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02,25(2):170-172
本研究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4~12岁中、轻度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特点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他们的适应行为与智力有显著性相关;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落后,其中认知技能发展严重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他们的适应行为仍有着相当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道尔(E.Doll)在本世纪30年代编制出第一个标准化的适应行为量表以来,适应行为的评定已成为儿童心理评估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特殊教育领域,适应行为量表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智力落后(简称MR)儿童的诊断与评估中,并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和训练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适应行为量表的研究和应用才刚刚起步,这与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开展有关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智力和适应技能:智能结构的两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伯良  戴晓阳 《心理科学》2008,31(2):421-423
目的:通过幼儿智力和适应行为测试结果考察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关系及智能结构.方法:用CFA方法对1484名儿童的<中国幼儿智力量表>和<幼儿适应技能评定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的言语理解成分、空间推理成分和适应行为间有中度相关,并且均负荷于一个高阶因子.结论: 幼儿的智力测试结果和适应行为间有中度相关, 智力测验的智力和适应行为是广义智力结构的两个方面, 临床应用中要结合两种测试结果才能全面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茅于燕 《心理学报》1994,27(3):247-254
研究了41名弱智儿童。采用时间样本的方法收集材料,以期从动态角度了解弱智儿童在上课时和自由活动时的行为表现。按园别和智力落后程度两个方面对被试在上课时的8大类行为和自由活动时的7大类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班级人数、不同教学方法和智力落后程度与弱智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关。还对收集材料的方法、园别和智力落后程度与弱智儿童的行为表现的关系、高频率的自娱活动等,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师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对10-16岁(四至九年级)的轻度智力落后学生与智力正常学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轻度智力落后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有待相应有效的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6.
儿童绘图作业内隐学习智力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中性参数程序和绘图作业,让正常智力、轻度智力落后、中度智力落后3组8~12岁右利手儿童接受符合、不符合或与“起始-旋转法则”无关的绘图练习,考察练习对原初行为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违反“起始-旋转法则”的练习使智力落后组被试的绘图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证明内隐学习具有智力独立性;“意识污染”对内隐学习结果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而非单向的;中性参数实验程序能够更好地隐蔽规则学习的实验目的,但不能有效消除意识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楠  方晓义 《心理科学》2011,34(3):714-722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动机、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国内外心理理论研究较多关注一般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而对自闭症儿童领域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够。本研究在原有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基础上,对任务进行完全“非言语”改进,以意外内容任务为主要测试内容,将智力落后儿童作为对照组纳入到实验当中,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编后的非言语意外内容任务适用于自闭症和智力落后儿童;包括低言语能力个体在内的所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显著低于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儿童在物品转移和调换的注意方面存在更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探讨癫痫儿童的智力结构及适应行为特点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应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及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智力测验及适应行为评定。结果癫痫儿童易出现智力及适应行为能力的缺陷,对于癫痫儿童的临床治疗,除积极控制癫痫发作外,应注重认知功能的保护,其中言语智力的开发及训练应给予特别关注,同时,也应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对儿...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略地叙述了医学心理学三十年来的历程,并就心理治疗、神经症的心理病因和心理特点、精神病的病理心理特点、针刺麻醉中的心理学问题、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诊断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的比较研究,探索智力落后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岁智龄组智力落后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较弱,低于或等于同智龄组正常儿童水平。智力落后儿童慢速和快速情境下的注意稳定性高于中速。信噪比也影响注意的稳定性,信噪比越低,注意稳定性越差。频率因素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智力落后的成因--当代智力理论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文 《心理科学》2004,27(6):1438-1441
智力落后的成因历来存在争论。本文在当代复杂系统智力理论的视野之下.从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和Das的PASS模型入手,分析了智力落后本质及成因的新解.揭示了智力落后理论研究的认知心理学新走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力落后儿童在实验情景下用手抓物的方式、及其与大脑侧偏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智力落后儿童混用手情况多。被试在取物时,使用左手或右手次数的比率平均约为1:2,相当于1—2岁正常儿童用左、右手取物的比率;(2)性别与年龄对落后儿童用手方式无明显影响;(3)病情等级对用手方式有明显影响: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使用左、右手的比率大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同样比率;(4)智力落后儿童抓物的线索在四个实验中不完全相同:实验Ⅰ至Ⅲ的线索为位置(近手),实验Ⅳ为对实验用具的喜爱;(5)在混用手与大脑侧偏化(或优势脑未分化)不完善之间,可能有直接关系。此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茅于燕 《心理学报》1989,22(3):15-24
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早期教学实验,探索教育智力落后儿童学习的有效方法;描述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障碍,找出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学月进步的因素,为在我国开展这方面工作积累资料。 北京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20名2—7岁儿童参加了这项教学实验。经过一年教学、训练,17名儿童进步明显。文中还讨论了三种所用的教学方法的优缺点;语言障碍的特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3名儿童进步不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智力差异的低常端——智力落后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重要的卫生一健康一社会问题。有关材料指出,各国(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苏联等)人口中均有一定比率的智力落后者,数量颇为可观。据我国近期对有关地区的调研,智力落后的患病率亦达3‰~30‰,全国人数则至少当以数百万计。这一问题业已引起各方面日益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心理学研究的有关材科就这一问题的若干方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智力落后儿童词汇语义记忆组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玲  谭和平 《心理科学》2005,28(5):1104-1107
本研究采用类别概念例举法.对49名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49名智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以及22名实龄匹配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比较这三类儿童的心理词典中词的语义储存的区别。研究表明,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心理词典中词的语义储存有类似的组织结构.但在储存信息的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词典中储存同的组织较为松散,而且混杂了一些错误的信息;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储存有污的组织则更加松散,错误信息也更多,总之,正常儿童的心理词典中词的语义边界清晰,而智力落后儿童的语义边界模糊。  相似文献   

16.
智力落后,就其本身来说,不是一种综合症,而是许多不同病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表现为大脑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症状。它发生于发育阶段,是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顺应不良为特征的。 智力落后的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都很高,虽然由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年龄取样不同而不完全一致。智力落后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之一,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7.
智力落后学生句子判断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8名智力落后学生为被试,探讨了8-18岁学生的句子判断能力.结果显示:1)智力落后学生的句子判断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8-10岁到11-14岁之间增长显著,发展迅速;2)11-14岁组智力落后学生对于语法及语义错误的判断存在显著差异;3)句子判断能力相对较好的智力落后学生,因果关系复句与条件关系复句的判断成绩显著优于转折关系复句的判断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一、智力和智力训练要进行智力训练,必须弄清智力的涵义。什么是智力?这是心理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但是,由于各自的观点不同,所强调的方面不同,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观点: 1、适应的观点。认为智力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智力愈高的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愈强。在任何一种环境中,能从容应付,恰到好处。德国心理学家斯腾(Stern,W。)认为,智力就是个体于新要求有意识地适应的一般能力,是对生活中的新课题和条件的一般的心理顺应力。  相似文献   

19.
智力落后儿童人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大脑功能发育障碍,在个性的成熟和发展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表现出与正常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在不同智残程度的儿童中也存在着个性差异。智力与个性发展有密切关系,脑功能受损越严重,对个性发展的影响也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思维品质是在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它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个性差异,是判断智力层次,确定一个人智力是正常、超常或低常的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重大突破口,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好途径.自1986年开始,通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主持的《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教改实验,我们体会到在众多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办法中,开展编题活动是一个简便易行收效快的好办法.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条通过编题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