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一种CT脑血肿体积测量的新方法-假设法.制作水模进行CT扫描,分别用CT脑出血测量之假设法与多田公式法、CT定量法对其测量,比较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较多田公式法、CT定量法更便捷准确.此假设法,计算简单、快速、准确,比多田公式法、CT定量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蒋影明 《学海》2001,(5):101-105
社会发展速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测量与定量调控,是社会学理论中具有很强应用价值、同时又蕴含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本文从现实出发,论证了最佳发展速度和最佳社会稳定的存在性;提出了测量社会发展速度的概念,分析了测量发展速度的原理是"映射法",并通过对契约折旧过程的研究,给出了测量社会发展速度的指标"漂移率"及其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定量控制发展速度和社会稳定的贴现原理及其贴现公式.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影像学诊断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健康体检领域把骨定量超声测定技术用于评估受检者的骨密度,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争议.目前用于评估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度的技术有三:双能X线(DXA)、定量CT(QCT)及骨定量超声测量(QUS).DXA测量骨密度是最常用的诊断骨质疏松症和评估其治疗效果的手段.QCT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QUS是一种诊断骨质疏松症和预测骨折风险的新技术,不但可反映骨密度,还可反映骨的微结构、弹性和脆性等骨结构特性.本文回顾了三种评估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测量技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诸多研究显示用合成信度可以较好地估计测验信度。文献上对合成信度置信区间估计的研究都假设题目测量误差不相关,而在实证研究中,也会遇到误差相关的情况,此时α系数往往高估测验信度,使用合成信度估计测验信度比较准确。本文给出用Delta法计算一般的单维测验合成信度的标准误公式,此公式无论测验误差是否相关都适用,据此可以计算合成信度的置信区间。通过对600名青少年调查发现,中文版FAD分测验"总的功能"的反向题测验误差存在相关,演示了如何估计此分测验的合成信度及其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5.
杨向东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349-1358
从测验项目解决的认知过程的视角分析了在不同测验理论框架下的测量模型中的基本假设, 指出测量模型是测验开发者有关测验项目反应机制的理论假设的具体表征, 是系统检验测量假设和过程的统计框架。然而, 不管是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 还是早期的项目反应理论模型, 相关假设都过于简化, 缺少相应实质理论的支持。与之相比, 认知测量模型强调与个体在测验项目反应过程中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和知识结构的对应性, 提供了在实质理论基础上界定测量建构、设计测验项目、进行建模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 为日益边缘化的心理测量学和主流心理学研究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体验幸福是指基于体验效用的时刻评价方式获得的多重情感体验的整合结果。体验幸福的概念主要源于Kahneman等人对体验效应的重新发现与诠释。基于时刻评价的体验效用以及时刻效用的测量假设是测量体验幸福的理论依据。体验幸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体验取样法与日重现法。基于这两种方法的国民幸福账户与国民时间账户更加直接地分析了人们如何在各种日常活动中分配时间和进行情感体验。同时, 体验幸福的概念及其测量为公共政策的评价与制定提供了更加真实具体的、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镜治疗方法是目前处理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要的手段。然而,静脉曲张存在不同的分流特征可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效果。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CT门静脉成像特点,测量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胃左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主要分支管径,记录门脉侧支循环开放的具体位置、曲张程度及数量,比较CT成像结果与胃镜分型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和临床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CTPV)可以清晰显示门脉系统和侧支血管,并可详细了解分流的解剖学特征,准确确定分流类型,对于血管管径的测量也具有很好的准确性。CTPV检查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方法选择、用药剂量以及预后评估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研究有近30年的历史。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更容易出现负面身体意象、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等。男同性恋追求瘦而有肌肉的理想身体。针对这些特点, 研究者提出一些理论假设进行解释, 包括性客观化理论、内化同性恋污名、性别角色假设、进化心理学假设和AIDS/HIV假设等。未来研究要进行整合的和多样化的研究取向, 方法上采用以网络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和以现象学分析为主的定性研究。最后, 国内研究要更注重文化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论永久和平--一部哲学规划>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公式即公开性公式,一直以来,在这一公式的翻译中,不论是中译还是英译都存有较大偏差,国内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译文也不例外.何先生在这一公式的翻译中存在着几处严重的误译,这几处又恰恰是理解康德这一公式的关键所在,而准确的译文建立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对这一公式中容易误译的行动的准则、公开和不相容这三个关键概念的阐释将有助14于我们对这一公式的翻译,从而更加深入对康德这一公式本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视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外界物体的运动特性的知觉。视运动知觉异常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一种常见表现, 其检测光流、二阶运动、协同性运动、生物运动及运动速度的能力异于健康控制组, 且过度迷恋重复性运动物体。该群体视运动知觉异常的原因探析集中于背侧/M细胞通路特定假设、复杂性假设、神经噪声假设、经验缺失假设、时空加工异常假设、极端男性脑理论和社会脑假设。但到目前为止, 尚缺乏一个统一准确的、可验证的解释。未来研究应注重考察自闭症者视运动知觉异常的个体差异和神经生理机制, 进一步整合和验证解释理论, 并着眼开发有效的视运动知觉测评工具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艳  寇彧 《心理科学》2007,30(2):447-449,473
用假设情境问卷测量亲社会、一般、攻击性三组儿童在两类假设情境中的社会信息加工(SIP)特点,用累加法形成“SIP合成分数”作为儿童在假设情境中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综合指标,用2×3两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分组和情境对儿童SIP的影响。研究表明“SIP合成分数”作为假设情境中一组SIP变量的综合指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和适用性,分组和情境对儿童SIP适应性的影响具有交互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临床的逐渐广泛应用,肺部小结节诊断率明显上升。即使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或者经皮穿刺活检等技术,准确诊断肺部结节仍面临挑战。微创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小结节的病理诊断和根治切除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胸腔镜本身的局限性,术中准确找到并切除肺内小结节是手术的难点,也成为限制胸腔镜手术开展的因素之一。目前,胸外科领域已有多种胸腔镜术前肺部结节定位技术,本文则对临床上最常用的三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小结节定位技术:经皮hookwire穿刺定位法、经皮穿刺碘油染色法以及经皮穿刺弹簧圈植入法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CT)是人类高级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作记忆容量(WMC)是个体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WMC能否预测CT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先从正向预测、负向预测和不能预测的角度分类总结了相关研究证据,然后用游乐园模型(APT)、双通道模型(DPCM)和注意控制理论(CAT)对不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了以往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测量WMC和测量CT的任务类型不匹配、测量CT的领域特殊性问题、忽略其他认知能力差异以及未考虑智力、人格等因素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等。最后,结合已有问题与当前的研究重点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周婧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1002-1009
心理治疗结果研究中,如何对结果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研究者发现,不能简单使用统计显著性来考察心理治疗的结果,因而引入了临床显著性的概念以便更准确地从临床角度考察治疗的情况。在验证临床显著性改变中,西方学者提出了JT法、GLN法、EN法和HA法等统计分析方法,这些方法都试图更准确地分析临床显著性,但在心理治疗结果研究中,这些方法仍然存在概念明确性、标准和数据收集完善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关注方法的创新或修订,还是关注数据解释是目前西方关于临床显著性分析方法的两大争论。国内也应在心理治疗结果的研究中引入临床显著性分析方法,同时还应考虑效果评价指标的设立和有效测量工具编制的问题,为正确评价心理治疗结果服务,并最终为提高心理治疗效果服务。  相似文献   

15.
王权  戴凌云 《心理学报》1997,30(1):99-104
该文提出了计量测验效度的一种统一方法。首先,根据测量目标由测验编制者提出一组可能的线性拟合模型,拟合模型的集合称作“测量目标结构空间”。然后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对各个假设的拟合模型进行多方面的拟合良好性检验。若其中的某一假设模型能最优地拟合预测资料,则该模型中的公共因素的方差总贡献与观测变量的总方差的比就可定义为该测验的效度  相似文献   

16.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被认为是行为治疗“第三浪潮”的重要代表。本研究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考察ACT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 最终纳入文献50篇。结果发现: ACT所假设的心理灵活性、接纳、此时此刻、价值的中介作用都达到统计显著, 认知解离这一中介变量并不显著; 中介机制在网络化干预中仍然得到检验; 相较之传统CBT, ACT在所假设的机制上有其区别于CBT的优势。后续临床研究应更全面地测量6大核心机制, 关注对美好生活提升的影响, 采用多点瞬时评价法, 并尽可能使用更高级、更先进的统计方法检验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颜色的辨别具有类别知觉效应:类间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比同等颜色空间距离的类内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更高。对于类别知觉效应的产生机制存在两种观点:知觉特性假设、语言标签假设。以往的研究范式由于实验任务涉及到工作记忆成分,被试在完成任务时会自动地对颜色命名以利于记忆,因此所得证据大多支持语言标签假设,而对知觉特性假设的支持证据则很少。本文利用目标觉察范式最大限度去掉了工作记忆成分,通过测量被试辨别两种颜色的反应时,得到了类别知觉效应。并通过语言干扰任务进一步证实在该实验范式下类别知觉效应与语言的无关性。从而,为知觉特性假设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标准参照测验的传统划界分数设置方法是等级评分或指定划界分数,划界分数设置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Bookmark法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划界分数设置方法,学科专家以测验材料的能力参数值为基础,依据掌握百分比分数与被试能力水平的定量关系,设置多重划界分数,相对于传统方法更高效、精确。作者评述了Bookmark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法,分析了Bookmark法的应用前景,并对Bookmark法设置划界分数的信效度和标准误估计的研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作为认知损伤临床评估最优方法的必要条件。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将关于功能区域的优势和劣势的假设公式化,并据此设定适当的康复目标,评价康复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评估应该开始于康复之前,贯穿于康复过程,并持续到康复结束以后。文中比较了两种评估方法:量表法和假设检验法。为了考察认知损伤及其引起的障碍的变化,测验应该具有信度、敏感性和效度。量表法通常不具备这三个必要条件,而假设检验法在这方面更好。该文以一例获得性失语症的词语产出损伤评估为例,介绍了假设检验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概化理论(GT)与经典测验理论(CTT)是随机测量模型下信度评量的重要理论来源。本文将重复测量作为理解概化理论产生与建构的切入点,剖析了GT在测验假设、全域分思想与误差观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目前GT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