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1995,(6)
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北京宣言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通过1995年5月22日至23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云集北京,召开首次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对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博士19...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1月8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主办的以"关于日中佛教交流"为主题的"中日第15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湛如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赴日本出席会议并参访。在会议开幕式上,日本佛教大学田中典彦校长、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湛如法师、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圣弘强领事先后致词,对本次两国学术会议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并赞扬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  相似文献   

3.
域外佛教文献,本文仅指现存于域外并以汉文书写的佛教文献而言。这类文献,日本保存的数量最为丰富。本文在介绍日藏佛教写本的来源、书写与流传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日本学界对佛教写本的研究概况,并指出日藏佛教写本可以为研究中国佛教写本大藏经、保存中国佛教古佚书,乃至在文本辑佚、校勘等方面提供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中国佛教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佛教既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开花结果,也是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佛教的根源。中国佛教不仅独存于中国,还以种种方式流传、保存、移植于域外。利用域外佛教文献研究中国佛教,可以拓展研究的空间和视野,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6,(8)
正本刊讯8月2日,日本佛教大学松田和信教授访问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宗性副会长、刘威秘书长的热情接待。宗性副会长对松田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对佛教大学在中国佛教教育考察团在日期间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日本佛教大学与中国佛教界来往密切,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指出,日本的佛教教育、佛学  相似文献   

5.
友谊新篇成果丰硕──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侧记张文良1994年10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五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日本佛教大学和中国佛教界关...  相似文献   

6.
杨笑天 《法音》2006,(12):38-39
10月27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共同主办的,以“中国初期净土教研究——以慧远、昙鸾为中心”为主题的第11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隆重召开徐玉成举世瞩目的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5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件大事。山水比邻三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之间的友好交流源远...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6,(6)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应日本佛教大学的邀请,以土登尼玛活佛为顾问、周绍良居士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学术访日团一行七人,于九月三日赴日出席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并进行访问。此次会议由日本佛教大学主办,主题为《中日佛教交流史》。出席会议的除主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学术访日团成员之外,还有日中友好佛教协会、日本净土宗、东京大学、大正大学等单位的负责人、学者和信徒共一百二十余人。开会式于九月四日上午在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会场布置庄严朴素,悬挂着中日两国国旗。佛教大学学长水谷幸正在致词中列举中日佛教亲密交流的史实,强调“日本佛教受到中国佛教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大约在公元4、5世纪时传到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在6世纪通过朝鲜半岛三国传到日本,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和中日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全面发展,中日之间展开直接的佛教交流,中国各个佛教宗派先后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的心[日]木村清孝著张文良译编者按:本文是日本著名佛教学者木村清孝先生今年在东京大学的一篇讲演稿,反映了日本佛教学者对中国佛教的看法。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法音编辑部的意见。近代以来,日本学术界非常重视对中国佛教的研究,资料收集极为丰富,研究领域非...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5,(6)
关于设置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联络委员会的协议(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通过)中国、韩国、日本佛教界代表在首届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以下简称"三国佛教会议")上就设置"三国佛教会议"联络委员会问题进行了协商,达...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6,(11)
正本刊讯11月2日,日本佛教大学校长田中典彦一行4人来访,受到宗性副会长的热情接待。会见中,宗性副会长对今年6月中国八所佛教院校赴日考察期间,在佛教大学受到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关照表示感谢。他指出,日本佛教大学是日本净土宗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而日本净土宗和佛教大学与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都有着特别深厚的传统友谊。不久前,福原隆善长老率领日本净土宗第203次友好访华团一行访问我  相似文献   

13.
杨笑天 《法音》2002,(12):34-35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日本佛教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10月29日至10月30日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净土教之研究———关于昙鸾、道绰、善导。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是在中国佛教协会已故赵朴初会长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水谷幸正先生等中日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倡议下,于1986年开始举办的,每隔两年双方轮流举办一次,至今已圆满举办了9届。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人员为:传印(团长)、姚长寿、向学、传明、伍先林、杨笑天。对于此次…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4月23日下午,应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为团长、副秘书长普正法师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7人赴日本神户出席第二十一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预备会议。25日下午,预备会议在立正佼成会神户教会举行,以明生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7人、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理事长武觉超法师等29人、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事务总长志玟法师等12人共同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佛教文化的交流始终占着主导地位,推动和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从南朝以来,日本一些佛教大师和僧侣陆续来到中国,学习佛经,并把中国的佛教经典带回日本进行传播。到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出现了高潮,大批日本僧人、留学生入唐求法、求学,一些中国高僧也曾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从而促进了中日之间各方面的交往和联系。隋唐以后,由于中日双方在佛教文化上都已建立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大批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写经与日本书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佛教文化》2009,(6):82-88
佛教传入中国,大量佛教经典的汉译也同时开始。汉文佛教写经成为普遍现象。随着佛教的东传,汉文佛教写经也流入日本,于是日本便开始了写经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文佛教写经实际上启蒙了日本书道艺术。隋唐时期中日两国学者、僧人的频繁渡海,传法求学与佛教书法及碑帖名迹的大量东渡,缔造了以“三笔”为代表的第一代日本书法家,标志着日本书道艺术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7.
日本名古屋七寺所藏一切经和“七寺古逸经典研究会”杨曾文中日两国的佛教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随着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频繁进行,中国的大量佛经和佛教著作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是北传佛教的中心,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汉译佛经和佛教著述,...  相似文献   

18.
第三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大会举行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名誉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日易为团长、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刘书祥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应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的邀请,中国佛学院教师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员姚长寿居士于2月17日到达日本,他们将在京都佛教大学进修,并考察日本佛教教育情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佛教界第一次派员出国进修考察。2月11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乔连升副局长接见了传印和姚长寿,勉励他们要虚心学习日本佛教界的好经验,为发展中日两国佛教徒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中日第六次佛教学术会议论文由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日本中外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日第六次佛教学术会议10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佛教与儒、道二教的关系”。中国有五位代表,日本有五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表论文。中国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