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院前心肺复苏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矛盾的问题。本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院前心肺复苏中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对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学专业人士以及非医学专业人士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进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6)
在院前心肺复苏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矛盾的问题.本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院前心肺复苏中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对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学专业人士以及非医学专业人士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孟庆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47-48
肾上腺素是临床上心肺复苏的一线药物,但在最近二十几年以来,其剂量应用方案几经变迁,从20世纪80年代的小剂量,到90年代大剂量方案的兴起,又经历了个体化方案阶段,近几年又重新回归到小剂量给药方案。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出发,阐述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剂量变迁的哲学基础,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来探讨肾上腺素剂量研究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助于心肺复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孟庆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47-48
肾上腺素是临床上心肺复苏的一线药物,但在最近二十几年以来,其剂量应用方案几经变迁,从20世纪80年代的小剂量,到90年代大剂量方案的兴起,又经历了个体化方案阶段,近几年又重新回归到小剂量给药方案.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出发,阐述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剂量变迁的哲学基础,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来探讨肾上腺素剂量研究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助于心肺复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王立祥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6):70-72
笔者结合近30年临床心肺复苏的实践,系统总结了善用科学思维模式,破解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诸多疑难问题的心得体会,充分阐述了科学思维在获得学术发明成果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立祥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8):70-72
笔者结合近30年临床心肺复苏的实践,系统总结了善用科学思维模式,破解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诸多疑难问题的心得体会,充分阐述了科学思维在获得学术发明成果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重点内容。因此,该技术培训的先进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春盛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6):8-10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救指南制订中有5个最有争议的问题以及一些重要的新改变.这5个问题分别是:(1)室颤时,按压与电击何者优先;(2)按压-通气比;(3)一次电击与三次电击除颤的争议;(4)电击剂量;(5)复苏后处理.有利于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救工作中施行. 相似文献
9.
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救指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春盛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8):8-10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救指南制订中有5个最有争议的问题以及一些重要的新改变。这5个问题分别是:(1)室颤时,按压与电击何者优先;(2)按压—通气比;(3)一次电击与三次电击除颤的争议;(4)电击剂量;(5)复苏后处理。有利于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救工作中施行。 相似文献
10.
探讨成功心肺复苏中合适的急救团队人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4例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的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医生3人~4人组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46.9%)、气管插管(42.2%)的比率高于1人~2人组(P〈0.05),护士4人~5人组高质量完成相关操作优于2人~3人组(P〈0.05)。医师3人~4人、护士4... 相似文献
11.
邱双健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6):16-18
医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唯物辨证法是哲学的精髓。肝癌微环境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应用唯物辩证法认识肝癌细胞、肝癌微环境及两者相互作用,有助于科学地应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并可揭示肿瘤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吕健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4):58-61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神经外科学也不例外.纵观现代神经外科学一百多年来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辩证思想的影响.作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然辩证法对神经外科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对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因与外因、偶然性与必然性等范畴或规律在神经外科技术变革过程中的体现和意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析蕴含在神经外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健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7):58-61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神经外科学也不例外。纵观现代神经外科学一百多年来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辩证思想的影响。作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然辩证法对神经外科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对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因与外因、偶然性与必然性等范畴或规律在神经外科技术变革过程中的体现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通过手术来解除患者心血管方面的疾患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开展心血管手术离不开体外循环,然而,体外循环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医学和非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实施过程中还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非医学方面的哲学角度来看,体外循环的整个过程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用联系的、矛盾的、辩证的哲学思维去看待体外循环中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的质量,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唇腭裂畸形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发育性缺陷之一.序列治疗的方法是治疗唇腭裂畸形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使得序列治疗变得很复杂.使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为患者设计治疗计划,有助于简化治疗方案,选择最优方案,从而实现无论在形态与功能,还是心理上,均能使患者达到与正常人一样或接近一致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