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沙罗画作,是柔与劲、力与美的完满和谐之作。作品力道配比十分完备,内部张力十足又能相互制衡,既恢宏博大又细腻温婉,是其一生技艺和功力相互融合而结出的硕果,背后承载的是艺术家一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锤炼。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9,(10)
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无量,乃无有限量;一切的一切,是为四无量。此即佛教的最高道德观念;也是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根本法门。佛弟子修此四无量行的目的,在于净化身心,完成人格,利益大众。慈心能与乐慈,是与乐心,众生需要快乐与幸福,要设法给与他;见人受若难,内心油然生起同情,给予慰藉。这都是慈悲的表现和实践。儒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要人扩大同情心。《法华经》说:“今此三界,皆是吾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在佛的心境中,“等视众生如罗(目侯)罗”。爱人子犹如己出。佛教之所以提倡普渡众生,是在扩大同情心的基础上,以一切众生为对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2,(9):56-59
早在1999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就组织西双版纳僧人参与艾滋病防治培训,积极探索宗教界关怀和帮助艾滋(AIDS)病人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公益新模式。近10年来,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以"佛光之家"[1]为平台,通过僧人讲授"五戒"[2]来规范信众行为以预防艾滋,讲授"四无量心"[3]让社会了解并接受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讲授"四圣谛"[4]、"八正道"[5]、"十二因缘"[6]等佛法让其接受现实并消除对社会的报复心理,讲授禅修"四念处"来稳定其情绪,通过临终关怀让其远离死的恐惧。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4.
感悟慈悲     
慈悲不必相识,不必拥有,只是给予,不求回报。  相似文献   

5.
恭融 《法音》2003,(9):34-36
小时侯,曾经唱过一首歌,就是《金达莱花朵朵开》;长大后,曾经弹过一首钢琴曲,名叫《樱花》;出家后,经常唱起的,那就是《三宝歌》。人们说:“音乐是不分国界的,它能传达美的信息,使心与心得到沟通。”而我要说:“佛法也是不分国界的,它能以慈悲的力量,转化人心,架起人类和平的桥梁。”追求和平,是战争带给人类痛苦的觉醒。回首过去,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仿佛还在眼前。爱因斯坦曾给5000年后的人类写了封信,他自豪地写下了人类在物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然而,却用更多的篇幅写下人类的不平等,战争的残酷,以及心灵的恐惧与痛苦……。如今,社会在…  相似文献   

6.
正主啊,你造我们是为了你,如果我们的心不安息在你的里面,便得不到安宁。我们诚恳地把自己的心摆在你面前,愿我们的灵魂安静谦卑,倾听圣灵的声音,得到圣灵的指引。主啊,若没有圣灵,我们怎能明白神的事情呢?即使像西面那样又公义又虔诚的人,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但如果没有圣灵在他身上,如果没有圣灵的启示,他如何知道自己在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呢?如果没有圣灵的感动,他又如何亲眼看见神的救  相似文献   

7.
舍与得     
《天风》2015,(1)
<正>经文:王上17:8-16,18:33-35、45;约6:1-15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坛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舍弃与不断获得的过程。基督徒的人生,亦是如此。作为基督徒,我们既要祈求上帝赏赐诸般恩典,同时也要懂得舍弃(奉献)。而且事实上,当我们乐意舍弃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收获却是意外的丰盛。圣经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舍一小饼,得度过旱灾(参王上17:8-16)先知以利亚曾向以色列王亚哈预言:"这几年  相似文献   

8.
舍与得     
《贞观长歌》剧组演艺人员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畅谈创作心得。一部大戏,各有所得。李勋的扮演者张山一番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引起了我的共鸣。他说,他在剧中所扮演的大将军李勣能征善战智勇双全。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在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9.
试说慈悲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痛苦与灾难。这是因为生活本身就存在着灾难性的因素,它并非由一个公共领域的好坏来决定的。当人们处在痛苦与灾难之时,就会产生不幸的感觉。这种感觉与苦难环境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神的慈悲     
罗马人书12:1讲奉献,是使徒保罗劝当时在罗马国首都的基督徒,要过一个奉献的事奉生活,劝他们献上自己的身体作为活祭,事奉神。这意味着完全的奉献和终身的事奉,因为只有身体带着灵魂才是活的(雅2:26)。“事奉”指  相似文献   

11.
舍与得     
有一个人向三位修行人请教如何得道。第一位修行人说:“在果园里,我看到葡萄在早上长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许多人来摘取,留下一片破败狼藉的景象,我因此而得道。”第二位修行人说:“我坐在池边,看到莲花在清晨时分开得美丽;到了中午,有一群人,跳进莲池里洗澡,不一会儿工夫,莲花即被蹂躏殆尽,我因此而得道。”  相似文献   

12.
慈悲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菩萨戒的制戒宗旨。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含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重内容,意在止恶、修善、度众生,均未离开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的本质,故而彰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菩萨戒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戒律,以戒为名是将佛教的慈悲精神以戒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制度的强制性保障慈悲精神的践行。《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以孝名为戒和慈悲精神贯通全文,处处强调孝顺心、慈悲心,使《梵网经》脱颖而出,成为菩萨戒根本经典,也使梵网菩萨戒成为菩萨戒四大体系中最流行的一系。  相似文献   

13.
慈悲的叮咛     
正两千多年前,在南接秦岭,北邻黄河的函谷关,人们常常会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时而骑在牛背上仰天凝望,时而席地而坐奋笔疾书。这书不长,只有短短五千字,却浓缩着对宇宙与生命的参悟。这位老者叫李耳,后来被尊称为老子。这本书则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不朽经典——《道德经》。可能老子不会想到,他仰望过的那片天空,会在两千多年后,时常被一层称为雾霾  相似文献   

14.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  相似文献   

15.
佛教慈悲心理与环境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句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当代的种种危机,从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汲取精华,武装自己,塑造人类自身,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包括从佛教中汲取其慈悲思想,净化人类心灵,提高道德水准、美化社会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爱,在世人心中就会引发一种温暖的、充满激情的甚至神圣的感受,并很自然地将它与爱情、友爱、母爱、仁爱、博爱等词联系起来。这是因为爱是一种凡人皆具的自然情感,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是组成家庭乃至社会的情感基础。然而在佛教内,尤其是在出家人心中,“爱”这个词并不可爱,甚而令人感到可怕,这是因为佛教认为它是一种烦恼,是众生生死之根本,是出离苦海之魔障,因而总是将它与贪爱、爱欲、情爱、爱河、爱缚、爱火等词联系在一起。佛法修行的全部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爱尽情绝,生死永断。这话让不明佛法的人听起来可能会惊骇不已。不过请不要害怕,佛教不会强迫人去断爱,只是广陈爱的过患,诱导人觉醒,从而自行断爱,进而引发出一种平等、无染、真正的“爱”——慈悲。与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佛教的和平、理性与人本精神,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佛教是慈悲、理性、和平的宗教。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历史上所有伟大宗教里,我最崇尚佛教。尤其是它的早期形式,因为它几乎没有宗教迫害因素的存在。” 爱因斯坦说过:“未来的宗教将是一个宇宙宗教。它将是一个超越了人格化的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在当前…  相似文献   

18.
褚潇白 《法音》2008,(10):60-62
在佛陀灭度后的五百年间,世人因“佛相不可显现”而未曾以人形为之造像。在印度佛教艺术最初的流派中,没有佛陀本身的形象。印度的艺术家们通过一些佛经引证了“世尊”和他的一生八相,比如:用“菩提树及空座”代表“成佛”的场面,用“法轮”来代表“说法”的场面,但用人形来表现佛陀的情况付诸阙如。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执政,  相似文献   

19.
极致的慈悲     
正有句话说得好: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慈悲,是一个人做人的极致。慈悲,来自佛家理论,佛经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教诲。其实,慈悲的内核,很好理解,就是人人皆知的四个字——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到了极致,就是慈悲。近代画家丰子恺《护生画集》中有一幅《方长不折》的画,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欲折取塘边的柳枝,被牵着孩子路过的妇人制止  相似文献   

20.
慈悲的圣母     
慈悲的圣母走上了救灵之路我觉得是那样的幸福生活变得多么充实人生不再会遇到迷雾因为有主与我同在岂怕那前进中的艰难险阻虽然我很软弱时常也感到疲惫和孤独但一颗恒久不变的心自有圣神的庇护每天每夜呼求圣母我用孩子的赤诚轻轻倾述天上的妈妈呀请您把我扶助让信德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