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逐渐为广大重症医学医护人员所重视,开展亦日渐普及.首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学习产生认识;并借鉴历史经验,少走弯路提高起点;再到实践中验证认识,逐渐发现问题不断改善进步.这一历程印证了在哲学认识论领域常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规律,临床镇痛镇静治疗的现实与重症医学治病救命的理想逐渐趋近.  相似文献   

3.
镇静与镇痛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痛剂、镇静剂及肌松剂的情况及其对机械通气和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ICU2006年、2007年收治的24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2006年组和2007年纽,用统计软件分析患者在年龄、性别、入ICU时APACHEⅡ评分、血糖、血浆白蛋白、基础疾病,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镇痛与镇静剂应用的时间、机械通气时是否使用肌松剂、Ramsay评分及病死率方面是否存在差别。统计分析显示2006年组和2007年组在年龄、性剐、入ICU时APACHEⅡ评分、血糖、血浆白蛋白、是否使用肌松剂及基础疾病方面无差别;与2006年组相比2007年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缩短,镇痛与镇静剂应用时间均缩短,Ramsay评分降低,病死率下降。提示对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应合理使用镇痛剂与镇静剂。  相似文献   

4.
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问题一直伴随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目前尽管已成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但国内外仍普遍存在评估不足及治疗过度等问题。2010年国内的调查结果显示,能够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实施镇痛、镇静评估与治疗者竞然不到1/3。  相似文献   

5.
探究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儿术中及术后的镇静效果。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D1组、D2组和C组,麻醉诱导期分别给予1.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2.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和等量生理盐水滴鼻。结果三组滴鼻前时刻T0血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滴鼻后45min时刻(T1)和拔出导管或喉罩时刻(T2)D1组与D2组较C组心率和血压低(P〈0.05),但在允许范围内;T1、T2时刻,D1组与D2组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躁动评分,D1组与D2组较C组低(P〈0.05),D2组较D1组低(P〈0.05);术后疼痛评分,D1组与D2组较C组低(P〈0.05),D1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需求,D1组与D2组较C组少(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起到有效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减轻疼痛。2.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剂量麻醉诱导期滴鼻减少术后躁动效果更明显,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外科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微创的过程。微创神经外科狭义的理解,更多侧重于微创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微创理念。微创神经外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实践和发展中,不仅应重视微创技术的应用,更要注意应用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7.
神经外科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微创的过程.微创神经外科狭义的理解,更多侧重于微创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微创理念.微创神经外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实践和发展中,不仅应重视微创技术的应用,更要注意应用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开胸手术后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指出了它的危害,探讨了它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对开胸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及其局限性,为防治该并发症提出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开胸手术后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指出了它的危害,探讨了它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对开胸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及其局限性,为防治该并发症提出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临床神经外科实践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神经外科开展循证医学的必要性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均相当复杂 ,诊治要求精确、及时 ,任何轻微的医源性损伤或不当治疗都可能造成患者严重功能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如颅脑损伤、脑出血等急重症存在着一定的治疗时间窗 ,延误救治时机或不合适的治疗势必导致不可逆转的继发性脑损害。而神经外科是一门相对年轻的临床学科 ,很多疾病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 ,如何为神经外科患者选择最佳治疗尤为重要 ,因此 ,在临床神经外科研究和推广循证医学 (EBM )显得更为必要。首先 ,较之其他学科 ,神经外科临床上存在更多的传统认为或理论推导有…  相似文献   

11.
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医务人员往往只关注于患者的生命体征、脏器功能以及诊疗方案。因此,很容易忽略了患者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会带来一系列新的临床问题及心理创伤。“早期的舒适化镇痛、最小化的镇静和最大的人文关怀”概念真正以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站在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制高点,提出了一个整体性框架,医护结合临床实际可以最大化丰富其内涵,让患者在接受高精尖医疗技术诊治的同时,获得更全面的照护。  相似文献   

12.
探讨对精神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后肌痛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MECT病人120人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于异丙酚复合琥珀胆碱静脉麻醉下进行MECT。治疗组病人在麻醉前5min静注布托啡诺1mg,结果显示,布托啡诺预处理可有效减轻精神病人MECT后的肌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多模式镇痛预防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效果。选择50例下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观察患者疼痛评分,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的情况,记录所有的不良反应及幻肢痛发生率。结果显示,镇痛评分,Ⅱ组高于Ⅰ组(P〈0.01);PCA按压次数,Ⅱ组多于Ⅰ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P〈0.01);Ⅱ组幻肢痛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采取多模式镇痛预防幻肢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The use of terminal sedation to control theintense discomfort of dying patients appearsboth to be an established practice inpalliative care and to run counter to the moraland legal norm that forbids health careprofessionals from intentionally killingpatients. This raises the worry that the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ed palliative care areincompatible with moral and legal opposition toeuthanasia.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hedoctrine of double effect can be relied on todistinguish terminal sedation from euthanasia. The doctrine of double effect is rooted inCatholic moral casuistry, but its applicationin law and morality need not depend on theparticular framework in which it was developed. The paper further explains how the moral weight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ended harms andmerely foreseen harms in the doctrine of doubleeffect can be justified by appeal to alimitation on the human capacity to pursue good.  相似文献   

15.
实施无痛分娩是对每位产妇最贴切的人文关怀,每位产妇都有享受这种关怀的权利,而在我国分娩镇痛仍未普遍采用.通过实际案例及产科镇痛发展史,论证了当今实施产科镇痛的必要性及技术条件的成熟性,剖析了当今实施此技术的人为及社会障碍,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择期开胸术后4h、8h、12h、24h、48h,通过对年龄为1岁~3岁的幼儿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或单纯舒芬太尼行静脉持续镇痛、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幼儿开胸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从外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传统临床思维方法特点分析,认为传统术后镇痛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专一性等临床诊疗的局限性。而从实践思维和循证医学理论角度分析,认为术后镇痛在围手术期“人性化”诊疗、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围手术期癌转移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性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观察单独输注瑞芬太尼用于支气管纤维镜检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单用组(A组)和瑞芬太尼、异丙酚联用组(B组).记录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脑电双频指数数值以及不良反应.B组患者诱导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呼吸抑制几率较高、T1~T4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较T0时均明显下降(P<0.05),而A组各指标则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操作满意度均较高(P>0.05).单独瑞芬太尼0.1μg/(kg min)持续输注用于支气管镜清醒插管,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