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文化的一部分,具体到阿拉伯语来说,它是阿拉伯民族的文化所规定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阿拉伯-伊斯兰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点、准则、习俗等都对阿拉伯语中产生了深重的影响。而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去探讨阿拉伯语教学,并从语言中去寻找文化的印迹,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最持久的交际工具,也是承载民族文化最坚固的活化石。杨占武博士在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间隙,对回族语言文化的研究坚持了25年,痴心不改,厚积薄发,终于再次推出了重新充实、丰富和提升的力作—《回族语言文化》(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3.
赛俩目是阿拉伯问候语安赛俩目阿来库姆的简称,意为愿真主赐您平安,它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用语。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赛俩目不仅具有一般问候语无法具备的神圣色彩和跨语言、跨文化魅力,还是一个凝结着穆斯林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因此,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赛俩目有着独特的文化效应。毋庸置疑,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从文化语言学的视域解读赛俩目的文化内涵,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阿拉伯及穆斯林的生活礼仪,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赛俩目"是阿拉伯问候语"安赛俩目阿来库姆"的简称,意为"愿真主赐您平安",它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用语。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赛俩目"不仅具有一般问候语无法具备的神圣色彩和跨语言、跨文化魅力,还是一个凝结着穆斯林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因此,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赛俩目"有着独特的文化效应。毋庸置疑,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从文化语言学的视域解读"赛俩目"的文化内涵,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阿拉伯及穆斯林的生活礼仪,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大分散、小集中”是它典型的居住特点。其主要族源是以中亚细亚各民族为主,并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回族族体的最早来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以后(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主要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后裔,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回回民族的先民们在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使用着自己的语言,即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各穆斯林民族的语言。随着与汉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回族中国公民身份的确立,其语言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回回人学会了汉语,丢掉了母语。明朝的‘禁胡’政策加速了回回语言的汉化进程,使回族语言最终形成。但是,由于内部交流及宗教生活需要等因素,回族语言中仍然保留了大量阿拉伯语词汇,现将其中部分词汇及其特点作一简单介绍,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居住最不集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现全国回族人口有2100万人,主要聚居在西北地区及河南、云南等省区,其它各地也均有分布。其中宁夏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回族分布尤为集中,所表现出来的回族文化也最为突出。提到回族文化自然与回族的形成密不可分。早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沿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大陆经商的中亚细亚各民族商人——“蕃客”、“胡商”,在广东、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乘商船来华经商和传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其中一些在中国定居,娶妻生子,成了中国大陆上的…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生活用晤,也是全世界近十五亿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所使用的语言。在世界其他语言中至今仍有许多阿语借词,足见其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回回民族簡称“回族”,回族人民通常还自称为“回回”。回族的人口現約400万,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回族居住很分散,又和其他兄弟民族主要是和汉族人民杂居。关于回回民族的来源,虽然还有着各种不同的見解和意見,但許多史料說明,它是由元代进入中国的中央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唐宋时代来中国經商而居留下来的少数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10.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着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阳地区的婚俗文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对辽阳地区婚礼当天的婚俗作简要介绍,着重对婚俗中所蕴含的传统观念及文化心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清真饮食是回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回族的许多饮食习俗,是在严格遵守伊斯兰教饮食戒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回族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融汇,故清真饮食中又有对其他民族优秀饮食文化的吸纳。清真饮食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浓郁,它凝聚了回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使中国饮食更加丰富多彩,乃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体系。一中国清真饮食的兴起,主要源于穆斯林的饮食禁忌。早在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商贾为了遵守其饮食戒律,即将清真食品传入中国。据唐太和中(827-835年)高州刺史房千里《投荒…  相似文献   

12.
“壮回”是生活在云南省文山州的特殊回族穆斯林,在历史的进程中融合了回族宗教信仰的成分和壮族文化的特色,故而形成了壮回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古时期阿拉伯半岛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存阿拉伯半岛的经济、政治、文化、种族、语言、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培植下,阿拉伯民族由多神教改信一神的伊斯兰教,与此同时诞生了伊斯兰文化.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大致经过创立期、发展期、鼎盛期、凋落期四个发展阶段,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以伊斯兰教为主的中世纪阿拉伯教育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吸收希腊、罗马、拜占庭、叙利亚、波斯、印度、中国等古代文化的营养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有机结合,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融.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的过程.本文从研究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百年翻译运动入手,探讨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对促进中西文化交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19日,著名回族学者马金鹏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纪念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与会嘉宾踊跃发言,缅怀马先生的业绩和风范。大家认为,马先生是一位爱国的宗教人士、正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杰出的阿拉伯经典名著翻译家,他翻译的摩洛哥作家的《伊本·白图泰游记》是一部重要的译著,受到阿拉伯学界的很大关注,有益于中国人民对中阿古代文明的认识与了解。根据马先生的愿望,先生的子女将其生前使用的图书捐赠给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外交部、中联部、文化部、国家宗教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近百人参加了纪念会。  相似文献   

15.
民族型心理契约及回族员工角色外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少宏  康小青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434-1441
在传统的心理契约维度结构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理论。基于回族文化特征及现实特征, 确定民族型心理契约维度及其层次性特征, 分析民族型心理契约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组织情景因素, 探讨回族员工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生成机理、民族型心理契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以及益组织行为与损组织行为双向维度的回族员工角色外行为特征。从企业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角度架构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组织干预模型。  相似文献   

16.
1988年8月16日是马坚教授去世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今天,这位杰出的回族学者、研究阿拉伯文化的专家、一位虔诚的穆斯林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尊敬和热爱他的穆斯林兄弟而归真了。他的去世是我国伊斯兰教界。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融汇而成博大精深、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在文化交流共建共享中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回族匾额楹联即为回族继承传统兼具创新的典型文化事例,这也是回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特色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从历史上看回汉通婚問題回汉通婚不是一个新的問题,而是一个历史問題。馬家琪同志不承认回族是在中国經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是没有根据的。民族間的融合,使他们在語言文字、风俗习慣、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影响;没有这个过程,回族就不可能发展成为現代化的民族。反对回汉通婚的人必然会反对或不承认民族間的融合,他认为回汉通婚就会使回族减少甚至不存在  相似文献   

19.
在回族研究中,“语言”问题似乎没有象服饰、宗教、节日等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实,注目于回族语言,即可发现他们通用的汉语中,有其自身特色。下边仅就“移词”谈谈回族语言。“移词”——回族独特的语言回族所用的语言是汉语,这是在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而事实上,回族在使用汉语的同时,在宗教生活和民族内部的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自古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唐高宗永徽二年,阿拉伯帝国的使者首次来华,标志着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交往进入新的阶段。自唐朝以来的几个世纪,中国曾向阿拉伯世界出口了大量的外销瓷。随着中阿贸易交流的不断深入,大量阿拉伯客商来华经商甚至居住,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原先不为中国人所知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