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文本解读中的"诠释学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末 ,国内外理论界先后出现了“回到马克思”的呼声 ,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文本。然而 ,当我们确实着手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文本时 ,却不得不发现我们遭遇了文本解读中的“诠释学困境”。这里的“诠释学困境”是指在解读马克思文本中如何处理文本的诠释与意义的创生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困难处境。[1]现代西方诠释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了西方知识论传统的影响 ,无论是旨在创立一般诠释学的施莱尔马赫 ,还是努力把诠释学确立为精神科学之普遍方法论的狄尔泰 ,都把诠释学当做一种追求确定知识的方法论来加以建构。他们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文本诠释学产生于战国时期。从文本诠释的内容、性质和体例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义理诠释学,一般称为"传"。另一类是语言诠释学,一般称为"训诂"或"诂训"。传的特点是"解说经义","并经文所未言者而引申之","多离经"。诂训的特点是"第就经文所言者而诠释之",追求文本原貌、原义。但是,在文本诠释的历史实践中,传往往离不开训诂,训诂也离不开传。"传"的内容在西方诠释学中又称作"误读"。我们借用"误读"的概念只是为了吸收西方文本诠释中的合理成分,并不是同意放弃追求文本原貌、原义的真理性原则。在中国文化史上,"误读"是创建新义理的一种方式,也是为汉语增加新质要素的一种方式。"误读"源于春秋战国间"断章取义"、"以意逆志"、"诗无达诂"的文本阅读诠释理论,是一种理论创新、语言创新的手段。"误读"在易学发展史上,尤其《易经》与《易传》的关系上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有着突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作为其哲学诠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本的诠释和翻译实践中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毫无疑问,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在倡导读者主观性作用的同时,表现出了对文本及其作者的尊重,有利于在文本及其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沟通,有利于克服文本理解和诠释中的主观主义和绝对客观主义的弊端。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却没有注意到诠释学对话除了“你”“我”之外还有“他者”参与到其中。一作为“对话”的文本理解和诠释传统的方法论诠释学理论认为,文本的理解和诠释基本上是一种“倾听”,即读者对文本作者内心“独白”的超时空“倾听…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诠释学的重建过程中,多数学者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使用诠释学这一概念,对中国古代诠释思想中的本体论内涵挖掘不够,从而未能真正实现与西方当代诠释学的沟通与对话。而孟子的诠释思想中具有丰富的本体论内涵,其与西方本体论诠释学的差异也尤能体现中国古代诠释思想的独特性,亟应引起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5.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的传统有密切关系,王弼和郭象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时期,自此以后,以较完整的经典注释的方式阐发思想家的哲学体系就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朱熹、王夫之是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高峰,牟宗三则是这一传统的现代代表.本文认为,西方诠释学从原则上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重构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和论证,但西方诠释学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哲学的诠释传统,中国的哲学诠释传统的典型形式是以经典诠释的方式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或重构,打破了西方诠释学理论所说的"诠释的循环",从而构成了对西方诠释学的一种挑战,回答这种挑战就可以丰富和发展诠释学理论,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6.
彭启福 《哲学动态》2002,(11):20-22
2002年6月22-24日,由安徽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上海市东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和国际本体诠释学学会联合主办的“诠释学国际研讨会”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是国内首次以诠释学为专题的国际研讨会,它的召开本身就表明诠释学研究在我国受到极大的重视。会议的议题不仅涉及西方诠释学,而且涉及中国诠释学以及中西诠释思想的比较等领域。这种情形,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诠释学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西诠释学研究的交流与互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
“诠释”考     
“诠释”一语 ,随着西方诠释学 (hermeneutics)在国内的译介和传播 ,而大为流行。由之而起的对于中国古代经典注释传统的历史反思和现代性观照 ,以及中国诠释学体系的探索与建构 ,亦方兴未艾 ,有燎原之势。目前 ,不论是西方学术观念的翻译 ,还是中国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 ,“诠释”一词都具有了某种核心概念的意义 ,成了一个所谓的“关键词”(keyword)。要恰当地理解和运用“诠释”概念 ,就离不开对这一词语的语源追溯、语用脉络分析 ,以及思想史意义上的语义描述。本人不揣浅陋 ,遍翻群籍 ,将“诠释”一词的源与流 ,细加勘寻 ,罗列胪示 ,并做…  相似文献   

8.
诠释的创造性与"创造的诠释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施莱尔马赫奠定现代诠释学以来,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股令人瞩目的世界性哲学思潮。如今,这股思潮突破语言的界线,延伸到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哲学领域。一批海外华裔学者率先对此作出了回应,而美国天普大学傅伟勋教授建立的“创造的诠释学”尤为引人注目。它虽发端于释老之学,然又融会了西方哲学的诠释方法论,在诠释学方法规则的制定上具有独特的建树。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融合中、西思想的诠释学形态。其宗旨是构建一个诠释的方法论规则体系,以现代化地重建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9.
经典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随着西方诠释学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的日益深入 ,以及在很大程度上一度被学界遗忘的中国传统经学重新回到当代学术研究的理论视野中 ,“经典诠释学”研究正在形成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新方向。时下汉语哲学界的诠释学研究 ,大致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理论向度 :一是对西方诠释学的介绍和研究 ,以洪汉鼎先生对西方诠释学原典的辶多 译和诠释学理论的研究为代表 ;二是着眼于中西诠释传统的比较 ,充分吸收中西哲学各派的理论资源 ,创立富有个性特色的现代诠释理论 ,以成中英先生倡导的“本体诠释学”为代表 ;三是立足于中国本土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孔子有一些道德概念可被发展成心性论,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论。又如孟子有一些有关心性的论旨,但他本人却没有成型的“心性与天道相贯通”的形上学。寻求“了义”或“本义”除了掌握经典传统中的理论基型(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论旨)之外,也要确定某一被诠释的经典所包含的理论或可被理论化的论说是否经过诠释后满足一些理性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内部融贯性”、“架内指涉的相应性”及“完备性”等,其中“内部融贯性”更是掌握“了义”或判别有效诠释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必要条件。经由此一判准,我们往往可以判定某一经典被诠释为包含某一理论之说法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理论(的理性)重建及理论(的典范)转移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僧肇的《物不迁论》、张载的“理气论”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这三个中国哲学史上三次经典诠释的个例,来说明违反“内部融贯性”而产生理论转移或歧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文本诠释学(textual hermeneutics)的研究,旨在提出一个解读早期文本的新策略.文本意义一概念可鉴别两层不同的涵义:原先意义和历时意义.我主张原先意义和历时意义的区别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限制任性解读和无限度符号演绎(unlimited semiosis)的有用策略.从而进一步说明这类区别是一个诠释权宜之计(hemeneutical expedient),纵使文本的原先意义得以恢复,我们亦无法使这个复原的原先意义区别于文本的历时意义.这项研究虽然是以<论语>的解读为实例而展开,但所论述的原理可以推而广之应用于一系列类似的文本.  相似文献   

12.
《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计划是人文学领域中的一个整合型研究计划,整体计划目标拟在4年(2000-2003)内,研究汉唐以降尤其是宋代以后之中国(A.D.960-1911)、德川时代日本(A.D.1600-1868)及李朝朝鲜(A.D.1392-1910)儒家学者对如《四书》等经典中之思想的诠释,以扩大东亚思想史研究之视野,并建构具有东亚特色之经典诠释学,故本计划除探讨属于“第一序”之经典解释之内容之外,更重视属于“第二序”之经典解释方法论或解释策略等问题。 本计划开始执行前二年(1998-2000),已有若干前置作业,总主持人黄俊杰除撰写专书一册:Chun-chieh Huang,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 pretations in China(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1)之外,在1998-2000两年内共举办研付会8次,所发表论文先在学术期刊刊后,再刊于本计划之网站,并编成专书出版。 本计划兼摄两个领域:(1)东亚思想史(2)东亚之经典诠释学。“东亚儒学经典诠释传统”此一研究领域具有发展之潜力,更因诠释学观点之适度介入而有创新性;本计划更将中日韩儒学史融于一炉而冶之,研究过程及成果均通过研讨会而与国际学界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字诠释学以"字本位"为特征,但其对意义的解释则需要借助解释主体介入原则和解释文本独立原则。如何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则是西方诠释学传统讨论的主要内容。根据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文字诠释应当以思想阐释为前提,而文学阐释则应以哲学阐释为根据。虽然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但它们都可以被看作通向真理的不同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以“本地化”为理想的诠释活动。但是“本地化”既可能转变或者再造原有的文化,也可能使外来信仰被原有文化所融合甚至消解。本文试图处理与此相关的两方面问题:第一,基督教在中国的“本地化”诠释、特别是实际的接受,是否反映了“本地化”的理想形态?其“本地化”的历史与现状,能否使基督教在汉语语境中获得合法性身份?第二,基督教对当代中国人的针对性意义何在?是否可能通过诠释基督教思想中的一般价值,为“本地化”赋予新的涵义?在指出“本地化”与“处境化”所面临的困难之同时,本文试图描述基督教在汉语语境中的“非宗教性诠释”。  相似文献   

15.
余日昌 《学海》2004,3(5):62-69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 ,有两个基本发展向度的开发前景令人鼓舞 ,这就是对传统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诠释和对未来中国哲学的体系化创建。在诸多哲学研究者进行多方位、不同深度探索之后的今天 ,上述两个基本向度的开发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基本稳定的学术研究分布。这种分布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空前繁荣局面 ,而且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时代问题 ,就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所真正需要的 ,究竟是“重新诠释”还是“崭新创建” ?本文从还原性呈现的角度 ,就上述两个基本向度的概括进行简要表述 ,希望能够引起读者进一步的相关思考并提出新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贺来(1·3)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李志(1·11)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现代性…张传开方敏(1·18)资本诠释学———马克思考察、批判现代社会的独特路径………………………………………俞吾金(1·23)文本诠释中的限度与超越———兼论马克思文本诠释的方法论问题………………………………………彭启福(2·18)马克思“感性活动”理论境域中的“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理论…………………………卜祥记(2·25)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及解决方式变化的哲学思考………………………………吕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着久远的经典诠释的传统,虽然它与西方诠释学的内涵有所差异,但通过解经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却是中国先哲的传统。如何借鉴西方诠释学的方法开展中国经典诠释研究,弘扬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思想智慧,从而深化和拓展中国哲学研究,让传统经典成为学术理论创新和人类智慧的源头活水,这是当今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它颇受学术界的关注。2005年12月15至20日,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王弼与郭象———经典诠释与哲学体系之建构国际会议暨郭象著作研读会”就反映了学术界对以上课题而进行的新思考。在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面对着复杂的形势。在外部,面对西方诠释学的刺激,需搭建中西对话平台,引西方诠释学为中国诠释传统完成现代转变的参照镜像,建构问题域并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下实现"化西为中"的对话目的。在内部,因应"古今之辨",需搭建由古通今之桥,将中国经典注释学由一个"古典论题"转变为"现代论题",打开从经典注释学转型为经典诠释学的通道。只有对中国经典诠释传统转型的诠释学处境作出准确分析与判断,才能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古典-现代形态转换找到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玉新 《学海》2008,(2):105-111
从管理哲学的维度去理解先秦儒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诠释活动,其有效性奠基于对这一活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的充分说明.就目前而言,对诠释方法的反省尤其显得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在诠释过程中如何实现继承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其中的关键,在于对诠释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理性自觉.由于诠释意味着诠释者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动问答,他们拥有着各自的权利和地位,因此这种辩证关系本身就成为对先秦儒学进行管理哲学诠释的限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一种声音,后殖民圣经诠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塞哥维亚是这一批判理论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论述了塞哥维亚的后殖民圣经诠释,突出他由文本到读者的范式转移,以及关于离散者的诠释学。塞哥维亚始终强调多元性与全球视域,关注西方世界边缘的少数族群,并努力呈现他们的现实与经验,体现了作为文化批评家的担当。在当今批判的时代,他呼吁在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对新范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