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赟 《美与时代》2006,(7):80-82
提及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于德国的巴赫与亨德尔,法国的库普兰与拉莫,而对意大利的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重视及研究程度是远不及前几位作曲家的,与巴赫相对于巴洛克时代的总结及其里程碑意义相比,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凝聚在五百余首古钢琴奏鸣曲中的创作特点则彰显了其开拓前古典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1901至1913年是德彪西音乐创作的成熟期,(<版画集>则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其音乐表现形式上所做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五声音阶的运用;2.特殊的舞曲节奏;3.生动形象的织体;4.曲式结构的创新.在<格拉纳达之夜>中,德彪西运用了"块状拼贴"的方法.作曲家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创造构思向世人展示了音乐创作与表演中的另一种风格,因此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卢卡市的一个音乐世家,6岁丧父,跟随卡尔洛·安杰罗尼学习演奏管风琴和钢琴,10岁进唱诗班,14岁在市内各教堂中任管风琴手,这一时期他对歌剧的接触较少.直到18岁时观赏了威尔第歌剧名作<阿伊达>,他立下从事歌剧创作的宏愿,1880-1883年在米兰音乐学院进修,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随想曲>,风格统一,乐思清晰有力,和声独特,配器色彩丰富,已预示后来常见于他歌剧中的旋律和管弦乐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丁善德是20世纪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选自<春之旅>组曲的<晓风之舞>是一首旋律优美、性格鲜明、色彩丰富的钢琴作品.本文从该曲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的发展手法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对其作了详尽的分析阐述,力图窥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贺莹 《美与时代》2005,(3):77-80
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枝奇葩.终其一生的创作,诗的数量不过90余首,虽然数量不多,却开拓了一条中国新诗创作的新路径.众所周知,为戴望舒奠定诗坛地位的诗歌是<雨巷>,但是<雨巷>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创作风格,而且也不能反映他以后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过程.对于戴望舒诗歌的研究,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宏观的把握,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雨巷>,给人以戴望舒的作品风格局限于此的错误印象.所以,戴望舒的诗歌是复杂而充满了艺术之思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时期,便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的.如果仅仅以戴望舒自己的诗歌理论<诗论零札>为标准,来论述戴望舒对诗歌形式的思考,就会走向偏颇.作为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曾经写道:"据我的猜测,对于新诗要不要用韵的问题,望舒对自己在三十年代所宣告的观点,恐怕是有些自我否定的."(1)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茫茫黑夜游>堪称是与<追忆似水年华>齐名的经典作品.其作者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以独特的写作风格给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塞利纳本人将其成功的秘诀归因于一种"小音乐".本文将从互文性视角分析塞利纳将"小音乐"引入文学文本的过程以及音乐性文本在文学文本中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州芭蕾舞团的现代芭蕾舞剧<梦红楼>运用了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间离化"戏剧理论进行创作.<梦红楼>的间离化实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的,不但从舞剧的结构、舞蹈的语汇,甚至从音乐舞美等多方面都体现这统一的创作思想.从现场的演出效果来看,这些间离化的手段的确起到了理想的效果,观众以一种疏离甚至惊异的态度看待着表演,他们看到的不是所熟悉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而是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又极具先锋色彩的,需要观众们积极思考、重新解读的<梦红楼>.  相似文献   

8.
歌曲<西部情歌>是由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印青在党中央号召"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歌曲.歌曲选用陕北音乐风格的创作元素,结合爱情题材的鲜明歌词内容,创作出了旋律优美动听,地方风格浓郁,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堪称完美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9.
鲁本斯是佛兰德斯著名画家,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他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他的绘画着眼于生命力与感情的表达,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我们理解整整几百年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料。他一生的丰富阅历,充分展现在他多彩多姿的创作中。他的肖像画技巧完美,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积淀了十分深厚的音乐文化.孔子整理的先秦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中<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只可惜今已亡佚.<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乐的言论这对我们研究先秦乐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孔子对待先人的制度一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意思是说,只阐述古代制度不擅自添加或创作.可见孔子是古代制度(尤其是周代礼仪制度)顽强的捍卫者和继承人.因而<论语>中的乐论,虽多不是正面论述却可谓先秦正统乐制度的代表性言论.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曲家巴赫在巴洛克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欧洲复调音乐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和升华,他创作的复调音乐在巴洛克时期被称为复调音乐的典范,在世界音乐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巴赫的乐曲有着近乎完美的内在音乐逻辑,在复调手法和对位结构方面,是复调音乐中的典范。他的音乐旋律始终遵循着对立统一的创造性原则,并为后来者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立体思维的极大空间。他的音乐将艺术与科学珠联璧合,达到了感性与理性合为一体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初,陈悦之的<弃名图>标志着中国油画中的农民真正步入艺术史,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一度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不同时期的农民题材作品风格迥异,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潮,也反映了中国油画家们笔下不一样的艺术视觉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克洛德·德彪西是法国音乐最富于创造性、最杰出的大师之一.他熟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迷恋肖邦和瓦格纳,热爱拉莫和法国古钢琴音乐家,继承了古诺、马斯涅为代表的法国音乐传统.他在文学、音乐上的修养不仅在广度上而且在深度上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由于受法兰西艺术美学(文学上的象征主义、绘画上的印象主义、抒情歌剧和舞剧)的影响并在青年时代同俄罗斯音乐家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穆索尔斯基等人创作的接触,以及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听到的国外艺术,为他打开了新的音响世界加强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摆脱了浪漫派的影响,开创了被称作"印象主义"的音乐学派.该学派在音乐史上独树一帜代表着19世纪的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全真正韵谱辑>是我国当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正式出版的全真教派的醮坛科仪音乐谱辑.它集道教音乐文化之大成,传承着我国道教音乐文化的精髓.孙凡所撰<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是我国第一本全面、系统地研究<全真正韵谱辑>的理论著作";她是采用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研究<全真正韵闵谱>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歌剧<图兰朵>是歌剧大师普契尼以中国北京为背景创作的一部歌剧,剧中大量的中国元素的使用不仅使这部作品带有浓郁的中国气质,更标志着西方人对中国音乐已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为立足本国音乐文化,以异国音乐文化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965年春,威廉·福克纳曾对<巴黎评论>的采访者作出过如下发言:"舍伍德·安德森是我们一代美国作家的父亲,是我们的后继者将发扬的美国创作传统."福克纳的评语确切地概括了安德森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因为他独特、新颖的写作风格对20世纪美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牛茹 《美与时代》2007,(3):72-73
黄自先生是我国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理论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以其精练的音乐语言、旋律与诗歌语言配合贴切、钢琴伴奏织体丰富传神、和声语言与复调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等特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对此进行悉心的分析和研究,将为此类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初学者李塨治<易>强调通经致用,通过解<易>传达自己的经世精神.李塨解<易>的原初力量来源于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他特别推崇六艺之学,主张回归儒家原典,其"专为人事"的解<易>风格实能遥契<易>之本义.  相似文献   

19.
杜琪峰是香港的一位多产导演,从武侠到喜剧再到黑帮枪战片,都有涉猎.在武侠电影这一类型中,他在1992年与梅艳芳、杨紫琼和张曼玉合作了<东方三侠>.同年,他还和周星驰合作拍摄类型喜剧<审死官>等.但能体现他成熟电影风格的是黑帮枪战片(包括他监制的).这类电影有<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暗花>(-997)、<暗战>11999)、<枪火>(1999)、<非常突然>(1995)等10部电影.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清式家具和巴洛克家具风格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艺术风格存在一定的共同点。清式家具用料厚重,体态凝重,造型浑厚,它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后,在造型和装饰等方面吸收了一些巴洛克风格家具的特征。而雕凿精细、气势磅礴的巴洛克家具也吸收了清式风格家具的一些特征。这两种风格互相影响,并相互吸收、融合,从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也为现代家具风格的设计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