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从事写作的朋友,才二十多岁,就在去年和今年连着出了两本书,并且每月都有数量惊人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面世。我问她是怎样保持这种高产量的?这样写作是否很苦很累?她笑说,其实没什么,写作是我喜爱的一种劳动,也是我为自己选定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拟定出一个计划:一年写多少,一月多少,  相似文献   

2.
作家的幽默     
正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身上不乏幽默细胞,他们常常语出不凡,令人捧腹。上世纪30年代,有一次,郁达夫请一位在军政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吃完饭付账,郁达夫从鞋底下抽出钞票交给堂倌。朋友诧异地问道:"你怎么把钱藏在鞋里?"郁达夫笑笑,指着手里的钞票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1945年,一次聚会中,郭沫若问广东漫画家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取得这样古怪,  相似文献   

3.
一一九五八年三月,从求新造船厂工人学哲学开始,上海劳动人民掀起了一个巨大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广大劳动人民学习理论、掌握理论,这是我们伟大时代的伟大创举,是群众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也是日益深入的社会主义革命、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群众思想上的一种必然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理论,是关于劳动人民解放的学说,工农群众学理论,就是为了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自己,为了更好地进行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和生产斗争,为了把国家大事管理得更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經过一年多的整風运动,目的正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改变哲学系的現有面貌。具体做法大致如下: 一、全体同学去河北省建屏县参加一年农业劳动。二、教师去工厂和农村参加劳动锻炼,联系实际。派到工厂去的有两个小组。一个是每周去一天,参加劳动鍛炼和組織工人学哲学。另一个是下放到工厂一年,这是該系的一个重点組,任务有四:(一) 劳动鍛炼,改造思想,每人学会一种技术;(二) 帮助工人学哲学,举办訓練班,編写适合于工人閱讀的哲学讀本;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9,(4)
马克思"定在(Dasein)"、特别是"社会定在(gesellschaftliches Dasein)"概念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方法论传统,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展现出新的内涵。青年马克思一方面把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阐释为定在与其背后的支配性本质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以人本学批判工人作为定在的非人处境。"社会定在"一方面指经济关系中的特定存在,另一方面指有待实现的人的本质性存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强调经济事实作为定在的历史性与关系性,在此基础上,他揭示了劳动、货币、资本在现代生产方式中超越自然定在、成为抽象一般的过程。作为"社会定在"的商品、货币与资本的各种形态,都是现代生产方式下社会关系的结晶,马克思由此超越了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拜物教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少年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到一个庄园主家里当工人。他很勤奋,也很卖力,生怕自己干不好被辞退。庄园主是一位绅士,对待工人很友善。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那边传来一个中年人的声音:"先生,您需不需要工人?"庄园主摇了摇头,轻声地说:"对不起,我有工人了,不需要。""我绝对可以起早贪黑干  相似文献   

7.
那一段留念     
正那只是一段还没有开始的暗恋吧,但是我想,并且固执地把那定位为我的初恋。一段关于14岁的温暖。学校的广播站刚刚建立,播音员也是第一批。学校不大,播音站被安排在教学楼最里面的那间小屋里。小屋的旧木门发黄,被风一吹就嘎吱嘎吱作  相似文献   

8.
景健美 《天风》2016,(8):38-39
正1999年,主赐我一颗渴慕圣道的心,开始了我的信仰之旅。我学会了一些赞美诗,印象深刻的有一句:"神的殿荒凉,守望的人在哪里?"当我唱到这句诗时,心里非常感动,内心的祷告是:"主啊,如果教会需要,我愿意做一个守望的人,我愿意做你的工人,而不是一名雇工。"我在金陵协和神学院接受了四年的神学装备,记得毕业晚会上,班里的同学制作了一个PPT,结尾呈现了一幅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9.
"阶级构成"是以奈格里为代表的"自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对于马克思的"资本构成"概念所构设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的"资本构成"反映的是资本逻辑的扩张,揭示的是资本通过机器、技术的应用统治活劳动力量增强的过程;"阶级构成"学说强调的则是工人阶级斗争引领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反映的是劳动、工人力量的本体地位。这一学说是对传统阶级分析方法的重新审视,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批判,对索雷尔工团主义的再发挥,有一定的理论独到之处,值得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阳光的味道     
正母亲爱晒被子,尤其到了西风渐紧木叶缤纷时节,只要天气晴好,母亲必定会把家里所有被子都抱出来,一床一床摊开在晾衣绳上翻晒,白色的被里朝外,各色花样的被面被悄无声息地掩在里面。小时候我们姐弟几个喜欢在被子中间钻来钻去地躲猫猫,小弟则爱掀开被子探看里面的花样,然后拍着手大声叫着:"这是我的!我的被子!"他这  相似文献   

11.
和有些人一样,我过去对参加劳动生产的事也缺乏明确的认识。論节約,大夥儿談它的时間較多,也曉得节約于公于私都有好处,可就是找不出什么門徑,加上我觉得生活中并无多少浪費,平时說說就擱下了。最近以来,大家都在談論这些事儿,我逐步明确了劳动光荣的道理,知道参加生产的好处是很多的。現在,全国人民都在向前大跃进,我从报上也看到,很多工人农民因为肯动脑筋,提出了許多增产节約的好办法。咱們清真寺虽不搞生产,一年之中办理宗教事务的开支也不少,我想,要是动脑筋想想,大概也  相似文献   

12.
阿伦特把劳动与工作区别开来,认为劳动的主体是奴隶,工作的主体是工匠,奴隶与技术相分离因而劳动与技术相分离,工匠与技术相结合因而工作与技术相结合。基于此,她批评马克思混淆了劳动与工作。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本文认为马克思对劳动的阐释具有技术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双重视角。无论从哪种视角看,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不仅在概念或逻辑上而且在历史上都是相统一的,所谓无技术的劳动不过是一种幻想和虚构。因此,阿伦特对马克思的批评并不成立。一方面,她忽略了技术所具有的主体和客体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仅仅把技术同特定的主体即工匠相联系,无视技术对于劳动者和劳动过程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她无视基于权力-支配关系的劳动者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把奴隶当作劳动者的唯一存在形式,无视农民和工人作为劳动者的存在和作用。总之,阿伦特对劳动和技术及二者关系的理解是抽象的、非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朱祖祥 《心理学报》1961,6(4):29-42
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揮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不断跃进的重要关鍵。劳动心理学应該把如何发揮生产者的最大能动作用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課題。  相似文献   

14.
<正>自序人老了,最大的感慨莫过于"时间都去哪了"。我的七十年,刚好可以分为两半:前35年,从当学生、当"知青"、当工人再到上大学;后35年,从助教到教授再到"资深教授",当了半辈子的"学者"。说说我的七十年,主要说的是后35年,也就是我的学者生涯。从60岁开始,每逢我的生日,学生们总要以此为名搞一次聚会。学生们说,老师的生日,就是学生的节日。在这个特定的"节日",学生们为我献上鲜花以表祝贺,我  相似文献   

15.
四、从个别的工人到社会化的工人虽然在结合起来的劳动过程中把对全体的指挥和管理作为特殊分工分离出来,但个别劳动过程中的有目的控制的智能动因,却并不会因此而丧失。管弦乐队需要特殊的指挥活动,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每个演奏者不必再象从前那样自己指挥自己了。纵使是被低级职员监督的车工,他自己的车床操作,仍由他自己管理。而低级职员还要被高级职员、厂长、生产部长、常务董事、最后被该企业的最高首长等分别管理。而且,这一管理的等级制度并不是  相似文献   

16.
在萨特尔对社会历史领域所做的解释中,主体的物化(就个人范围而言,表现为如同肉体一样存在着的实体)是在产业工人的生存中显现出来的。现代企业家试图“把工人的行为和财产所起的作用等同起来,从而使工人处于一种物的地位”。当我们意识到,工人及其劳动达到了野蛮的机械化程度,并彻底屈服于资本家的机器运转的时候,仍然向工人鼓吹许多世纪以来哲学家一向主张的“内在自由”的观点,显然是十分可笑的:“革命者本人……怀疑自由。他们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古往今来,象这样的预言家总不乏其人,他们为了达到欺骗人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在关于马克思异化的第一规定研究中,提出了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等同于自然的异化的观点,同时在论证上把过去倾向于剥削特征的披露变成了揭示一般人的劳动外化的必然性和类本质的市民社会规定[1],这个转换不仅意味着淡化了原有异  相似文献   

18.
自从马克思论述了劳动的异化以来,工业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在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而烦恼。这些国家中的许多公司都曾设法减轻异化的那些引起混乱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损失,另一方面导致了对自由企业理想的追求。同时,在高度工业化的市场经济中,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者的“贬值”或失于个性还存在着某种困难。我将证明,这种明显的反常,即关心工人的异化而不理解它的道德影响,是由一种积极异化论造成的,首先阐明这种理论的是亚当·斯密。我将证明,斯密对劳动分析的独特贡献在于他的这一命题:经济自由是从…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依据自己的存在之思,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了存在历史定位,断言马克思达到了遗忘存在的虚无主义极致。这一定位的核心在于他对马克思的人的概念以及劳动或生产概念的独到分析。海氏的分析既不无启示,又令人费解。他一方面敞开了马克思"人的自身生产"观念同近代"我思"原则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却把马克思的劳动或生产概念径直指认为"反思"或思想。存在之思在承认马克思颠倒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同时,对劳动或生产的物质性似有一笔抹杀之嫌。  相似文献   

20.
澈如水晶     
正从花莲回来,走苏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几个工人在排石板阶梯,他们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车了。工人用一种悠闲的样子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粘接物,他只是把造型相同的石板沿山坡调整,让石板密实在山坡上,并与下一个石板接合。这看起来不甚费力的工作,事实上是蕴含了极具独运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神。工人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