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已经发表四十年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有那一本书象这本书那样遭受林彪、“四人帮”和那个“顾问”如此恶毒的攻击和诬陷。作为当年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见证人之一,我有责任把这本书发表的真实过程告诉广大的读者。这本书对我们党的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我相信今后也将会继续起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去旧书店淘书,看到一本顾城的《英儿》,拿到手里却发现一张已预订的纸条。店主见我满脸遗憾,随手递过一本书说:“这个也不错,是顾城的父亲写的,年轻时的恋爱故事。”接过一看,《年轻时我热恋》,果真是顾工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这本书是我近四十年前开始写的,因为事务冗忙,时作时辍。原来计划,除现在书中的五章外,还有三章是有关中国与外国佛教关系史的,因佛教协会已有这方面资料的编辑和著作,所以不重复了。我写成第一章后,曾以《楞严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句话中提出“饮水”二字作为笔名,陆续在《现代佛学》杂志上发表。有一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小题目?”我说:“我喜欢‘小题大做’,而不愿‘大题小作’,更害怕有题空做。”这本书名很合我的心意。几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译这本书,我应他的要求写《序》时,曾记下与本书有关的一件事:一九五…  相似文献   

4.
夏凡 《学海》2005,(2):176-178
书籍自有书籍的命运。张一兵教授写的《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和《无调式的辩证想象》(北京三联书店 2 0 0 0年版 )两本书的两种命运 ,很令人玩味。《回到马克思》只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一本书 ,原以为写均匀之后就被埋在书架深处落灰 ,谁知却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批判。反倒是《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以下简称《无调》)一书落得了“万马齐喑”的境遇。我不禁联想起当年资产阶级怎么对付马克思的《资本论》的 :先是企图用沉默封杀 ,后来发觉不济事 ,才又开始批判。这种联想未免牵强 ,但是《无调》成为一个“没有读者的文本”① ,…  相似文献   

5.
关鋒同志的《庄子内篇譯解和批判》一书出版已三年。我已讀过不止一遍。我爱讀这本书,并不是由于我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某些具体問题有了探討的兴趣,而是因为从关鋒同志对一只“麻雀”的解剖和科学实驗中,得到了关于哲学史方法論的启发。基于此,当我讀到作者在《后記》中所說,他关心到“某些讀者讀了这本书,是否可能在思想方法上多少得到一点启发”,我便感觉到格外的亲切,因为我对这本书的要求和它实际上所給我的东西,同作者对讀者的要求,竟是这样的吻合无間。因此,这篇类似讀书札記的文章,并非是对該书的全面评論,也不是探討庄子哲学体系中的某些具体問题,只想談一談这本书  相似文献   

6.
《理性与分析》一书是三本丛书中的第一本,另外两本是《理性与善》,《理性与信仰》。布兰夏德教授把《理性与分析》一书称之为“一本保卫理性的书”。凡是知道布兰夏德教授早先的一本书《思想的本性》的人,看到《理性与分析》写得很精彩、論证很充分、篇幅很长,都会认为是意料中的  相似文献   

7.
胡海牙在《追求》1996年第3期上发表了《我说扶乩》一文,以亲身经历谈了假降神骗信徒的经过。他说:“我小时候对扶乩感到很神奇,老想弄懂它。有一天在某乩坛内寻到一本书,是专门研究扶乩的,便如获至宝读起来。那书是个手抄本,书作者是这个坛以前的乩手。他除了讲这坛的历史外,就是讲扶乩的方法。那本书最后还写了一句话:‘扶乩很易学,点划和撇捺,两手要能倒写字,都得学会它’。这本书我认认真真地琢磨了两遍,终于看出了学习扶乩的秘密方法:原来扶乩一点也不神,‘神’的是人——扶乩手!我看了书后,  相似文献   

8.
黄幸平 《天风》2012,(4):59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一本"小书",一本"大师"写的"小书"。之所以说是"小书",意思是这本书不厚,篇幅不长,不需花太长时间就能读完。书名,《做个真门徒》;作者,神学大师斯托得。哲学家罗素有本书,书名叫《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很多人受其影响就以为所有宗教都是虚假有害的。若干年后,斯托得以"我为什么是基督徒"为题讲了几场道。后来他将讲道内容编写成书,就是这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到杭州参加“16一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带了一本何俊博士的《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在路上读,很快被书中对王阳明心学的细致入微的分析所吸引。这本书的主题与我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明末天主教与中国道德重建》有很多相关之处,因此我回京后,撰写了此文,对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思考和探讨。实际上以笔者的学识,对这部作品很难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评论,现在写出的只能是一篇浅薄的读后感。好在我只是才疏学浅而并非敷衍了事,在读过几遍原作之后写出的一点浅见,也许会…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支唱不完的歌。《简·爱》一书的作者将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书名,不仅告诉了我们本书的主人公及主题,还向我们暗示了“简”就是作者爱情理想的化身。所以,注意作者对主人公“简”的刻画及心理描写,成了我们透视《简·爱》一书作者爱情理想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韩国黄秉泰大使的著作《儒学与现代化——中韩日儒学比较研究》一书译成中文,召开出版座谈会,这是很有意义的。我参加这个座谈会,非常高兴。“儒学与现代化”是中国近年一个热门问题,但中国尚未出版详细论述这个问题的著作。黄秉泰大使此书详细论述了中国、韩国与日本的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内容丰富充实,论证详明,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令人敬佩!我前两天才得到这本书,还没有看完,仅仅读了《导论》和《结论》,很感兴趣。这部书的主旨是认为中国和韩国的传统儒学是不利于现代化的,“作”为…  相似文献   

12.
有人在书中读到自己,有人在书中读到别人,有人在书中什么也没有读到,还有人根本不读书。只要是出版的书,大都有可取之处,所以要说最喜欢某本书,不好说。只要用心读,每本书都会有所收获。但读周国平的书,给我的感受更深刻,他能够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事情,反思自己,看清自己。尤其《人与永恒》一书。下面拿他的几句话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圣经和我     
孙秀康 《天风》2018,(12):28-29
2001年初,我刚刚来到上海工作,住在租的房子里。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一本很小的黑皮书,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总之就觉得这本书不是普通的书。但当时我既没多看也没多想,后来也没有理会过它。2012年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下班之余去了一家书店,在数不胜数的书籍中我拿起了一本书,偶尔翻到一页,上面写着:“许多流行书籍、电影和讲座都会告诉你——可以借着自我反省寻获人生的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为神所造,必须要以造你的神为起点,只有从神那里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段话吸引了我,于是我买下了这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走进了教堂。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时候,收到《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这本书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之一,现在出版,是很适时的。 这本书是我所看到的国内同类著作中比较系统、比较深刻的一部著作。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立足于  相似文献   

15.
《灵宝毕法》是钟吕金丹派秘典,其书奠定了宋元以降内丹学的理论功法,宋代内丹家“皆祖述钟吕”,盖有取于此书。然时人常推尊张伯端的《悟真篇》,殊不知张伯端语多恍忽,了不将功法示人。明代天师张宇初即评说:“张之书多文而隐”①。而《灵宝毕法》则不然,名曰《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唯因“秘传”,反将内丹功法诀要“泄露”无遗。如所周知,普通内丹书不但含混、模糊,且多用隐名,而《灵宝毕法》一书不仅讲具体功法,且对内丹隐名、术语作释。此二者均属罕见之举,亦为本书的特色,对于修道者颇具操作意义。《灵宝毕法》相传为钟离权得之于终…  相似文献   

16.
沈忠俊等同志1983年编写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一书受到学术界的一定重视。1984年《中国哲学年鉴》介绍了这本书。今年,他们根据原教育部的教学大纲重新编写,定名为《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概论》,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在保持了原书优点的基础上,更突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这个中心思想。与原版相比,新版书有如下两个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在一家杂志社做主编,用时新的话讲,属“白领阶层”,所以对描写、论述白领阶层生活与工作的书颇感兴趣。上个主日的晚上,我又习惯性地来到一家书店,一本包装得十分漂亮的书的书名映入了我的眼帘——《办公室兵法大全》。我十分好奇:办公室里还用得上兵法么?我将这本书拿起来和往常一样地随便翻着,不久,我就感  相似文献   

18.
何为民   《心理科学进展》1988,6(2):59-65
《心理学动态》1987年第4期,发表了武伯欣同志对罗大华等编著的《犯罪心理学》一书的不同看法(以下简称“武文”)。主要是认为该书所使用的概念缺乏科学性,存在着“堆砌概念、概念不明确和主观臆造或随意使用概念等缺陷”,并且引用潘菽教授为该书作序指出的三点不足佐证。我作为该书作者和统稿人之一,觉得有必要借贵刊几页篇幅与武伯欣同志商榷。“武文”涉及的问题很多,限于篇幅,着重谈对本书的总体估价和“犯罪心理结构”的科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易》循环律的特征及普适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弥纶天地之道”,揭示了宇宙运动变化的规律,循环律即是其中一条最根本的规律。《周易》循环律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循环往复、首尾相衔的特征,表现为“圆”的基本形式。《周易》的书名即揭示了本书的实质。“周”字虽可解释为朝代名(指周代。孔颖达《周易正义》:“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或地名(指周地,即岐阳。孔颖达《周易正义》:“《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但我认为从“周环、周旋”这个意义上解释“周”字更符合《周易》一书的实质。在先秦典籍…  相似文献   

20.
1992年2月27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京召开了“章韶华四部哲学著作出版座谈会”与会者50余人.会上,出版社总编辑张品兴对章韶华的四本书(《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走出哲学的误区》、《走出哲学王国后的沉思》、《需要一创造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张品兴同志说,《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书,是作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的成果,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走出哲学的误区》提出了一个发人深醒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发自内心地坚持“唯物主义路线”.“按照辩证法办事”,结果却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地误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沼?对此,作者认为,原因固然是多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