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着的明灯     
张合安 《天风》2007,(10):10-12
给人带来光明的灯,必定是点着的灯,因为点着的灯才会发光,才能给黑暗中的行人送去光明,给迷途中的人们带去希望--  相似文献   

2.
顺则为美     
正月到风来,枫红菊白,梅雪争春,高情远致……美,多半是不由分说的水到渠成,无需刻意为之,也不必抽丝剥茧。那种应运而生的自然而然,无鬼斧,却美得惊目醒心。"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往往正是在那些简单而寻常中,得真味,有至人。美,有时需要去糟除粕,有时又需要来之安之。云青知烟雨,叶落闻秋声。时间会完成所有的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风景     
正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发现身上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广大,天地就大了;人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一切美德,若不在我们的内心扎根,就会流于虚伪;一切知识,若不能在我们的心里留下印记,也只能是过眼云烟。人终其一生,如果没有用心思考,就没有真正活过。  相似文献   

4.
正黑暗中,一盏灯发出光来。你看着灯的光,心想,为什么灯能发光而我不能发光呢?你越想越不舒服,越想越觉得灯的光碍眼,于是,你满怀妒意地吹灭了灯。你吹灭了灯,灯不能发出光来,对灯是一害;你吹灭了灯,你陷入黑暗中,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4,(8)
<正>愿神开启我们的心,让我们能用心地走近我们的家人,读懂他们的需要,用基督的爱温暖家人的心。人一旦经历了救恩,自然会有将之与他人分享的愿望,再加上耶稣有将福音传给万民听的教导,更使许多基督徒内心充满了传讲福音的热情与动力。然而,不得不承认,在向家人传讲福音时,我们往往收效甚微。为此许多基督徒都想弄个明白,为什么向家人传福音会这么难?我想解  相似文献   

6.
爱神与爱国     
爱神不是空谈,爱国也不是空口号,爱神的人必定要有爱人民的具体行动。当我们爱神的心增长时,爱人的心、爱国的心也在增长,这应当是成正比例的。  相似文献   

7.
愛神與愛國     
蒋佩芬 《天风》2001,(3):38-39
爱神不是空谈,爱国也不是空口号,爱神的人必定要有爱人民的具体行动.当我们爱神的心增长时,爱人的心、爱国的心也在增长,这应当是成正比例的.  相似文献   

8.
余小倩 《天风》2013,7(7):19
年轻时,我们常把坚强的父亲当成挑战对象。渐渐懂事后,才懂得父亲也需要我们的理解和爱。不同的年龄,父亲需要不同的爱。初为人父者,需要信任。"小爸爸"们内心往往惶恐:我能带好孩子吗?他们往往因笨手笨脚,而被排斥在母子的二人世界之外。此时小爸爸需要支持和信任。三四十岁的父亲,需要尊重。此时正值事业上升期,身心压力大,对家庭的关心少,往往会招来妻子和孩子的不满与抱怨。心理学家提出:女性需要关怀,男性需要尊重;女性遇到压力时  相似文献   

9.
受西方哲学影响,我们往往从认识论角度来解释荀子的"心"概念及天人关系,"天"被还原为自然意义上的存在,"心"则被判定为具有道德能力的认知主体,从而截断了人"心"与"天道"之间可能的贯通途径。不止如此,我们还从道德形而上学角度来考察荀子的道德学说,认为它缺乏一个形而上学基础,认为自然的"天"根本无法充当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基础。荀子没有将道德的根基落在人"心"上,他要表明的是,道德主体无法依靠自身建构起道德大厦,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更高的价值作为依托,这个更高的价值就是"天道"。"天道"落到政治生活中,便是制度和礼法。"心"充当了"天"和"人"联结的纽带,同时也是制度和礼法"制作"的发动者,最根本之处在于,其完成了"人"向"天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奇妙的改变     
厉永举 《天风》1996,(1):43-43
圣经上说,我们信耶稣的人,等到耶稣再来的时候便要复活或是改变,要带着一个荣耀发光的身体与主一同活在新天新地里,直到永远。有许多人对这一点根本不信,认为这只不过是虚幻的神话而已,因为人往往是只相信眼见。  相似文献   

11.
新年,我们没有去拜年,但我们喜欢去马来西亚乡村看灯。想到两三年前,一家人挤在车里,看到那些用许多竹筒、汽水罐搭起的高架,设计得有如扇形的大型上制灯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许多的赞叹。虽然每盏灯黑烟袅袅,但却显出原始的粗犷、自然和壮观,令人探索失去的内心世界。因此新年看灯差不多成为我们家的传统。那夜将近10时,一家人正想拉队出门的时候,隐约地看到篱笆门外有一纤瘦人影。原来是一位姐妹擦着“红桃眼”说,今夜她不回家了。我看看孩子的妈,知道今夜不能去看灯了。当我们  相似文献   

12.
《天风》1997,(3)
自然灾害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危难,但也是考验我们基督徒是否真正有爱心的关键时刻,是基督徒献爱心为主发光、荣耀主名的机会。面对灾情,爱主的基督徒,以各种方式,尽自己之所能,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洪水中,基督徒们内在的爱的泉源也在涌流。  相似文献   

13.
心净国土净     
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世界还不能够称为净土世界。我们所处的环境,实际上是心境的写照。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当心中感到欢喜愉悦时所见到的世界也比较美满,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烦恼苦闷时,所见到的世界、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尽如意。在未成佛、未解脱之前,环境影响我们的心,所谓心随境转;当然,我们的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环  相似文献   

14.
手指耕读     
正租住的楼,老而旧,楼道里一直是没有灯的,所以每次加班后回家,都觉得家里也是没有温度的。但是那天,却出乎意料地探出一束灯光来。那一抹淡淡的昏黄,将心突然就变暖了,暖了的心,瞬间也变得勇敢了。于是边上楼边想,明天上班,领了薪水,就放弃那工作吧,它令我如此疲惫。  相似文献   

15.
淡然之心     
正人的烦恼皆由心而生,但很多烦恼其实是庸人自扰。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人生的烦恼境界,实是无故寻愁觅恨。"确实,我们处于一个纷乱的世界,随时会遇到烦恼的事。但是,有的人遇到芝麻大的小事就会惊慌失措,有的人却能在滔天巨浪里保持镇定,这种态度的差异,往往决定着人生的不同。烦  相似文献   

16.
正我写过几回母亲,却总觉得不曾尽意。岁月安放在我心头的母子情,在父亲离开我们的那一刻,突然让我感觉到了重量。我想,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没有生活,可以没有事业,但不能没有亲情。当我们拥有时,我们往往忽略,失去了,才追悔莫及。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渐渐苍老。人一旦进入老境,不光是身体有病痛,心理上也很脆弱。有时候因为忙,会忘了给母亲打电话,等记起来打过去,母  相似文献   

17.
灯下小语     
做路灯就尽力照亮一方道路,做台灯就尽力照亮一方书桌,灯没有野心,没有要做太阳的热昏之想,灯便一直生活得宁静而淡泊,充实而满足。制造黑暗的人,最不能容忍的是灯那颗明亮的心。  相似文献   

18.
珍惜所得的     
刘照楼 《天风》2011,(10):57-57
人们很少想到自己有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缺什么。不要感叹你失去的,而应该珍惜你已经拥有的。 一些人,往往是拥有时不珍惜,一旦失去后才觉得宝贵。或许在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幸福,但殊不知,事实上我们早已拥有幸福。  相似文献   

19.
残局     
我于棋道不精,却爱去街头观看棋摊上所摆的棋局。摊上所摆之局,多为残局。这种棋局的特点,是你用最好的走法,得到的不过是和局,而在你认为必胜的走法之中,却处处隐伏着杀机,布满陷阱,往往连和也不成。一个人的棋道精否,一般不表现在两军对阵时的拼力厮杀,而全在于残局时的行动。胜负往往在此一举。  相似文献   

20.
陆英 《天风》2001,(4):41
生活中,“安静”是我们一样很宝贵的东西。如人患病时,需要安静休养一样,在生活中“安静”会给人带来宁静中的温馨和快乐。当我们每一个参加礼拜的弟兄姊妹,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时,属灵的成长则要求我们以安静平稳的心来单独与上帝进行面对面的交通。此时,我们安静是为了静心听神的话,我们在安静中认识上帝,抓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