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宗教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人群心理等都会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也会折射到宗教领域,并通过各种宗教现象和宗教行为表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教,引导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妥善处理好涉及宗教方面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纠纷,对于完善城市功能、维护城市稳定、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宗教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逐步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实现人口零增长的自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世界有两种迥然反差的现象,一种是城市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人口低速增长、零增长以至负向增长,一种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而人口高速增长,已到了人满为患,人均仅有一亩几分土地,排斥机械化的地步,通常认为这是经济原因决定的。但为什么在发...  相似文献   

3.
张鑫 《学海》2004,(3):201-202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 0 0 0年8月,564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村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增长空间。我国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地区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它不仅是我国解  相似文献   

4.
利未 《天风》2016,(12):26-28
正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简单地说,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中国基督教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很多地方的城市教会开始迅速发展,而农村教会的发展渐趋缓慢,甚至出现萎缩。中国基督教如何应对这样的新情况、新挑战?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现代化,难点在农村。珠江三角洲农村的崛起,为解决这一难点提供了新鲜经验。 珠江三角洲农村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它已接近于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还不是现代化,这仅是农村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在认识上还必须解决什么是现代化以及实施何种现代化发展战略。本文拟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一些探索。 现代化的文化内涵 “现代”是相对“传统”而言的。现在生长发育着的现代化,则是从本世纪50年代科技革命开始的一个新质形态的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以高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进步、知识  相似文献   

6.
沐恩 《天风》2023,(8):32-33
<正>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教会,特别是山村教会的衰退情况严重。过去几年间,疫情的发生也给山村教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如何牧养衰退的山村教会?作为一名传道人,笔者在此发出微弱的呼求,希望有人能关注山村教会的危机。一、一个基本信念或许有人认为,农村教会和山村教会衰退是一个大趋势,教会城市化也是一个大趋势,所以不必在山村教会上花费太多心力,但笔者的信念是:“只要有人就该有传道,只要有信徒就该有牧养!”不管信徒是在城市还是在山村,是富裕的地区还是贫穷的地区,福音不能以人数和财物收入来量化。因此,山村也要有传道!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健康城市展望--上海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为更好的生活与健康提供了前景.我们开始注意到由于未持续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全球化快速的变化使许多城市在物资、服务与人口流动上造成了困难,不论他们是旅游人员,农村流动人口,还是被迫离家的群体或难民.未来,保证城市的健康将成为保证整个人类社会健康的关键.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健康城市应提到全球健康的议程中,这一议程可称为"健康的城市化",包括五个行动领域.对于上海来说,这是个很好去参与"健康的城市化"目标的时机.  相似文献   

8.
张忠成 《天风》2009,(11):11-13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会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上升,城市化的推进有助于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了社会种种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着教会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期我们约请几位同工,请他们谈谈这个主题,希望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兼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要改变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单一路径的城市化思路,代之以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武城市化相结合的两种路径.这两种路径从全国范围看,应当同时推进,共同发展;从城市化的长期趋势看,应以移地式城市化为主导.就地式城市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分析了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和辩证关系,提出了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0.
英国工业化时期人口迁移运动与济贫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认为,英国旧济贫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但是这种阻碍作用是有限度的,其中上层人士的流动、人口短距离的流动以及季节性流动不在限制之列.济贫法及修正案的地方性原则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并不严格,而且济贫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也突破对人口迁移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再论苏南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迁移集聚徐琴前言众所周知,苏南地区80年代的发展重点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现在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1993年,三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191.27亿元,工业总产值已达3860.21亿元,占全部工农业产值的95.56%,人均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点是人口的流动与迁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是民族散居形式表现的人口流动现象。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远来 《天风》2010,(2):14-16
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基督教会来说,这个进程在给城市教会带来蓬勃发展的同时,给农村教会带来的或许将是进一步的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一态势,笔者以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传道人的视野,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会的牧养策略之管见,盼望能引起同仁们对农村教会危机及其应对的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城市景观结构和建构理论也发生了改变。文章主要阐释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变革与后工业时代的关系,并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工业化发展的影响,进而对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递增,小型住宅空间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居住选择。在现如今,高度工业化的中小型住宅居住空间因受限于面积及成本等因素,其单一化的空间居供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于人们对生活空间灵活多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三步走”战略目标,2050年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的国家的水平,初步实现现代经,城市化率届时将达到70%-80%,这意味着2000年至2050年的50年中,我国需有7.2亿——8.8亿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分流农民、减少农民、大力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民变市民,成为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葛琦 《天风》2002,(10):22
目前中国教会正在提倡神学思想建设,使神学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神学思想是指导信徒,指导教会工作的理论工具,没有神学理论的领导,我们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不同之处在于城市人口分布比较集中,文化是多元的,职业是多方位的。湖北教会在以往十年内,集中力量投入在农村牧养事  相似文献   

18.
张忠成 《天风》2009,(11):11-13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会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上升,城市化的推进有助于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了社会种种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着教会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期我们约请几位同工,请他们谈谈这个主题,希望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它指主要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的过程。本文在此概念框架下提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七大基本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因具有强大的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功能,很快取代农村,成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居住地。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到2007年,占世界大多数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还在不断膨胀。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形成,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但与此同时,过快发展的城市规模也必然伴随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正如伯林特所注意到的:到处是缺乏特征的办公楼、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购物广场。这些地方并不产生标准化和无个性的居住者,而是产生一种普遍的不满。有的环境给人以压迫感,有的环境让人感到荒凉而缺乏生气,有的环境让人感到在其中生活的人的主体身份会被降低。这些环境都具有一种欺骗性,是一种不成功的环境,而人们却不得不忍受这样的环境,有时甚至认识不到这种环境对自己造成的侵害。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美学的兴起,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尤其是对城市环境越来越关注。我们能否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城市,并对城市的设计、规划和建造提出建议,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一个分支,就是“把美学用到城市的考察和研究之中,从审美的角度分析和解释空间环境营造和社会生活发展等方面的规律,以城市的美和城市特有的审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阿诺德&#183;伯林特作为世界著名的环境美学家,在城市美学方面有着丰富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