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收治的轻度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40%,NYHAⅡ级)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螺内酯(20rag、Qd),B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抽血行EI。I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以及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LVEDd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235,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432,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螺内酯可以改善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骨桥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观察使用不同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160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随机分四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A组);托烷司琼2mg(B组);格拉司琼3mg(C组);D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后2h、6h、12h、24h患者恶心、呕吐出现的例数。结果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A、B、C三组与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6h、12hB组与A组、C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24hA、B、C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7.5%、87.5%和7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24h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种药物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但12h内托烷司琼的有效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心脏手术中的血小板(PLT)计数与肝素耐药的相关性。随机将12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根据PLT计数分成仍血小板组(PLT〈150×10^9·L^-1)和高血小板组(PLT〉250×10^9·L^-1),每组各60例。麻醉后抽取中心静脉血监测浏活凝血时间(ACT)基础值,肝素化后ACT值,肝素总用量和鱼精蛋白用量,并计算鱼精蛋白/肝素用量。首次肝素化石静脉血ACT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ACT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小板组肝素抗凝并足者有26例(43.3%),低血小板组仅4例(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及鱼精蛋白用量均有朔计学意义,前者用量较大(P〈O.01)而后者用量较少(P〈O.05)。心脏手术时血小板计数高者易出现肝素抗凝不足。肝素需要量较大而鱼精蛋白用量较少。高血小板组以先心病患儿为多。  相似文献   

4.
探讨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为基础的抗前列腺癌免疫作用。分离外周血PBMC,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rhIL-4)诱导PBMC产生DC。提取前列腺癌PC-3细胞总RNA,致敏DC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14、CD40、CD80、CD86。致敏后的DC与淋巴细胞共同培养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用MTT细胞毒检测试剂盒检测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结果总RNA致敏后的DC细胞CD40、CD80、CD86显著增高,CD14显著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杀伤率(55.27+9.76)与空白对照组杀伤率(36.75+7.06)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胃癌对照组杀伤率(36.75+7.06)与空白对照组杀伤率(35.66+7.8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0.05)。结论是经RNA致敏的DC可以诱导产生对前列腺癌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年人睡眠相关行为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结果显示中年人病例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t=6.19,P〈0.05)。(1)睡眠相关行为(每日睡眠不足、夜间睡眠不足、睡眠时点延迟、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每周入睡困难次数增加及打鼾等因素)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OR值和95%CI分别为[(OR=5.07,95%CI:3.12~8.21);(OR=5.57,95%CI:3.43~9.04);(OR=2.27,95%CI:1.49~3.47);(OR=2.17,95%CI:1.60~2.94);(OR=3.36,95%CI:1.47~7.69);(OR=1.55,95%CI:1.08~2.24);(OR=2.69,95%CI:1.86~3.88)]。(2)适当午睡为(OR=0.85,95%CI:0.74~0.98)。(3)早起与否(OR=1.40,95%CI:0.87~2.20)。因此(1)中年人睡眠相关行为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每日睡眠不足、夜间睡眠不足、睡眠时点延迟、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每周入睡困难次数增加及打鼾等因素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2)中年人适当午睡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性因素;(3)是否早起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尚不清晰。  相似文献   

6.
观察和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无痛门诊宫腔镜检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统计患者麻醉满意度、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情况和术毕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R组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10min(T2)循环和呼吸抑制较明显(P〈0.05),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长(P〈0.05),术毕镇静效果较差(P〈0.01),麻醉满意度较低(P〈0.01),同时心血管用药次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K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R组(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术能够使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提高麻醉满意度,减少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次数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ST 段抬高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回顾性分析12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ST 段抬高幅度及持续时间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相关性。结果心率变异性在 ST 段抬高≥0.4mv 患者中较 ST 段抬高<0.4mv 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其在 ST 段抬高持续时间≥3min 患者中较 ST 段抬高持续时间<3min 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其在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较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心率变异性在多支较单支病变明显降低(P <0.05),单支病变狭窄程度≥75%较50%~75%者明显降低(P<0.05)。提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程度与冠状动脉缺血严重程度,缺血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能一定程度反映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探讨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60例择期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分别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30min、1h、2h、4h、6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h内静脉镇痛泵的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唤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rain、1h、2h,Ⅰ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术后30min、1h、2h、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术后初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较Ⅱ组患者明显延长,24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Ⅰ组较Ⅱ组患者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但Ⅰ组比Ⅱ组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腹胃肠道手术的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发生率,并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餐后低血压(PPH)患者的24h 动态血压变化特点,选择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分成 PPH 组(n=85)和非 PPH(n=65)。观察两组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晨峰值、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显示,(1) PPH 组年龄明显高于非 PPH 组(P<0.05);(2)PPH 组患者24h 及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收缩压负荷高于非PPH 组(P<0.05),但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3) PPH 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 PPH 组(P <0.05);(4) PPH 组患者血压晨峰数值及晨峰发生率明显高于非 PPH 组(P<0.05);(5) PPH 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及非勺型率较非 PPH 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PPH 患者易发生于高龄患者,且具有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增高,更易发生晨峰现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T1在40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MT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率(70%)明显高于骨软骨瘤(35%)(P〈0.05)。MT1的表达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复发和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体积、Dahlin's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因此,MT1可作...  相似文献   

11.
观察体外循环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心肌标志物的变化,探讨ACE与心肌损伤之间的关系。2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T1)、CPB60rain(T2)、CPB后30min(T3)、4h(T4)、24h(T5)及48h(T6)各时间点测定静脉血中下列各指标的水平:ACE、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  相似文献   

12.
探讨61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别行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两组近期有效率,1年、2年、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同步放化疗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顺铂同步放化疗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和肝肾功能受损;两组的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发生率均高于顺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顺铂组肝功能受损发生率稍高于紫杉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中使用紫杉醇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与顺铂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造影结果、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峰值及峰值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术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A、B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2h sumSTR、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峰值时间的变化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因此,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和改善心肌灌注水平,与静脉途径给药相比,经冠脉给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剪接变体T5mRNA在肾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R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RCC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T5mRNA的表达。结果RCC组织中T5mRNA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5mRNA阳性表达率与RCC病理...  相似文献   

15.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左布比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50例择期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LD组,25例)给予0.5%左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0.5μg·kg-1 30m1,生理盐水组(LS组,25例)给予0.5%左布比卡因复合生理盐水30ml。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心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脂肪干细胞复合脂肪颗粒对裸鼠皮下血管化的影响。将12只裸鼠身上标记三个点,将三组试剂分别注射,分析结果如下:肉眼观察:取材时,裸鼠背部注射部皮下有一团状组织块,脂肪组织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微血管密度:A组明显高于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颗粒作为生物支架可加速脂肪干细胞的促血管化作用,从而促进移植物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