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肝脾CT值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关系.对163例临床明确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别根据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及肝脾CT值差值进行分组.结果三种评价方法对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样本中出现28例肝脾CT比值>1,肝脾值差值与肝脾CT值比值在对脂肪肝严重程度上有明显的相关性,肝脏CT值与肝脾CT值比值在对脂肪肝严重程度上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肝脾CT值分析在重度NAFLD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肝CT值高于脾CT值不能完全排除NAFLD.肝脾CT值差值也可作为NAFLD严重程度量化的参考评定标准.肝脏CT值不宜作为NAFLD严重程度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改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脂肪肝的定义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脂肪在肝内堆积超过5%,很多原因均可引起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脂肪肝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其诊断主要依靠肝功能检测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来诊断。本文将就其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生化学特点加以论述,来帮助提高临床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的定义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脂肪在肝内堆积超过5%,很多原因均可引起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脂肪肝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其诊断主要依靠肝功能检测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来诊断.本文将就其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生化学特点加以论述,来帮助提高临床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肝性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性糖尿病由严重慢性肝脏病变所引发,常见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血色病等,多出现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不论是发病机制,还是临床表现与治疗均与2型糖尿病不同。本文将就此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导致肝相关性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也无疗效理想的治疗药物。治疗策略主要是减肥,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并去除其他引起肝病的病因,酌情选用相关药物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导致肝相关性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也无疗效理想的治疗药物.治疗策略主要是减肥,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并去除其他引起肝病的病因,酌情选用相关药物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被认为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反应、瘦素、脂联素等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相互作用,也影响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上的作用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发病因素值得关注。通过体育锻炼与控制饮食热量逐渐减轻体重,并配合血糖及血脂的控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被认为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反应、瘦素、脂联素等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相互作用,也影响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上的作用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发病因素值得关注.通过体育锻炼与控制饮食热量逐渐减轻体重,并配合血糖及血脂的控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影响。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单纯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48周,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48周,分析2组疗效。B组在治疗48周时其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率上明显高于A组,且B组在改善肝脏脂肪化疗效上明显优于A组。对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同时加用双歧杆菌调节肠道微生物环境,可提高该类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和生化学应答率,同时还可改善肝脏脂肪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层螺旋CT对不同肝功能分级的5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肝脏体积在体测量,并进行kappa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在体肝脏体积测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P〈0.01);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同,都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缩小,Child-Pugh分级B级之间的乙肝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的肝脏体积差异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与药物有关的肝毒性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广泛影响着患者、医疗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另外,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和热量过度摄取,我们还面临着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流行和困扰,因为肥胖和/或NAFLD提高各种疾病的风险,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又一个主要问题,这些患者平均使用药物的量远高于非肥胖患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药物能够增加肥胖和NAFLD患者药物诱发肝损伤(DILI)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防治肥胖和NAFLD患者DI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近年已成为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治疗在于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保肝等措施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肝脏损害,以阻止疾病发生发展。本文就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三方面概述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群脂肪肝主要影响因素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系统评价中国居民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检索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1997年~2008年有关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的16篇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累计病例7200例,对照11884例。结果超重(23≤BMI〈25)、肥胖(BMI≥25)、过量饮酒、吸烟、高脂饮食、食用蔬菜、饮绿茶、爱好运动、运动少、高脂血症、高HDL—Ch、低HDL-Ch、高血压、高血糖、高血总胆固醇(≥6.5mmol/L)及糖尿病合并0R值(95%CI)分别为1.68(0.68~3.90)、5.01(3.23~7.76)、3.52(1.52~8.15)、1.18(1.01~1.37)、2.82(1.50~5.31)、0.45(0.37~0.55)、0.52(0.43~0.64)、0.32(0.14~O.74)、3.49(1.26~9.65)、4.91(2.69~8.96)、0.31(0.17~0.57)、2.14(1.50~3.03)、2.19(1.43~3.35)、2.75(1.66~4.58)、2.96(0.26~32.98)、2.29(1.30~4.01)。结论为目前影响中国人群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肥胖、高脂血症、饮酒、运动少、高脂饮食、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压、低HDL—Ch和吸烟;保护因素为饮用绿茶,食用蔬菜,以及高HDL—ch;尚不能确定与中国人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因素为超重和高血胆固醇。  相似文献   

14.
In the wake of the pediatric obesity epidemic, the 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has been rising. Standard care for pediatric NAFLD includes dietary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but such recommendations are difficult for families to implement. Clinicians in medical settings may be called upon to address NAFLD; 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effectively used for pediatric obesity are likely applicable. However, given the uniqu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NAFLD, it may be helpful also to incorporate community-based and telehealth strategies when assisting families. This treatment development report offers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 within a community-based, telehealth approach to treating NAFLD within a medical setting. A series of illustrative cases is presented to depict exemplary considera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is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是探讨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技术(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AIDR)在婴幼儿胸部 CT 扫描中的应用。本研究从拟行胸部 CT 检查的患儿中随机选取40例,分成 A 与 B 两组,A 组管电压为80kV ,用 AIDR 重建技术;B组为100kV ,用滤过反投影重建技术(FBP)。比较 A 、B 两组 CT 值、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辐射剂量。该研究所得到的 A 、B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CT 值、SD 、SNR 、CN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A 组较 B 组辐射剂量降低。所以本研究认为在婴幼儿胸部扫描中采用80kV 加 ADIR重建,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且可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各种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选择策略。持续性肝门阻断是较古老和简单的肝血流控制方法,目前仍被外科医生广泛的应用。间歇性肝门阻断、半肝血流阻断和保留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主要适用于肝实质异常的患者,全肝血流阻断操作复杂,并且有10%~20%的患者不能耐受阻断期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广泛下腔静脉重建的肝脏手术非常适合,保留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方法适用于涉及肝静脉重建或局限性下腔静脉重建的手术。肝脏手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位置、肝脏病理变化程度、患者心血管情况以及术者和麻醉医师的经验和习惯等情况综合考虑而定。  相似文献   

17.
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供肝短缺的问题,但随之也引发了右半肝移植物中是否带肝中静脉的技术与伦理之争。本文论述了肝中静脉的解剖,以及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中带与不带肝中静脉的双方观点、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病是导致我国肝脏损害的第二大原因,已成为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已经迎来了酒精性肝病的高峰时期,并将会持续增长,卫生系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然而,对于酒精性肝病本身,还存在着诊断、治疗、预防等众多医学困惑;饮酒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肝脏,还可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损害;酒害也早已超越了医疗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酒精性肝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且将是一条极其漫长而艰难的路程。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的能力,在肝脏再生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对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干细胞技术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干细胞加以分类并综述了各种干细胞研究进展,对干细胞在肝脏疾病细胞治疗上的应用及前景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