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板佛教徒"是上海佛教公益慈善的重要参与者,佛教公益慈善实践与公民意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老板佛教徒"组成的"信仰共同体"及其所参与的公益慈善活动,一方面是出于信仰的表达;另一方面体现出新时期佛教社团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即以信仰为纽带的社会团结,是公民共同体意识得以培育的载体,为志愿者精神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藉此可以建构出一种"功德互惠、精神分享"的社会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2.
强迫症的发病是抑制困难还是促进效应, 或者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缘故, 是当前强迫症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 本研究采用国际上较为新颖的抑制与促进范式,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抑制困难与促进效应, 并且进一步探寻了作为焦虑障碍一种的强迫症是否与其他焦虑障碍共同存在抑制与促进效应。结果发现: (1) 强迫症患者存在抑制困难与促进效应, 但是同正常个体组相比, 促进效应较为微弱, 而抑制困难作用则更为凸显; (2) 抑制困难是强迫症患者的特有的机制, 而不是与焦虑障碍患者的“共享物”。  相似文献   

3.
岑国桢 《心理学报》1987,20(3):103-110
本研究从被试对摆脱成人惩罚影响按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判断的反应、对摆脱行为客观后果按行为者主观动机作出判断的反应、对公益劳动的不同行动倾向的反应,对公益劳动的不同情感体验的反应诸方面,较全面地探究了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学儿童在9.5岁基本形成了公益劳动观念,形成公益劳动观念的重大变化在7.5~9.5岁之间;西方价值观辨析学派关于敢于坦露和倾吐情感体验应是衡量是否具有相应道德观念的“指征(indicator)”之一的观点,是否适合于考察中国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团体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因素,为强迫症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方法: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10例中重度门诊强迫症患者开展连续12次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个案深度访谈,并采用主...  相似文献   

5.
灵涌 《天风》2014,(10):26-27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经过他一夜的努力抢救,一位呼吸衰竭的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他顾不上吃早饭,就匆匆脱下白大褂,马不停蹄地赶往厦门新区福音堂,为教会举行的“公益健康讲座”授课.台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如何防治呼吸道常见的感染及预防禽流感的知识向弟兄姊妹娓娓道来,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病痛见证主话语的医治能力;台下听者受益匪浅.会后人们久久不愿离去,提出一个个问题,他不厌其烦一一回答.随后他又与牧师商定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定期在教堂举行公益健康讲座、到社区开展公益义诊……他就是厦门市第一医院同民分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厦门新区福音堂基督徒邹良能弟兄.  相似文献   

6.
邓晓红  周晓林  张伯全  崔玉华 《心理科学》2006,29(5):1203-1205,1236
使用内外源线索结合不同冲突水平的侧抑制任务,考察强迫症患者对分心刺激的抑制有无缺陷、注意定向对分心刺激的干扰效应有无调节作用及在何水平上发挥作用。结果表明:强迫症患者不同冲突水平的侧抑制任务均无明显反应抑制缺陷,可能与其注意威胁性信息等有关;集中注意在知觉冲突水平上对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反应冲突进行调节且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强迫症患者关注内容非空间定向有关。  相似文献   

7.
洪昭光教授以及由其健康讲座所引发的"洪昭光热"引领了一种新的健康理念,不仅促进了医学健康知识的传播,更推动了医学科普走近大众、走进生活。如井喷一样的"洪昭光热"是有预热的,其主观成因和客观条件可以概括为时代背景、群众基础和社会价值。洪昭光教授找到了医学科普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根本——科学性、通俗性、实用性。"洪昭光热"让医学科普在引起社会民众的重视的同时,也为我们探寻医学科普的前景和出路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8.
《四川心理科学》2014,(4):17-17
在学习教育的过程当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日前,石家庄市公益讲座“燕赵讲坛”,举行教育专场,邀请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教育专家刘风华,从家庭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洪昭光教授以及由其健康讲座所引发的"洪昭光热"引领了一种新的健康理念,不仅促进了医学健康知识的传播,更推动了医学科普走近大众、走进生活.如井喷一样的"洪昭光热"是有预热的,其主观成因和客观条件可以概括为时代背景、群众基础和社会价值.洪昭光教授找到了医学科普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根本--科学性、通俗性、实用性."洪昭光热"让医学科普在引起社会民众的重视的同时,也为我们探寻医学科普的前景和出路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0.
《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是国家宗教局今年会同相关部门发布的一个重要政策性文件.作为该文件起草和发布的参与者,作者在本文中重点阐述制定和发布该文件的目的,文件制定过程中的体会,对文件若干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星桥 《法音》2014,(6):61-68
正2014年5月21日晚,"中国心理治疗界与佛学界对话"大型公益讲座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医院心理与治疗中心治疗师方新老师主持,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德国著名催眠治疗师Bernhard Trenkle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天君教授、中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苏晓波老师、北京林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朱建军  相似文献   

12.
强迫症病理的认知–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行为领域对强迫症(OCD)的病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信念、应对策略及中和行为对强迫症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强迫症的安全动机模型把强迫行为归因于安全动机系统不能产生停止安全防卫行为的信号, 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 在做停止强迫行为的决策时, 强迫症患者依赖于主观停止标准, 导致决策困难, 延长了强迫行为持续的时间。通过整理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 认为趋–避冲突存在于一些强迫症患者中, 且可能是导致强迫症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强迫症已经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模型在成人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但这个模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研究相对较少.从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界定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出发,回顾了强迫症认知行为理论的解释及儿童青少年强迫症认知行为理论实证研究,最后对该理论模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任聪 《天风》2017,(4):19-20
<正>哈尔滨南岗教堂法律团契自2007年成立后,在教会内一直承担着两项重要的公益事工:法律咨询与普法讲座。如今在哈尔滨市的各个教会内部,学法用法工作已经取得实际成效。1.法律团契的普法增强信徒的法律意识普法工作能够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5.
强迫症的元认知模型认为, 元认知是理解强迫症病理的关键。强迫症患者存在错误的元认知知识信念、消极的元认知体验及不恰当使用元认知策略等问题。强迫症的元认知疗法强调思维过程(如自我聚焦注意、对担忧不变的思维风格和威胁调节的注意策略等)的重要性, 而非思维的具体内容, 并在个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等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未来研究应从认知神经科学等视角考查强迫症的记忆等元认知特征, 并进一步验证和修正强迫症的元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16.
“意象对话技术”是一门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但其对强迫症的疗效尚不明确。虽然目前存在多种治疗强迫症的方法,但治愈率较低。本研究对31例强迫症患者实施“意象对话技术”治疗,通过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意象特点、体会和感受,发现意象对话技术能够很好地揭示并解除来访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症结,明显改善强迫症症状,“意象...  相似文献   

17.
陈慧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119-120,128
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为主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当中发病率是很高的。尝试运用催眠的方法.对一名患强迫症的大学生实施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表明催眠是一种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式,可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强迫症患者在现实监控、知道感、元认知信念和责任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缺乏对不同类型强迫症元认知差异的研究、被试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型有待提高,现实监控障碍的身心原因尚不明确、责任-控制障碍形成的机制研究不足.指出元认知干预的强迫症治疗范式、强迫症与其他精神症元认知障碍的比较、强迫症元认知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索和强迫性网络使用的元认知机制等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宗教消费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支出,清代澳门宗教消费反映了中西宗教徒不同的消费情况。本文考察了这方面情况,认为它有三个特点:(1)即一多样性。既有传统宗教,也有外来宗教的消费,还有个人、家庭、团体和社会,以及宗教用品、场地、巡游和公益等多种形式。(2)综合性。现实性和虚幻性结合,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3)广泛性。参与者众多,推动了社会消费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又称做强迫性神经症,在人群中并不罕见,患病率约为3%,多数在30岁以前逐渐发病,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