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医学科学也将步入新的纪元。在展望新世纪医学科学的时候,任何前景的设想都不能离开关于医学目的的设想。因为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前景,必然是以其终极目的和现实目的为先导的。所谓“有的放矢”,没有目的,就失去了假设与发展的意义。本文将要论述的是关于医学在新世纪的目的──死亡之死亡。寓义很明了,就是在人的生命生活中消灭死亡的目的,或长生不死的目的。其实,死亡之死亡,并非是医学科学将要步入21世纪才提出的目的,而是这一学科从诞生时起就树立的终极目的。因为医学自其开端就一直为消灭人类的死亡而…  相似文献   

2.
孟宪武同志在“死亡之死亡———新世纪医学目的之假设”一文(医学与哲学,1999,(6):45,以下简称孟文)中提出:“现代医学的一切理论和实践,实际上一直在紧紧围绕着战胜疾患,战胜死亡而进行的。”这使我也联想到与医学目的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即人类是否可以彻底消灭一切疾病,达到人人无疾而终,甚至最终达到永生不死(孟文提到的是长生不死)?本文想就此及新世纪的医学能否把消灭疾病与死亡作为自己直接的现实目标等问题展开讨论。1 什么是死亡,死亡能否死亡11 “死是个体历史的终结”[1]:人的生物学生命的…  相似文献   

3.
百年回眸:免疫学研究进展与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学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免疫学的经验时期,中国医学家发明了人痘接种预防天花;1798年牛痘苗的发明,最终导致开花在地球上被消灭。在巴斯德时代,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和三大血清学技术(沉淀、凝集、补体结合反应)使免疫学的应用扩大到对多种传染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70年代以来,由于胸腺功能的发现,淋巴细胞功能的发现阐明了免疫系统的存在;克隆选择学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与新的病毒传染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7年5月,经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医学界通力围剿,最后一例天花自然病例消失在非洲的索马里.危害人类至少3000年,历史上曾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天花病毒,最终被收藏在俄罗斯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液氮中.人们庆幸人类首度成功使一种传染病绝迹,一些科学家乐观地预言:传染病的历史将被改写,病毒将不再是人类生命的威胁.然而时隔不到30年,2003年在中国广东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4个月内迅速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最终使8422人患病,919人死亡.最早发现这种疾病的中国将其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又称SARS.2004年SARS才让人们惊魂未定,在亚洲、加拿大又发生了"禽流感",仅越南和泰国的患者为256人,48人死亡.  相似文献   

5.
"形"、"神"视角下的中西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 ,一个源头性的差异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 ,这就是中西医学对人的机体 (形 )与机能 (神 )研究、认识、把握上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神”为中心的认识活动与西医学以“形”为中心的认识活动是两种医学存在的所有差异的根源。1 形神视角下的中西医学起源1.1 巫医一体时期的“形”与“神”在人类早期的医学相关活动中 ,人无法认识自身的精神与机体活动。就如恩格斯所说 ,“在远古时代 ,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的构造 ,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 :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 ,而是一种独…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特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内在蕴含着人本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品格,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一种紧张关系。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被片面化或抽象化理解的逻辑根据。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性和科学性并不是一种本质主义规定,而仅是作为两条对立的逻辑线索出现的。作为人类历史实际发展的理论反思形态,马克思主义在这种对立所构建的张力中发展,又诉诸于共产主义而扬弃这种对立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才是消灭现存状况的运动,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彻底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类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能动地改造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要成功地改造环境,就必须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若是违背客观规律,人类的行动就无法保证其能够获得予期的成效。所以,人类真正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包括正确的行动而且包括正确的认识——对客  相似文献   

8.
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通的实践理性与理性实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重新认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通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医学各学科间以及医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整体联系,更加明确医学的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所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既然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医疗技术是增进健康、减少疾病的艺术,卫生保健是关系到人类幸福的事业,医学理当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最好结合点."天人合一",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9.
恐怖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一种被普遍使用并且适用的政治手段,但在美国基本掌握了恐怖主义话语权的背景下,反恐战争积聚着越来越大的仇恨。正义与德性成为反恐战略的最终选择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命题,如果国际社会要想从根本上消灭恐怖主义,那就必须建立一种“道义相归服”的“人类关系趋同”走向,美国也应该从根本上摒弃道德优越感和全球使命感,并以包容的心态和宽容的精神对待异质明。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人类进化出现的新图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人类新进化”概念.在论述人类进化的基础上,对几种不同的“人类的新进化”观点加以陈述和评析,试图提出一种统一的“人类的新进化”概念.即“人类的新进化”既不是单纯的生物进化,也不是单纯的社会文化进化,而是指人类生物进化与社会文化进化的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1.
1975年 ,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曾这样写道 :“在最近的 15 0年内 ,西方世界实际上已排除了由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医务工作者自信 ,随着卫生条件和环境卫生的改善 ,以及免疫疫苗和抗菌素的不断发明 ,所有继续存在于畜品的传染病将很快被消灭 ,对传染性疾病的忧虑将小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1 传染病卷土重来然而 ,正当医务工作者们兴高采烈的时候 ,从70年代以来 ,传染病又在一些曾已经消失的地区重新出现。先是莱姆病 (Lyme) (1975 )、军团病 (Le gionnaire’s) (1978)、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1985 )和hantarvirus…  相似文献   

12.
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疫苗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了自体肿瘤疫苗的研究.使肿瘤疫苗(主动性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疫苗作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制备肿瘤疫苗并利用其促进机体免疫应答,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调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目前肿瘤疫苗的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给人类战胜肿瘤提供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13.
疫苗疗法的回顾与展望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研究生(710032)张富泉导师马文煜,姜绍谆一、Auzias-Trenne和梅毒接种术-概念的提出19世纪初叶,种痘术在欧洲成功地控制了天花的流行,从而促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去研究新的传染病疫苗。1850年,法...  相似文献   

14.
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疫苗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了自体肿瘤疫苗的研究.使肿瘤疫苗(主动性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疫苗作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制备肿瘤疫苗并利用其促进机体免疫应答,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调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目前肿瘤疫苗的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给人类战胜肿瘤提供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15.
文海拾粹     
《天风》2018,(1):54-54
宗教中国化中的'中国'不是单单指传统中国,更重要的是指当代中国。宗教中国化的目的不是要淡化宗教信仰,更不是要改变宗教、消灭宗教,仍要保持各宗教的基本信仰、核心教义和礼仪制度。宗教中国化不是要割断宗教与国际的联系,也不是要割断宗教与民族的联系,而是要维护民族团结,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6.
混沌理论的医学渗透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沌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 ,医学中的复杂现象无处不在 ,因此 ,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时 ,除了深入钻研各自的专业领域外 ,具备系统分析的能力尤其是掌握一定的混沌理论是很有价值的。1 医学自身不断纵深发展 ,仍有无法克服的难题人体是个复杂系统 ,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 ,所以临床工作要具备系统意识 ,不能割裂系统内部的联系 ,哪怕是表面很简单的血压问题 ,也离不开系统思维。有人将与血压有关的所有调节因子作一归纳 ,所汇集成的示意图相当复杂 ,包含了 35 4个部分(还不包括许多未发现的因子 ) ,每部分本身又是一个小系统 ,单靠…  相似文献   

17.
抗微生物疾病的疫苗,改善了千百万人的健康。在未来十年及以后的时间,许多概念上和技术上的科学进步提供了非凡的机遇来扩大抗病毒和细菌性疾病免疫,对人体寄生虫和真菌疾病疫苗的免疫接种的组合。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18.
尼采通常被视为是无神论事业的哲学捍卫者,但是通过对尼采《快乐的科学》中"疯子"及其在市场中的表现的分析可以揭示出,"疯子"并不是尼采的代言人,而是对尼采学说的极具诱惑力的歪曲。"疯子"没有把"上帝死了"作为探索自我肯定的非关系性基础的机会,他宁愿背负杀死上帝的终极之罪,也不愿思索与上帝无关且不受罪玷污的生存可能性。因此"疯子"所宣称的"我们已经杀死上帝"的信念伪造了一种后有神论生存,但实际上,晚期现代西方人并没有做好接受彻底无神论的准备。对于尼采来说,"上帝死了"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黄昏时期的开端,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变得越来越非理性和不可思议,但又不可动摇,不是因为人的选择或过失,而是因为一个濒临衰竭的文化融合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第三只眼睛看医学--对当代医学的反思和价值重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代医学的主体语境充满了对疾病的憎恶和排斥,限制了医学的视野。医学对人类的过度呵护,使人体“恃宠生矫”,导致人体生命内在素质的下降。因此,有必要对当代医学进行价值重审。与当代医学相配套的新的临床治疗体系“呼之难出”,使医学难以均衡发展,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应尽快构建新的临床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是通过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了解人类的经验,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心理科学发展的基础,实际上,方法学研究的发展与具体学科知识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方法学的进步,就没有学科的发展.一方面,方法学的局限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例如,社会关系是双向影响的,但如果研究者无法确定在交往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以及在交往过程中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另一个人的行为的实质,也就无法研究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深入的科学分析.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性也限制了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