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5月上旬,安徽省伦理学会、安庆市委宣传部、《江淮论坛》杂志社联合召开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内外从事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及道德宣传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共30余人。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三观”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有些与会者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三观”中,世界观是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持此观点者还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的。人的有意  相似文献   

2.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这“整个世界”当中无疑包括人类社会,包括社会中的人自身,所以世界观中包含有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便是人生观。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古今中外无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是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反对从“抽象的人”、“人的当下存在”出发理解人生的有关问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坚持历史唯物论就要排斥从个体生命的视角研究人生的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应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的发掘和整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人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且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开发人的智力,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实践中用美育构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界教学活动中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5.
一、我们的共识: 党中央历来重视青少年世界观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样,才能增强青少年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但是目前青少年世界观教育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流于形式,过于肤浅,教育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而一此影响青少年世界观教育的"隐形杀手"却戴着各种面具出场了,运用现代化的工具,穿上伪科学的外衣,打着"真善忍"的旗号,带着娱乐的色彩等等,正是这样、那样的伪装使懵懂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且有蔓延的趋势.在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达成了共识.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育人就是培养人,培养人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因此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忽视和缺乏科学世界观的素质教育是无舵之舟,脱离素质教育的无神论教育是无根之萍."  相似文献   

6.
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严高鸿马克思主义著作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则是蕴含于其整个体系中的精华。要领会这些精华,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对原著作出系统的、深入的,而不是零碎的、肤浅的研究。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他们并无必要也...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年来,党中央一再指出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记略刘本炬(西北政法学院)该会由陕西省哲学学会、陕西省委党校联合召开,于5月25日在西安举行。与会30多位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如何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人生有什么价值?这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振兴中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奋斗中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六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两点更值得注意: 一、必须深入地开展科学的“三观”教育。所谓科学的“三观”教育,是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或对立,对什么是正邪善恶便会有不同的标准和看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才能分得清正邪善恶的是与非。我们的社会风气要根本好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不断开展,深入地进行“三观”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根本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