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脑科学与医学人道主义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心、脑科学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极大支持了科学的医学人道主价值观应当以正确认识、把握、运用脑模式科学假说为基础的观点.试从意识的本质、医学人道价值观的机制、与价值相关的医者心灵的自我控制和意志自由等三个方面探讨心、脑科学同医学实践中的医学人道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脑科学素养问卷》,对天津市1450名大学生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总体脑科学问卷正确率显著低于60%,其中,脑的功能、脑的组织结构和脑与学方面的得分更低;(2)书籍、网络和电视是大学生获取脑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3)大学生对脑科学知识的总体关心程度偏低;(4)大学生脑科学素养水平受成长环境和父母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金明 《应用心理学》2002,8(1):63-64
近年来 ,脑科学研究在国内外都极受重视 ,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探索如何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寻找开发学生脑潜能的心理学规律 ,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无疑是一个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又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的课题。最近 ,我们高兴地看到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新书。它是国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论述脑功能与脑开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该书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编 ,共 1 0章 2 4万字 ,包括人脑的基本知识、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概述、评价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脑科学特别是脑成像技术能够无损伤地探测人脑,成为脑功能研究的"显微镜".这些科技的发展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它使得意识能够受到真正科学地研究,促使心理学研究从"计算机隐喻"向"脑隐喻"的转变,并将使心理学理论形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5.
胡竹菁 《心理学探新》2002,22(1):F003-F003
20世纪90年代,国际科学界开展了广泛的脑科学研究,曾被命名为“脑的10年”,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大脑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的力量,对大脑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脑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尤其是脑高级功能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由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主编的《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一书的出版,使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科研工作者正在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脑科学开发研究方面的差距而不断努力着。该书共包括十章,内容分别是:绪论、人脑的基本知识、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概述、评价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心理学方法、利手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发展研究、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性别差异、大脑功能开发基础、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开发方法、脑功能开发的若干实验研究和中小学教师谈脑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6.
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星期 《心理科学》2004,27(3):763-764
管理心理学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引进介绍、结合国情应用、创新研究发展三个阶段。在管理心理学深入研究过程中忽视脑生理机制原理和脑科学成果的应用吸取,不符合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有碍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是该学科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1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钟情于脑科学随着冬季的到来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评定 ,也如秋天一样悄悄消逝 ,在斯德哥尔摩徐徐降下帷幕 ,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 ,虽有几分意外 ,但更在情理之中。评委们忍痛割爱 ,舍弃了近年来十分火热正方兴未艾且确实成就斐然硕果累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或与基因有关的研究 ,最后秋波送给默默无闻、名气不大的脑科学。它不能不使人品味到评委的用心良苦和视野宽广。在最后的一刻 ,能够把神圣的一票投给耕耘大脑、揭示生命奥秘的卡尔松、格林加德和坎德尔 ,一方面说明脑科学的举足轻…  相似文献   

8.
今年由Linux软件引发国际对“操作系统”一连串反应,使人们关注了电脑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西方认知学者早就论及大脑应有类似电脑操作系统的机制。若能证实,则可能对人工智能研究和人类思维发展都会有一个新视角。近年脑科学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更多了解人类自己大脑的结构。“脑中操作系统”这想法虽被提出有十多年,但并没有太多人从这观点深入探讨。人类思维的奥秘仍是一个难以人手的科学难题。认真总结操作系统在发展中的认识,特别是非技术意义的认识,估计对“脑操作系统”会有更合适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兴起了国家和地区层面大型脑科学计划的热潮。中国脑与类脑研究计划起步虽晚,但酝酿充分,尤以上海为代表。该文在此背景下,详细介绍上海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市级重大专项成立始末、基本情况、研究内容和核心突破,以及在计算精神病学方向攻关的进展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政   《心理科学进展》1991,9(2):7-10
本文分析了心理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当代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虽然克服了传统人工智能研究中黑箱方法学的弱点,但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和Hebb神经元群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模拟研究不可能赋予机器以人类高级智能活动。本文概括了八十年代以来脑科学在各个层次研究中的新进展,并预言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结合在九十年代的新局面,希望从事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专家们打破脑研究中层次分野格局,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大协作,打破当前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框架,为智能化计算机发展别开局面。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健脑     
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美、欧、日等国家纷纷于90年代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布了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人为什么有意识?思维从何而来?如何才能使人更聪明?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脑的产物。众所周知,人世间最有效、最奇妙的机器就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由生命的单个细胞发展到今天,虽然只有1千余克重量,但却经历了几亿年的进化。它的功能迄今没有任何机器可与之比拟。大脑,人体的生理中  相似文献   

12.
脑科学(或神经科学)的兴起是当前国际上生物学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不仅与生命科学的诸领域密切联系着,而且还涉及其他技术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过去,仅仅是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需要了解和研究脑的工作状态,而现在,思维科学、人工智能科学、语言学、仿生学、哲学等学科也都需要脑科学的知识。肖静宁副教授所著的《脑科学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出版,可谓是为满足这种需要的应吋之作。  相似文献   

13.
大脑的性别差异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脑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脑结构和脑功能性别差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借助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等脑结构信息, 以及脑电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脑功能信息, 当前研究主要探讨了脑灰质、脑白质和大脑的基线活动在脑局部区域、脑子系统、全脑连接组三个层次上的性别差异及其在年龄上的发展变化。此外, 为了更好地理解脑性别差异, 当前文章还探讨了脑性别差异研究领域的一些认识误区。有关脑性别差异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分歧, 仍然有深入挖掘的空间。未来应该加强对具有性别特异性的心理疾病脑机制的研究, 关注基因和环境对脑性别差异的交互作用, 并利用脑功能活动动态变化的特性、以及结合多模态的脑成像技术进一步阐明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华兵 《心理科学》2002,25(1):87-87
人类被誉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人类对脑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并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被命名为“脑的十年”以来,脑科学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一门自分子水平扩展至行为水平的统一的学科。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开发人的自然潜能,并使这种潜能外化为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劳动等社会实践能力。人类的自然潜能主要体现在脑的功能上。因此,探讨如何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疑是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周广方  金花 《心理科学进展》2023,(11):2078-2091
精准功能磁共振成像(precisi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fMRI)是指在单个个体中收集大量fMRI数据的一种数据采集策略,相较于传统fMRI研究中针对每个被试采集少量数据,之后通过组平均揭示认知过程的脑功能规律或是特定人群共享的脑功能特征的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揭示每个个体的大脑特征,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迄今为止,众多研究采用该方法从功能网络组织的个体差异、个体识别、局部区域的功能定位、个体网络枢纽的识别、个体功能网络的发展与可塑性和临床应用六个角度系统揭示了个体化的脑功能网络组织,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脑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未来研究应该重点探讨现有研究所揭示的个体功能网络组织特点与行为表现的关系,通过对数据分析和成像技术的改进减少该方法所需的扫描时间,并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任务态fMRI和多模态数据的融合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Eccles 根据近年来脑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新发现,从心理——物理相互作用原理出发,提出了脑——心相互作用论。一、自我意识的心和脑如图1所示,存在和经验中的每一件事都可归三个世界中的某一个之中:世界1,即物理客体和状况(态)世界;世界2,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系统科学和气功科学的崛起,科学界和哲学界同时掀起了易学研究的热潮。本文将易学引入脑科学的研究领域。借助《周易》洞悉脑和思维,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和共通模式。1.脑的物质性和进化性决定脑是由阴阳二象构成,阴阳存在于脑的各个层次和亚系统。2.脑是活着的思维着的器官,它与精神和意识的关系决定脑的阴性层面占有更突出的地位。3.《周易》以八卦、六十四卦作为世界的象征,卦由阴、阳六爻组成。大脑皮层的六层细胞构筑和机能特性上的差异呈阴阳序列变化,并与八卦形成微妙的对应关系。脑以神经元集合表征事物或概念的工作原理与八卦取象有共通之处。4.八卦、计算机和脑似乎使用共同的语言符号:阴—阳,0—1,兴奋—抑制。5.“太极”学说作为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支配着人脑,脑、宇宙、太极三者构成和谐的三元全息图。阴阳、太极、八卦是我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精髓,将它们和脑科学结合,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脑和思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研究者借助脑成像等技术探讨了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脑结构发育特点, 发展缺陷与脑功能损伤的关系以及障碍干预和脑功能改善的机制等, 这为揭示发展性障碍儿童异常神经机制的共性和特异性, 进而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标记。针对儿童期常见的发展性障碍, 从脑结构损伤、脑激活异常、脑网络连接和脑功能康复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指出未来研究应拓展角度, 注重揭示各发展性障碍之间异常脑发育特点的共性和特异性的具体表现、病理机制及基因基础等; 临床工作者应注重将脑发育的异常和功能改善用于辅助各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以往裂脑患者、右半球摘除患者和正常被试的若干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二次分析;同时对双脑协同活动的机制进行了讨论。依据实验资料提出双脑协同话动的两种可能的模式:〈1〉双脑互补模式;〈2〉双脑互扰模式。 统览以往文献,觉得把实验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或某些概率运算的结果作为大脑一侧优势的指标可能是欠妥当的,因为它忽略了数据本身的性质。依据从三种视野所分别获得的数据可能具有向量性质,故建议: 〈1〉用左、右视野所获数据的向量差作为双脑协同活动中协同程度或协同水平的指标; 〈2〉把三组数据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析,把左、右视野数据与中问视野数据之间的夹角差数作为单侧视野相对认知优势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一 近年来,在国际哲学论坛上,有一些脑神经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对所谓脑—精神相互作用(Brain—mind interection)的观点竞相争论。有的学者认为,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只有采取“脑—精神相互作用论”,才能在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脑理论”(先塔戈太,J·Szentagothai);有的学者却明确宣称,他所主张的“脑—精神相互作用论”,恰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