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图”、“洛书”之名早在中国先秦有之。《尚书·顾命篇》:“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风鸟不至,河不出图”。《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但是对于河图、洛书的解释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及至宋代,方有陈抟授“河图”、“洛书”,中经刘牧、邵雍、周敦颐等人发展,至朱熹集大成,列“河图”、“洛  相似文献   

2.
胡煦易学的河图洛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煦是清初著名易学家,治易兼采汉宋,融合象数与义理,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胡煦认为《周易》为传道之书,阐述天人合一之旨,而欲明周易所传之道,必须从研究河图、洛书开始。他认为河图、洛书同为伏羲画卦之资,反对以洛书为作《范》之具的观点。关于河图、洛书的关系,胡煦提出“河图合而洛书分,河图先天洛书后天”,“图为先天是流行之气,书为后天是对待之形”,批评先天对待后天流行的观点。基于河图先天的看法,胡煦提出“先天河图无拆法”,批评拆补之说,提出羲图文卦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出入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行及返归的各种禁忌是古代数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云梦秦简《日书》中有“归行”、“岁忌”、“到室”、“禹须臾”等等,《论衡·辨崇》云:涂上之暴尸,未必出于往亡,室中之槟柩,未必还以归忌。《周易》卦爻辞中涉及“出入”、“往来”的内容极多,当取自古代的“出入占”。例如《周易·贲》云:“亨,小利有攸往。”《周易·剥》云:“不利有攸往。”《周易·益》云:“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古代交通不便,山川险阻,困难重重,旅行实非易事,《周易·咸》九四云:“懂懂往来,朋从尔恩。”虞翻注:“之外为往。”往是出行,入是未归…  相似文献   

4.
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的"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与洛书的区分,与朱熹的"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是加强十数图与《周易》八卦的关联,九数图与《洪范》九畴的关联,进而将《洪范》纳入易学系统。其子蔡沈的《洪范皇极》以《周易》为象学,对应河图,以《洪范》为数学,对应洛书,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这一区分是对刘牧河图、洛书说的发展,蔡氏父子由此构建了其范数之学。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随着“ 《周易》热的升温”,《河图》也跟着热了起来,因为据说八卦是圣人根据《河图》画出来的,并且据说《河图》中有许多我们至今尚不知晓的秘密。那么,古人所说的《河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的系列文章将会告诉你。  相似文献   

6.
“河图洛书”与汉字起源李立新《周易》为五经之首、三玄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典籍。它“致广大而尽精微”,包罗万象,涵括万事万理,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而《周易》正是从“河图洛书”传承、演化而来的。《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  相似文献   

7.
《周易》新证读《周易图象几表》札记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周易》的主观能动思想《周易》象数与古代科学中国《周易》研究之新进展刘先枚蒋国保金景芳杨钧唐明邦唐明邦金春峰刘蔚华潘世宪徐锡台《易经》与量子力学的形而上学方以智的易学方法论评议〔美国〕康灵撞科学易理《易经》与针灸冯子道中国古代算筹二进制数表和《周易》《周易》通读手稿《易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启迪智能逻辑初探(专著)罗炽安智珠麻福昌张吉良张吉良舒默尹奈“河图”、“洛书”数图试析易学方面的一次考古发现谈《周易》八卦释四位奇偶数和四位(包括五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对颇有争议的先天八卦及《洛书·河图》的产生和最初含义进行了探讨。首次发现,伏羲氏是在甘肃天水龙马山,观变于隔河对岸卦台山的阴阳变化而画卦的。天水卦台山“三阳”时刻的阴阳变化现象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即四季,八卦即八节。四象八卦阳顺法编序,便是象序1、2、3、4,象数6、7、8、9和卦序(失传)卦数(洛书)。《洛书》是反映八节二十四气哲理的节气图。同时意外发现,《河图》是阴阳闭合周期图。说明伏羲八卦系列及其数日《河图·洛书》,是上古先民研制历法的一项纯学术思维系统工程,包括六个单项成果,互不可分。只有用我国农用节气历法,才能全面系统的通解先天八卦系列及其数图《河图》和《洛书》。  相似文献   

9.
范谔昌曾从李处约受易学,传陈抟《周易》象学,为陈抟易学南支重要传人。其后学有刘牧、黄晞、陈纯臣等。范谔昌《易》著作有《大易源流图》《易证坠简》《周易证义疏》等。其易学引入了汉易纳甲、纳音之法和道教"五子归庚"之说,较陈抟更进一步。其《易证坠简》在校勘《周易》经传方面有一定成就,而辨《系辞》命名及《易传》周、孔述作次序,开后世怀疑《易传》非孔子所作之风。《周易证义疏》一书则可能是在《大易源流图》《易证坠简》的基础上阐发河图、洛书象数之说的义疏体著作。  相似文献   

10.
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筮书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一部与《归藏》有关的古筮书,内容十分丰富。《周礼·太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郑玄注云 :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变也。《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杜子春云:《连山》,宓戏。《归藏》,黄帝。《论衡·正说》云:烈山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归藏氏得河图,殷人因之,曰《归藏》。伏羲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全部简文尚在整理之中,现在仅就已经公布的资料做些研究,论述如下。(一)寡曰不仁。昔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道家、道教、儒学的《周易》思想同源这一观点出发,结合朱熹的《河图》《洛书》观,比较全面地阐发了朝鲜李朝时期的“朱子学”大师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作者在文中指出,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虽然直接来源于朱熹的《易学启蒙》等著作,但亦受北宋初年道教大师陈抟《龙图序》的影响。退溪的易学思想同道教的《河图》《洛书》观有密切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2.
西周金文与《周易·象传》连劭名西周金文中有一些内容与《周易·象传》中所反映的思想意识相同,现就这一问题进行考述,分条叙述如下:(一)《周易·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上卦震为动,下卦坎为险,动而有险,故曰“勿用有攸往”。上互良为止,下互...  相似文献   

13.
谶纬“河图”、“洛书”神话,是在原始思维的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发挥玄想,以象立意.根据受众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治、民生两类.从诠释发生的角度、诠释方式和诠释功能而言,谶纬“河图”、“洛书”与《周易》有异曲同工之妙.谶纬“河图”、“洛书”中的神话意象和意境,看似为非理性的构思,实为理性智慧的阐发,它阐释的重点是儒家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展现了汉儒的普世精神和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4.
河图、洛书与朱熹哲学陈超近几年来,研究河图、洛书的不乏其人,并且对两图所表征的意义进行了有益探讨。但是,有些探讨往往和《周易》中的神秘主义相结合,曲解了河图、洛书的本来意义。事实上,河图、洛书不过是道士陈传和学生种放、刘牧所为,后朱熹用之构筑自己的哲...  相似文献   

15.
朱一文 《哲学研究》2022,(4):65-75+129
河图洛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易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数学有密切的关联。宋代图书之学兴起,与隶首作数、周公制礼、张苍定章程等经典故事一道,河图洛书生数进入中国数学起源的叙事系统;同时,由河图洛书衍生而来的纵横图成为古代数学著作的一部分。元中叶以降,朱子理学被定于一尊,河图洛书黑白点图取得了在中国传统数学体系中的固定位置。明清之际,秉承家学的方中通著《数度衍》,发明“勾股出于河图”“加减乘除出于洛书”两说,由此把数学的基础建立在河图洛书黑白点图之上,并重新调整了中西数学体系的结构,开启了河洛之学在算学领域内的新发展。康熙年间,清廷编撰《数理精蕴》《周易折中》,两书都认为“加减出于河图,乘除出于洛书”。清中叶,江永撰《河洛精蕴》亦用勾股解河图洛书。由此来看,《数度衍》对数学和易学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周易》的图象之学是我国传统易学的重要内容,以"图"解《易》也是传统易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常光明先生专心致力于"易图"的系统研究达三十余年,他在早年系列相关论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研究的新成果,编纂成《周易图解》一书,将《河图》、《洛书》、《八卦图》、《太极图》、《六十四卦图》诸图的研究融为一体,既单独解析各个"易图",又综合论述诸图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周易》系列"易图"得以全面而完整的诠  相似文献   

17.
“无往不复”──《周易》的转化观王鲁宁,王鲁飞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其源似皆出于《周易》。《泰·九三》:“无平不破,无往不复,艰贞无咎”,是《周易》表达转化观念的名言。它虽然限于平陂、反复表达矛盾转化,没有形成哲学范...  相似文献   

18.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廖名春引言《周易·说卦传》在《易传》七种十篇中,是颇值得注意的一篇。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明言《说卦》为孔子所“序”。但《隋书·经籍志》却记载: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  相似文献   

19.
《周易·序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序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释刘蕙孙(一)《易》的卦序次第,古代《连山》、《归藏》、《周易》等三“易”文献无征,无可叙述,今言《易》序惟《周易》卦序及宋先天图卦序两种,先天图卦序完全是符号自然变化,简明易解,不论。《周易》卦序,则是两千年一个勘不...  相似文献   

20.
帛书《周易·泰蓄》与《逸周书·大聚》连劭名马王堆帛书《周易》中的《泰蓄》一卦排在《根》卦之前,《剥》卦之后,为第十卦;在今本《周易》中为第二十六卦。帛书是西汉初年的写本,通篇字体为早期隶书,持与今本相较,异文甚多。《泰蓄》一卦的全文为:泰蓄,利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