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则中年男子大喊"你爱我"纵身一跳的自杀视频近日在网络流传,该男子因为不能面对与妻子离婚的事实,而选择了自杀……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预防自杀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即约每40秒钟死去一人,自杀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因战争、谋杀而死亡的人数的总和。为此联合国将每年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引起全世界对自杀现象及有自杀倾向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我像妈妈     
在我的一生中,常常会听到有人对我说:"你长得真像你妈妈。"年轻的时候,我听到这话并不在意,因为我压根儿就不相信。15岁的时候,每当有人对我说"你长得真像你妈妈",我总是这样回答:"不,我不像她。她是大人,而我不是。"毕竟,为什么要说一个十几岁的少女长得像妈  相似文献   

3.
灵花一束     
《天风》2017,(6)
正祷告不是生活中的"备用胎",而是生命每天的"必需品"。神的儿女们,神的旨意原是叫我们不住地祷告,恒切地祷告。叫别人得福的同时,你已经是最蒙福的人。因为你愿意成为别人的祝福,你就成了上帝所赐福的人。说真话的好处是不用记得曾经说过什么话。神是光,你亲近神就是亲近光,你脸上就越来越有光彩;你亲近神,你心里就越来越有神采。上帝存留我们的"生命",为要完成上帝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正《金刚经》里有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你不关心尘世利益的时候,才会有禅心。人要洗涤身心,就要学会怡情养性,才会有高尚纯洁的追求。有了出世的精神,才能够做入世的事业。有人对我说:听说你的人生也是历经磨难,经历了很多坎坷,你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我回答他说:因为我一开始就知道,只要去海洋,就一定会经历风暴,如果想风平浪静,那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抑或是亲情,都需要去照顾对方的感受,更需要去尊重。千万别仗着关系好,就对着他们毫无顾忌地撒野,肆无忌惮地蹂躏。因为你要明白,与你亲近的人,不是为了找虐而来的。"当我在网上看到这段话时,觉得这话很在理。于是,我把这段话复制下来,分享到了自己的微信圈。理所当然的,有人点赞,有人评论。有人说:伤害最深的,往往是最亲的;有人说:我们总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的人……我相信,  相似文献   

6.
一生的呼召     
主呼召我们跟从他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跟从主?有人说,为的是病得医治;有人说,为的是福气多多;有人说,为的是今生有平安,来世得永生……这个老话题促使我们"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不停地思考.中国近代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报,有民当爱,岂可轻死?"(见《金陵神学志》第2 7期、34期)我们基督徒应记得当今时代主在我们身上所寄托的嘱咐与使命.我们是耶稣的门徒,也就是"蒙召的人",是"道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7.
百字寓言     
磁石有人问磁石:"为什么那么排斥你的同极?""因为我想在同极中找到不同。""那你为什么那么吸引异极?""因为我想在异极中找到我们共同的东西。""你这不是舍近求远吗?""我并不这么认为。和同极站得远点儿,我才能通观全局;和异极挨得近点儿,我就能发掘新的东西。人的思想要求同存异才能有所作为。"磁石说。  相似文献   

8.
人的岁月     
毛颂赞 《天风》2016,(7):54-55
正"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诗90:3)人出于尘土,又归于尘土,这是上帝所定的自然规律,也是神对人的一种提示:人肉体的生命有终结的一天,有归回的一天。对这个"归回",人们有各种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因此更珍惜时光,力争在归回前做出一番事业,造福子孙后代;有人却把它看做"大难难逃",因此,恐惧战兢者有之,及时行乐者有之,铤而走险者有之,自我夭折者也  相似文献   

9.
末芥姊妹  渊声 《天风》2010,(6):63-63
<正>问:当教会中人们遇到一些难处,请求他人为其祈祷时,有人喜欢开一些所谓"属灵的处方",如有人会这样说:"神对我说了,你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得主的喜悦,这样有病会好、有难会过……"我很困惑,难道神真的对他说话了?末芥姊妹  相似文献   

10.
[问]:我们自由恋爱后结婚,不久便"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后来信了主,有所好转.但近来又开始"话不投机",沟通不畅,动不动就争吵起来.这种情况令我们烦恼不已.请问我们当怎么办? 一姊妹:张爱丽 [答]张爱丽姊妹,你好!谢谢你的来信,诉说你们婚姻中存在的张力,希望你能认真读完这封信,并能试着去做. 婚姻是神的祝福,但需要两人懂得彼此调适、妥协、学习去爱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活中因为不善于处理矛盾,最后陷入沮丧和苦毒之中的夫妻并不少见,总有人不是建设性地解决分歧,而是陷入了指责、吼叫、退缩的模式,让婚姻的品质呈螺旋式下滑.  相似文献   

11.
蒿志强 《天风》2017,(6):12-13
<正>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基督徒在教会里可以做买卖吗?有人说要看你出于什么动机,有人说基督徒不可以把教会当做推销或做买卖的地方,还有人说不可因为信徒关系向别人推销东西。基督教会在地上自一开始便面对一个挑战,就是要为经济生活发展出一个基督教的道德景象。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太6:24)这  相似文献   

12.
渊声 《天风》2012,(8):58
[问]最近,我们教会一些姊妹十分热衷于"灵恩"的活动。有人公开追求说方言、开医治大会,甚至搞赶鬼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信徒。不少人觉得这样的聚会似乎比平日里的崇拜更有"生气",或更显"灵验"。教会牧师劝阻他们,他们非但不听,反而说牧师"不属灵",我很纳闷,我是否也应当追求这样的属灵经历?信徒:小羊  相似文献   

13.
耶稣委托使徒约翰"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使者",信中深刻地剖析了这个教会存在的危机.其中一段这样说:"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启3:17-18)老底嘉教会认为,他们非常"富足";但耶稣认为,他们无比"贫穷".何以如此?因为教会所说的"富足",是指物质;耶稣所说的"贫穷",是指灵性.物质方面,他们是"富足"的,已经到了"一样都不缺"的程度;灵性方面,他们是"贫穷"的,甚至到了"困苦"、"可怜"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春撩人     
正春色撩人,真的很难说。似乎,也明白,也朦胧。如果你把"色"仅仅看成"景",春天的景象就摆在那儿,自然是很明白了;然而,那"色",难道只就是"景"吗?就没有人的感受吗?任何事物,一旦有了人的感受,就复杂了,就模糊了,就朦胧了。不过,美的意蕴,也就更丰富了。最喜欢那个"撩"字,像有人用一根细物,轻轻地扫着你的脚心,痒痒的,难以自禁;  相似文献   

15.
刘行 《天风》2014,(3):I0001-I0001
<正>《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中开展了关于"2013年个人年度心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身轻,心却不堪重负,有人"身累"心不"累","累"并快乐着;有人"累"有回报,也有人"累"而烦乱,不得法、不快乐,更谈不上回报了。"身累",大多是压力,为"吃、穿、住、行"奔波之累。但世上大多数人还是"心累"。"心累",有的是源自情感,家庭、婚姻、不良情绪;有的是太过计较,小肚鸡肠;有的是贪恋钱财,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参提前6:10)。"人生无处不挣扎",看来,不累的人还真的难找。  相似文献   

16.
与君子行     
正唐太宗问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  相似文献   

17.
自杀是抑郁症最悲惨的后果,据估计美国每年有300000人自杀,其中30000人因此死亡。自杀者亲属和朋友经常的反应是:“他怎么会走上绝路,真是无法想象。”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一、自杀前的先兆你可能不是医生或心理学家,察觉不到自杀的先兆。但如果你认识的人有说过或做出下面的事,赶快送他看病、进行干预,不要延迟。言语:“生活是无意义的。”“我没有希望了。”“如果我不在人世了,情况可能还会好些。”“你会…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4,(11)
<正>主不断地在呼召我们,要我们跟从他;我们应当不断地在祭坛上献上自己。你我都是蒙召的仆人,理当步主后尘,得人如得鱼一样,好让基督的心在这里得到满足!主呼召我们跟从他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跟从主?有人说,为的是病得医治:有人说,为的是福气多多;有人说,为的是今生有平安,来世得永生……这个老话题促使我们"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不停地思考。中国近代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  相似文献   

19.
正傍晚时分,微信群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抱怨工作不顺心,有人抱怨行业不公,也有人抱怨老板"太黑"……"怨气"太重的时候,也有人说,要摆正心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位毕业三年的年轻人选择了当下比较新兴的网络产业,却抱怨没有"朝九晚五双休日",常常还有无尽的加班,最后更对劝说她的人说:"为什么就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朋友上初中的儿子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妈妈,你可别只有朋友圈,没有朋友啊。"如今朋友圈当道,同时也"挡道"。每天早晨打开朋友圈,仿佛打开了整个世界,其实那只是一个"二手的世界"。曾经有人问我,有几个微信号?我说"一个啊",他表示不信;也有朋友教我如何将微信朋友分类,以分享不同的内容。我倒是分了,但是每次发言都要选择,太累人。对于微信朋友圈,我的心态就是阿庆嫂的那句话:"来的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