皇帝颁布的诏令 ,大规模修建扩建过六次。负责督修者 ,…  相似文献   

6.
1986年12月18日,上海市伊协在福佑路清真寺召开各坊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会议,交流1986年寺管工作,研究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相似文献   

7.
剪子巷清真寺,原名古润礼拜寺,始建于仁安坊阜民街,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移建于城内剪子巷,方改用“清真寺”名称。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有李一阳进士于该寺修葺后,撰《古润礼拜寺记》,现有石碑移存于西大寺内。明万历廿四年修的《镇江府志》记载:“清真寺礼拜寺系唐贞观二年始建于仁安坊阜民街,明洪武间毁后再建。”又据清光绪五年修的《丹徒县志》记载:“清真寺在城内剪子巷,唐贞观二年始建干仁安坊阜民街。明  相似文献   

8.
镇江剪子巷清真寺开放指日可待穆良江苏省镇江市剪子巷清真寺,原名古润礼拜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坐落在仁安坊阜民街。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移建于剪子巷,改名"清真寺",建筑面积1086.81平方米。原寺大殿系明代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相似文献   

9.
《中国穆斯林》2013,(4):70-71
陕西省宝鸡市伊协“新卧尔兹”宣讲交流座谈会于2013年5月15日召开,市伊协成员和各坊清真寺阿訇、满拉、寺管会负责人约3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各坊阿訇按照经训精神围绕贴近现代社会,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和平清真寺坚持多年为民办实事,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08年,和平清真寺把从龙山镇各坊、女校、皮毛行栈捐助的3000余元现金及物品送到困难穆斯林群众手里;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蒲圻市为满足回族穆斯林宗教生活需要,在莼川和尚岭修建的清真寺前不久正式竣工。4月17日上午,蒲圻市一百多名穆斯林高高兴兴地举行了清真寺落成典礼。市  相似文献   

12.
宝鸡市伊协在市伊斯兰教第二届代表会议结束不久,经过认真准备,于1989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在群众路清真寺举办了为期七天的全市十八坊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学习班。  相似文献   

13.
镇江剪子巷清真寺开放指日可待穆良江苏省镇江市剪子巷清真寺,原名古润礼拜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坐落在仁安坊阜民街。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移建于剪子巷,改名"清真寺",建筑面积1086.81平方米。原寺大殿系明代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相似文献   

14.
回民迁居四川省郫县,约在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至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系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及陕西渭南、凤翔、三源等地迁入,其中马、谭、郭、赫诸姓,先在县城北郊鱼塘坎居住,后又移居万寿场,以后,丁、赫、马、哈等姓,又陆续迁来万寿场。清真寺也逐渐在回民较集中的乡镇修建起来。最早的是崇兴乡鱼塘坎清真寺,其后有万寿场清真寺、永兴乡雷打桥清真寺、八里桥清真寺、太和场清真寺两坊(张家寺、马家寺)。后来,万寿场迁入大量从陕西凤翔小菜园来的黎姓回民,又专  相似文献   

15.
对南宁市清真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市清真寺为南宁市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坐落于市中心新华路西南段,属商业密集、交通便利的繁华地段。 南宁清真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当时位于西门外,由广西镇守总兵马雄(回族,今宁夏固原人)倡议修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邕南太守沈之佑捐资买地改建在西门内(今民生路)。嘉庆、道光年间有修建。威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文化大革命”动乱中,清真寺曾被占用,宗教活动停止,《古兰经》及历史资料、珍贵文物(石碑、木匾等)被毁。1978年12月中共十…  相似文献   

16.
山东莘县的潘德纯阿訇,是县政协委员,年已古稀,主持栗海清真寺教务三年多了。他住寺管寺,爱教更爱穆民,受到广大穆斯林的齐声称颂。 潘阿訇受聘栗海清真寺时,该寺正修缮礼拜殿。当时,管理寺务的人手少,也缺乏修建知识,潘阿訇看到这些,他主动担负起整修工程的杂务劳动。白天,为工程忙碌不停,晚间,还负责看管物料,礼拜殿铺修地面也由他一人完成了,为清真寺的修建节省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15年斋月期间,西安高新锦业路清真寺举办了与回坊清真寺以及伊斯兰学者的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不同的阿訇、学者来寺演讲。定纪平、李金亮、刘建荣、穆永胜、白璋、王永宝等各位阿訇尔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弘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阐扬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从伊斯兰教的视角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宗教和顺探索新的宣教方式;精彩纷呈的卧尔兹让坊民们如沐春风,信仰提升。特别是,今年的盖德尔之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21,(3):94-95
哈达铺清真寺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上街村,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由陕西、甘肃等地迁居而来的穆斯林群众集资修建,经历数次毁坏。重建后的哈达铺清真寺现有礼拜殿、寺内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法制宣传展览室、教职人员办公及住宿区等,建筑面积385平方米。2013年,荣获国家宗教局评选的第二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个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多种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人口七十余万,占全州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以上。在临夏,穆斯林居住的街道或村庄,习惯上称为“坊”,建有一座清真寺。清真寺规模的大小不同,有的宏伟庄严,有的因陋就简,在建筑风格上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穆斯林动态     
北京市九月二十九日到十月九日北京市的穆斯林分别在各坊清真寺隆重地举行了穆聖誕生1430周年紀念。到牛街清真寺参加集会的穆斯林共一千余人。到东四清真寺的也有千人。中国伊所教协会付主任达浦生,張杰,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付主任白寿弈和中国伊斯蘭教經学院付院長李恕、北京市阿訇学習班主任管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