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哲学富于辩证思维,已为人们所公认。然而对于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却一直缺乏系统考察。恩格斯说;“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33页)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逻辑范畴是“类、故、理”。从认识过程而言,“察类”是知其然,“求故”是知其所以然,“明理”是知其必然。因此,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哲学对“类、故、理”范畴的考察来看其辩证思维的逻辑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周易》开创了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先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开创了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先河张本一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然而,人类为了生存,求得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认识和了解自然,洞察它的奥秘,把握其必然性,否则就不能生存;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再认识自己,探究思维发展的规律,对思维进行研究,“亦即反思”,这...  相似文献   

3.
论推类逻辑与中国古代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丰富的中国古代逻辑大致可以分为墨家逻辑、正名逻辑和论证逻辑三个传统,但处于主体地位的还是墨家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基本内容也主要体现在墨家逻辑之中。正名逻辑以名家、儒家的“正名”思想与推知方法为主线,直指宋明理学的“正名”逻辑思想与方法。论证逻辑以王充的论证理论和方法为主体,主要是关于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与方法。墨家逻辑以“类”概念为基础,以“推类”为基本方法,主要推理成分是“名”、“辞”、“说”,主导推理范式是“推类”。什么是“名”?《墨辩》说:“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荀子.正名》说:“实不喻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从“类”范畴到“类”法式的发展演进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援类而推的方法,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并广泛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按照两种不同事物、现象在"类"属性或"类"事理上具有某种同一性或相似性,因此可以由此达彼、由言事而论道的一种推理论说方式。这种方法的特质是建立在"类"概念基础之上的,其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古代主导的推类"法式",是一个由兽名至祭名、善名、族类名、种类名、法式名的历史的过程,铸就了中国古代的主导推理类型。这种具有普遍适用的逻辑思维方法论意义的"推类"法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思维发展的必然,有其稳定的由"言事"而"言道"的推理结构。其成立的依据是事物类属性、类事理的相似性或同一性,表明了思维的确定性认识,使之具有了法则的一般规律的意义,使"推类"思维方法的逻辑性越来越明显,推理功能越来越显著。其取法标准既有伦理的标准,也有逻辑的标准,使得先秦逻辑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了伦理化倾向。其思维进程是通过比照事例而分类,进而援类而推。在其大量的实践应用中,"推类"法式反映了中国人在生活态度上更偏重于精神感受,积淀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它演进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其背后的逻辑原则、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了解,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增强我们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推类逻辑就是基于“推类”的中国古代逻辑。易数推类为中医科学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提供了一个有效地认识自然、机体(肌体)、疾病的方法。取象比类是中医思维的核心,推类是中国古代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推类具有很强的具象性,并以比类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什么类型的思维,其思维运行机制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一种情感思维,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中介的逻辑抽象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情感思维是以主体心理情感为反思对象的内向性思维,它是对主体心理和情感倾向的自我体验,是一种价值认识。我们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史,可以看出,情感不只是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同概念相当的术语是“名”。“名”这个字,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名大体相当于语词和概念。人们对事物有了一定认识,形成一个思想,用语词把它概括、巩固、表达出来,就是概念。在人们的认识和交际领域,概念和语词是密切联系着的一个整体。“名”这个汉字就表示语词和概念的统一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名”作为独立的概念和范畴进行探讨。他把名、言、事联系起来,考察了三者之  相似文献   

8.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对传统科学文化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国古代长期流行“五声”和“五色”观念,它们与西方相应的“七声”和“七色”概念具有明显的差异。声音和色彩均属物理认识对象。“五声”是中国传统乐律学的重要内容,它用宫、商、角、徵、羽表示...  相似文献   

9.
张玉晶 《管子学刊》2023,(3):118-128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否为专制的问题从未缺乏过探讨。如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在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础上建立新制,是现代新儒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钱穆以重述汉、唐、宋、明、清五代政治历史的方式为中国古代政制“非专制”辩护,主张新制构建应根植本民族的政治传统,秉承因时损益的政治发展态度,保持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敏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而张君劢则以儒者兼政治人物的双重身份,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专制”,新制的建立需要站在中国自身的实际立场,结合中西制度优势,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实现立宪民主。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既要正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也要明确“专制”概念的中西差异,而不是一定贴上“专制”抑或“非专制”的标签,这才是古今之分中构建新制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民族特性的范畴之一,它对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气”不但是许多艺术风格概念的源头,而且还影响着不同时代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并催化了众多与气关系密切的文艺理论形态的诞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