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乾坤 《学海》2012,(3):144-147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马克思"社会"思想研究主要关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为何会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意义上的"类"转向"社会"这一问题的探讨上。然而,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问题被忽视了:马克思的"社会"①概  相似文献   

2.
邹永图 《现代哲学》2000,(1):104-10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为“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哲学学说。从其诞生至今,已成为世界上一切共产主义政党和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然而,从理论形态上完整准确地理解和阐述马克思哲学,却仍然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3.
何丽野教授《从文本考证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的思想》(《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一文对我的《关于唯物史观的再认识》(《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以下简称《再认识》)一文进行了商榷。我在感谢何丽野教授对《再认识》一文进行关注和仔细阅读的同时,看到商榷文章除了涉及到  相似文献   

4.
<正>一、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唯物主义哲学?承认马克思哲学是唯物主义,这是研究马克思哲学不可怀疑的前提。为什么不可怀疑? 因为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文本为准绳,而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明确地称自己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例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把自己的哲学称为 "新唯物主义",以同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 "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  相似文献   

5.
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出了划时代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正是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承接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创新性成果,并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升华,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最终完成了自《手稿》开始的哲学革命变革。实践唯物主义作为“新唯物主义”的表现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强调实践,凸显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它实际上是马克思对传统人学思想的革命性的改造和提升,是深刻体现了划时代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创立的哲学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恩格斯公开发表了第一个表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马克思合著了在其中正式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表述了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终结论"需要回到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展现其在不同时期对哲学态度的思想转变,从而揭示马克思"哲学终结论"的本质内涵在于"终结"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旧哲学,其真正目的在于为创立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开辟思想道路,而不是要宣布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的死亡和消失。据此,马克思"哲学终结"思想对于现当代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启示人们哲学研究本身也应该在继往开来的同时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人化了的自然”与“对象化了的人”,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哲学论题,也是马克思论美的认识论基础。由于《手稿》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未完成的笔记,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并未系统整理公开发表,这就给如何理解这一论题带来一定的困  相似文献   

9.
杨友成同志在《科学世界观与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较量》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以下简称“杨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深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杨文的基本观点。同时,对目前学术界有些同志提出的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参见俞吾金《马克思物质观新探》一文,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以下简称“俞文”)或者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我也不敢苟同。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包括马克思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唯…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些国外的生态哲学家,包括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多次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思想是否相容的问题。笔者认为,环境(生态)危机无疑不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问题与挑战,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资本论》等文献表明,唯物史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将其具体贯彻到了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中。因此,发挥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学思  相似文献   

11.
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沉睡了近一个世纪,于本世纪30年代(1932年)才正式问世。《手稿》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件。它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联合主办,于1988年10月13日至19日在贵阳召开。与会代表170人;提交会议的学术译著和资料共70份。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列宁哲学思想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些专题讨论,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会议分为三个会场进行讨论。兹分别将各会场讨论的主要问题及部分论文的主要观点概述于后。第一会场围绕纪念《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发表一百周年,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这个语境中,科学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将哲学从自然界和历史中驱逐出去,因而科学与哲学是对立的;"科学"意谓一种各门学科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标准,恩格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唯物史观是"科学";拥有"范式"是科学最根本的特征,唯物史观尚没有成为历史观领域中的"范式"。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理论理想和理论使命就是使唯物史观真正成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关于人性、人的本质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到 80年代中后期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 ,再到 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所谓“人学”热 ,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基本的共识是 :人也是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马克思哲学中 ,并不存在所谓“人学的空场”。不过 ,上述研究基本上还只是看到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对象意义 ,还没有把它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内在理论维度去理解和确认。俞吾金教授在《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光明日报》2 0 0 1年 2月 6日。以下简称“《俞文》”)中提…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哲学动态》2012,(5):27-31
前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身主体内容的苏联哲学也出现了根本变化。但是,苏联哲学的终结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结。前苏联的解体也许为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带来了契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动向,尤其是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罗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正>在《希望的原理》(1959年)、《阿维森纳与亚里士多德左翼》(1963年)、《图宾根哲学导论》(1970年)、《唯物主义问题》(1972年)、《世界的实验》(1975年)等一系列著作中,布洛赫(E.Bloch,1885—1977年)遵循马克思"感性的自然"概念(马克思,第89页)和恩格斯"世界是过程的集  相似文献   

17.
<正>不断加强并深化对生产关系概念的研究和认识,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唐正东先生在《哲学研究》2011年第6期上发表的《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以下简称唐文)一文,堪称这方面最新、也最具颠覆性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唐文的一个总的判断——马克思在1857年前后才完成了对生产关系概念的科学认识,此前无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是《哲学的贫困》,"马克思尽管有时候用的是生产关系概念,但他头脑中想的却只是交换关  相似文献   

18.
苏东剧变后,马克思的出场路径与在场语境受到挑战,因此,全球都在关注和追问,什么将构成马克思在场性的时代根据?如何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如何重新理解和看待马克思哲学的本真意义与当代价值?任平教授的近著《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以下简称《当代》)通过回应现  相似文献   

19.
<正>现当代哲学对"有限性"的弘扬是旧形而上学终结的历史使然。但是,与现当代哲学不同,马克思的"有限性"思想不仅表达了思想的有限性,而且也表达了现实生活的有限性,以及思想的有限性是现实生活的有限性的理论表达等多重涵义。  相似文献   

20.
《巴黎手稿》纯哲学语境的解读产生了双重误解结果,一是文献语境,二是与后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写作目的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只是这一哲学分析框架的延伸性成果。基于这一哲学分析框架而来的理论成果是: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和主体历史观。它们与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之间是互为内生变量关系,作为理论“基因”一再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后继文献中。《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