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作为术前药应用的临床疗效.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前30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1mg,对照组肌注东莨菪碱0.3mg.于各时间点检测血乳酸值、血气(PaO<,2>、PaCO<,2>)及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结果示实验组血乳酸下降、PaO<,2>上升,PgCO<,2>-PaCO<,2>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盐酸戊乙奎醚术前应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选取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盐酸戊乙奎醚组1(P1)、盐酸戊乙奎醚组2(P2),每组20例。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P1、P2组NF-κB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可见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抑制心肌NF-κB的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选取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盐酸戊乙奎醚组1(P1)、盐酸戊乙奎醚组2(P2),每组20例.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P1、P2组NF-κB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可见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抑制心肌NF-κB的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戊乙奎醚对输尿管痉挛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对输尿管镜手术中输尿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将60例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阻滞,试验组于术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则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记录术中输尿管痉挛的发生情况,外科医生对手术条件的评分以及术后患者的口干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输尿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科医生评分则高于对照组,但术后试验组患者的口干较为明显。提示盐酸戊乙奎醚能够预防输尿管镜手术中输尿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了解目前急性有机磷农药临床救治概况,明确盐酸戊乙奎醚抢救技术的内涵,浅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强调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盐酸戊乙奎醚及氯解磷定的应用和其他急救措施,提出阿托品化后盐酸戊乙奎醚和氯解磷定的应用方法,口服中毒的洗胃注意点和导泻在治疗中的意义,对已用阿托品治疗后盐酸戊乙奎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氨基酸浓度的变化及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评分、血乳酸(Lac)浓度的相关性。纳入3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测定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后氨基酸浓度并记录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Lac及预后,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氨基酸浓度。入住ICU后部分氨基酸浓度出现下降或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死亡组的亮氨酸、缬氨酸、色氨酸(Trp)、甲硫氨酸(Met)、半胱氨酸、谷氨酸、脯氨酸(Pro)浓度低于存活组;死亡组的苯丙氨酸(Phe)、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存活组。Met浓度变化与APACHEⅡ、MODS评分呈正相关;Trp浓度变化与MODS评分呈正相关;Phe浓度变化与血Lac呈正相关,Pro浓度变化与血Lac浓度呈负相关。入ICU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氨基酸浓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Met、Trp、Phe、Pro浓度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Lac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严重感染(severesepsis)和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等是ICU中的常见危重临床综合征,是ICU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重症感染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应包括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重症感染病死率较高,尤其是感染性休克可高达80%。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重症感染的病原学分布、耐药性等流行病学资料既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COS)的临床疗效,对16例心脏手术围术期LCOS患者,经过股动脉放置IABP导管于降主动脉内进行左心辅助治疗,IABP治疗前、后监测患者连续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率(HR)、尿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结果显示,IABP辅助治疗时间25h~116h,平均(78.5±40.5)h。行IABP治疗后,SABP、MABP、PaO2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HR、CVP明显下降(P〈0.05),尿量增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12例患者心功能好转而脱离IABP,11例(69.3%)存活,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提示正确及时地使用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LCO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建议对有适应证者应尽早应用,适时撤离。  相似文献   

9.
了解七氟醚预处理对腹腔镜胃肠手术术后肝功能变化的影响。选取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者,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S组)于麻醉诱导后CO2气腹建立前吸入0.8%~1.5%七氟醚30min ,对照组(C组)吸入氧气。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1d、2d、3d及7d肝功能(ALT、AST、TB、DB、TP、ALB)。结果七氟醚组术后1d、2d、3d的ALT及AST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七氟醚组内气腹时间>2.5h者术后1d、2d的 ALT 增长率(4%)低于≤2.5h者(10%),术后2d、3d的ALT降低率,气腹时间>2.5h者(25%)高于≤2.5h者(23%)。七氟醚预处理对腹腔镜胃肠手术术后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且气腹时间越长,保护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1 535例小儿外科手术,随机分为三组,观察麻醉前用药唾液分泌量、体温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气管插管和拔管时,三组分泌物量有差异(P<0.01).三组基础体温无差异(P>0.05),组内有差异(P<0.05).三组基础心率无差异(P>0.05),组内有差异(P<0.01).三组平均动脉压无差异(P>0.05).因此PHC 0.04mg/kg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抑制唾液腺分泌,维持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探讨B型尿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在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评价方面的价值,及其与APACHEII评分在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相关性。选取全身性感染患者32例,以28天随访结果,根据其转归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8例。分别在确诊后Oh、72h采血行NT—proBNP检测,并采集数据进行APACHEII评分。结果显示死亡组NT—proBNP(Oh)[(5463.7±4152.3)ng/L]明显高于存活组[(839.4±1132.0)ng/L](P=0.016),72h后死亡组NT—proBNP[(5676.1±3937.4)ng/L]依然高于存活组[(843.5±866.3)ng/L](P=0.017)。NT—proBNP(Oh)、NT—proBNP(72h)(P〈0.05)是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经过对数转换的NT—proBNP(Oh)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r=0.73,P〈0.001)。由此可见,NT—proBNP与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一种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gt;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早期肺癌患者51例分为常规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显示术前开胸组和VATS组患者各指标无差别。术后两组患者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升高,血小板计数(PLT)术后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7天升高。术后开胸组较VATS组患者术后第1、3天Fib、D-D升高。开胸组出现1例肺血栓栓塞症(PTE)。就此得出结论VATS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术后都处于高血凝状态,但开胸组患者术后早期更易出现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14.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及全身麻醉用于高海拔高龄低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优势。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年龄>69岁)低氧患者86例,其中全麻31例,腰-硬联合麻醉55例,记录麻醉后5min、15min、30min及术毕血压、心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后转ICU比例等指标。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入住ICU几率显著降低(P<0.05)。在高海拔高龄低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使患者麻醉效果突出,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有效,比全麻更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5.
前瞻性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引流管夹闭4小时对患者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的影响。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因骨性关节炎晚期行TKA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夹闭引流管组,另一组为持续开放引流管组。两组均于术后48小时拔出引流管。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2天、3天的血红蛋白(HB)计数、术后引流液量及术后输血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夹闭引流管组与持续开放组患者相比,两组切口引流量存在差异。因此,与持续开放引流管方法相比,TKA术后采用夹闭引流管4小时的方法可以减少引流量,但不减少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  相似文献   

16.
观察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将62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银杏提取物20ml、试验组应用α-硫辛酸300mg,分别加入250ml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滴注,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ys)等及一般临床资料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探讨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在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对25例肾移植成功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3、5、7、10天的血清Cys C、Scr、β2-MG、BUN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中的20例作为对照组.发现移植组的Cys C、Scr、β2-MG、BUN水平在术前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这四项指标在手术后第一天都有所下降,且术后第1、3、5、7、10天的水平都比术前低(P<0.01).四项指标与GFR的关系均为显著性负相关(P<0.01),其中血清Cys C与GFR的相关性最好.Cys C、Scr、β2-MG、BUN检测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37、0.838、0.798、0.772,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优于Scr、β2-MG、BUN,在肾移植患者术后的动态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