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法”是绘画美学的总纲,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辩证统一的整体观点看待“六法”,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画没有流于自然主义或形式主义,与这个“金科玉律”千载不易之法的确立是分不开的.传统不是保守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发展的,今天的“古为今用”已使中国画得到更好的传承,并取得了伟大成就,在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诺瓦利斯在《费希特研究》中系统地梳理了费希特早期知识学,在接受自由“自我”概念的同时,他质疑“本原行动”的原初性,强调“感情”和“想象力”在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自我(或自身)概念提供了考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哲学理路,提供了浪漫主义对启蒙的接受与批判的根由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浪漫主义批评启蒙理性中隐含的暴力因素,以及工具理性对世界的合理化祛魅,对人的感情和想象力的销蚀.但是浪漫主义并不是反理性的,他们与批判和反思启蒙者一样强调启蒙主体间的对话性,视自由为使命,试图通过内在自治的教育(Bildung)达到真正的启蒙.从而论证,有关浪漫主义反理性、反个人主义、是保守主义和极权代言者的说法是草率而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神话是“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说明:神话传说的创作方法虽是浪漫主义的,而其根源却仍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它们归根到底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因此,神话归根到底还是“人话”。我国远古的神话传话,由于当时无天字记载,亡逸颇多,部分地被保存在《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这些神话虽出自后人的记载,然而经过细心的研究,我们还是能够从中看到原始人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的。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神话,对我们中华民族在原始社会的伦理思想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逻辑与语言学习》一九八七年第二期上发表的《关于“除非”与“除了”》一文(以下简称《关》文)提出:“除非”与“除了”是两个意思相近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认为“除非……才……”与“除非……不……”两种格式表示的意思完全一样;“除了……才……”与“除了……不……”两种格式表示的意思也完全一样。这些句式中的“除非”和“除了”都可以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现实主义引入中国之后虽久经坎坷,几度沉浮,仍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在世纪之交,现实主义的命运、前途和地位则受到质疑。目前,围绕美术界正在展开的“重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大讨论,重新强调现实主义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新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现实主义无论作为偏重“写实”兼蓄别样的创作方法,还是作为关注社会、关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学实验在受试者研究方面遇到的伦理挑战,迫使人们一再地回归并认真地反思《纽伦堡法典》和《赫尔辛基宣言》的人权伦理意蕴.前者以简约的法典确立了“为人权而斗争”的基本伦理路线以及生命伦理原则.后者在一再的修订和补充中面对诸如“知情同意权”之类的复杂的人权伦理问题.由于自《纽伦堡法典》以来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伦理准则的拟定与人体受试者研究的人权伦理探索紧密相关,回到“人的概念”与面向“概念中的人”分别代表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人权伦理探索.《纽伦堡法典》的启示凝结为“人就是人”的精神守望.《赫尔辛基宣言》展现出开放的人权伦理探索,代表了将伦理理想主义与道德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宋学”、“理学”与“理学化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学”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学术走向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从治学方法上将汉代以后的经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汉学”,一类是“宋学”。汉学偏重训诂考证,宋学偏重义理诠释。但是,“宋学”概念并不意味有宋一朝的学术。北宋庆历以前的80年间,经学的主要成就是邢?所主持修纂的《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孝经注疏》等经书,这可以说是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贾公彦《仪礼注疏》、《周礼注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注疏》,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义疏体经注的延续。它是汉唐经学的绪余,是“唐学”,而不是“宋学”。“宋学”从什么时候开始…  相似文献   

8.
《蝶恋花》首发何处李光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主席这首脍炙人口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  相似文献   

9.
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道德经》的主旨就是言“道”言“德”,因此,“道”与“德”无疑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道德经》五千多字中,“道”出现七十多次,“德”出现近四十次。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在老子《道德经》中“身兼数职”,有多重含义、不同用法。首先,老子将自己预设的“道”看作是形成世界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25章,以下只注章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因此,晨阳先…  相似文献   

10.
解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及其统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语出《周易》的《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把“君子之道”作为“人道”的代表。《周易》是专门研究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认为“人道”源于“天道”与“地道”,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其实,天、地两道都是围绕人道的。人生于世,必将面临自我如何成长、与他人如何相处的两大关键问题。《周易》旨在通过阴阳消长的规律以启迪个体不断向上成长的路向应为“自强不息”,与群体和谐相处的范式当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基础与进升。没有前者,后者就无从谈起;没有后者,前者就会有局限,甚至走向极端。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不可对立的,而是互动的、互补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诗论》中“邦风”及“夏”的诗类名称发现 ,解决与澄清了《诗经》研究中一些重要学术问题。《诗经》“风”类名原为“邦风”而非“国风” ,说明《邦风》分类虽然参照当时的行政区划 ,但主要是以《风》产生区域的历史上著名地望为其命名原则的 ,而非尽以当时分封的诸侯国名称命名 ,由此可以揭开《风》中“周南”、“召南”、“王风”、“豳风”等为何不出自于“国”之谜 ,而“国”在采风过程中却起到了“统一音韵”的作用。《孔子诗论》还再次证明古时夏、雅二字互通 ,《大夏》主要为王室皇族所用 ,而《少夏》主要为贵族大夫所用。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孔子之前,《诗》一般是被当作历史文献和典礼、“言志”以及外交辞令等方面的教科书,自从孔子提出“兴于《诗》”(《论语·泰伯》,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和“《诗》可以兴”(《阳货》)以后,《诗》的文学特征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孔子之“兴”标志着我国古代在文学意识方面的第一次觉醒,是个值得注意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3.
说“炒”     
“炒”的本义,《辞源》释曰:“煎炒,火乾。”《现代汉语词典》讲得更明确更通俗;“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随时翻动使熟,一般先要放少量的油……”释文体现词性,显然“炒”是动词。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词根,构成“炒菜”、“炒肝”、“炒货”、“炒米”、“炒面”、“炒勺”、“单炒”、“热炒”等词语。直到现在,“炒”的本义,仍是常用常见的。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冬,《中日价值哲学新论》出版。这本书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哲学价值理论研究在东方的进展。本文想就其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效用”与“效应”有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对这种作用和影响,有的用效应来概括,有的用效用来概括”(第5(?)页)。查《汉英词典》“效应”与“效用”的英文词都是effect,换言之,effect的汉译既可以是“效应”,也可以是“效用”。再查《现代汉语词典》时“效应”和“效用”的释义,我们  相似文献   

15.
<正> 《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谈诗(指《诗经》,下同)的一段话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泰伯篇》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关于“诗可以兴”“兴于诗”的“兴”义,古今学者多有分歧。“诗可以兴”的“兴”,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朱熹《四书集注》曰:“感发志气。”“兴于诗”一句的“兴”,《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现代学者对“兴”的解释也不尽一致。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对“诗可以兴”的“兴”义,采取朱熹的解  相似文献   

16.
“之”是《孟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本文通过对《孟子》中“之”的词性分析,来加深对《孟子》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延安从来都是一个被广泛表现且有着深刻历史内涵的题材,尤其是在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兴起后,对延安形象的刻画在美术形式中也有了丰富的表现。油画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表现具有革命历史和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有着优势,因而在表现延安题材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十一月份,《幼儿文学》报就可以在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了。这张报纸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它将刊登许多有趣的故事、童话、诗歌,还有阅读指导和插图,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一至八岁的孩子讲,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读”。(1984年10月14日《北京日报》这段话错误地理解了“故事”和“童话”之间的外延关系。“故事”和“童话”虽然是两种文学体裁,但二者并不具有并列关系。因为童话从属于故事,童话本身就是一种故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童话”的释义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  相似文献   

19.
影片《人生》的编导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对当代中国农村现实生活的满腔热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生活画卷。它准确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农村各阶层人们道德风貌的典型形象,深深地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现实主义引入中国之后虽久经坎坷,几度沉浮,仍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在世纪之交,现实主义的命运、前途和地位则受到质疑。目前,围绕美术界正在展开的“重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大讨论,重新强调现实主义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新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现实主义无论作为偏重“写实”兼蓄别样的创作方法,还是作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种艺术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新世纪,并将不可替代地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