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信仰,追求长生成仙是道教徒的终极目标。在道教产生之前,神仙思想就已经非常流行。当时的方士和神仙家一般只热衷于个人成仙,或者帮助帝王、贵族成仙,而对救度普通人没有多少兴趣。道教产生后,这种追求“自度”的神仙思想发展成为一  相似文献   

2.
李裴 《宗教学研究》2023,(6):144-149
在由道家哲学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化过程中,“化”这一概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本体论意义上的“造化”之美,到道术层面的“变化”之妙,再到实现成仙目标的“解化”之奇,“化”的思想将道的精神性、物质性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将先秦道家哲学中的虚无、抽象之道落实到具象化的神仙之上,尤其“尸解成仙”作为修道人对于成仙理想的宗教化的朴素阐释和表达,体现了道教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和道教神仙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特质。由“道”而“化”,作为两千年道教史和道教美学的逻辑起点,开启并造就了以神仙形象、神仙品格、神仙追求为审美判断标准、美学趣味和人格理想的中国宗教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再论道教成仙信仰的形成——兼与韩国学者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韩国学者提出的道教核心思想“神仙思想”系从“韩国传到中国”的论据,展开了道教成仙信仰形成的再讨论。首先论证了韩国“太白山”不是“三神山”,燕齐方士仅是中国古代神仙思想中的一支代表。其次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道教成仙信仰的形成,虽与古代中国神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还曾受到古代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发达的宗教观念及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养生实践等之深刻影响,这几方面的因素,缺一都不足以导致道教成仙信仰的建立。由此可知,韩国学者所说的神仙思想“首先传到同韩族疆域相近的大陆山东省、河北省,接着传到全中国”,是站不住脚的。结论是,道教乃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相似文献   

4.
道教对长生成仙的追求,作为一种人们追求超越自身生命和能力之有限的愿望,萌芽于原始宗教时期。这种愿望在战国时期已经定型为对成为“神仙”的追求;此时人们的这种追求已不再是一种自发的活动,而已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自觉的追求。到了汉代,这种追求的影响更为广泛和强烈。而且,此时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亦更加深刻、丰富并多附有神学的色彩。这一切都为以追求长生成仙为宗旨的道教的创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汉明帝时,佛  相似文献   

5.
灵宝派是与正一派、上清派鼎立的三大道派之一,灵宝授箓是道教授箓制度的重要环节。论文以閤皂山灵宝派及元始宗坛授箓活动为中心,考察辨析灵宝授箓的历史及其宗教内涵。认为道教三山符箓中的灵宝授箓,充分体现了灵宝派的教义思想,灵宝经戒法箓具有济世度人的功能。历史上道士有参受正一、灵宝、上清法箓的传统,閤皂山灵宝派的元始宗坛授箓,是灵宝派道法传授系统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在道教信仰中 ,神仙信仰是其核心内容。因为修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 ,神仙是道教徒修道成仙的榜样 ,神仙事迹是道教徒实现成仙的楷模。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有利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劝善、济世、稳定社会、民俗文化等方面。一、道教神仙信仰的劝善功能劝善是一切宗教的积极因素之一 ,它广泛而深入地融汇在神仙信仰之中。在道教神仙信仰里 ,劝善始终是其重要内容和精神旨趣。如果我们对由神仙信仰而引起的神话进行根本剖析 ,便会发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社会伦理教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 ,…  相似文献   

7.
苟波 《中国道教》2005,(3):41-44
道教创立后,在汲取古代神话传说及民间信仰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神仙境界系统,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仙境”的观念早在道教之前就存在。虽然道教产生后在汲取“仙境”传说基础上形成了宗教色彩更浓的神仙境界理论,但“仙境”本身并非是一个纯宗教范畴。从最早的乐园神话开始,“仙境”就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以及隐蔽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个美好梦想。道教在先民原有的“仙境”思想的基础,又构造了自己的神仙谱系。道教认为,神仙有不同等级,居于不同的仙境,《太平经》分神仙为…  相似文献   

8.
道教是关注生命的宗教。道教经典《度人经》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通过对“道”的认识和体悟,遵循“道”的原则来完善人的生命,“生道合一”,达到生命无限自由的境界,这就是道教的“成仙得道”。  相似文献   

9.
浅析《灵宝度人经》所描绘的世界图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之称的《灵宝度人经》,给人们描绘出了一个宏伟的世界图景。这世界图景自成一个金字塔形的体系,为人们求仙问道提供了一个向上往善的动力性支架。人们只要矢志不移,不畏辛苦,脚踏着它所设建的天梯,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入更高更为自由的天人境界,过上寿与天齐,美妙如画的神仙生活。本文试图揭示这个图景,以丰富人们对《灵宝度人经》教理教义的认识。一、《灵宝度人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灵宝度人经》产生于东晋末年,它是道经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早期民间道教发展到上层官方的士族化神仙道教,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是崇尚黄老思潮的历史产物,它尊奉老子为道祖,《道德经》为祖经,在一千多年的流变和发展中,其神学世界观和成仙方法等都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却一直将《道德经》作为信奉的主要经典和各个道派共同的理论旗帜。道教的最高信仰是修道成仙,超越世俗世界,享受神仙世界的永恒幸福是道教徒追求的目标。所以,道教学者注疏《道德经》一般着重阐明神仙世界的存在,成仙的可能和神仙修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