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西方的园林艺术各具特殊历史内涵,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迥异,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中的精华。西方园林刻意注重形式美,体现人工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而东方园林体现的是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追求的是意境美,讲究的是含蓄、深沉、虚实共生。"西方形式美、中国意境美"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认识奠定了各自园林的基础。从人与自然、形式意境、哲学等角度,初步探讨东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成为现代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除了要满足人们日常住宅的实用性要求外,要坚持形式美法则,指导人们去创造美的事物,使人们自觉地认识形式美法则,确保形式美形式及内容的高度统一,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使景观设计带动住宅小区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个城市规划得好不好,它必须体现美学原则并符合一定的规律,能够为受众提供一定的精神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审美趣味需求。城市的形象不但是形式美的体现,还是城市的人们感受美、享受美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当然也是设计师、规划师们的情感表达。在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做出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美的认识提供一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4.
电影艺术美不仅体现在其形式美,而且要表现在其内容美.近十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体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结合:而张艺谋的参展大片与之相比,则空有其形式美,内容上缺少对于真、善、美的强调.  相似文献   

5.
人类在艺术创造活动中不仅熟悉和掌握了艺术语言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特性,而且对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联系加以研究,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合和创造,形成了各种艺术语言形式美的法则。艺术语言形式美的主要法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1.对称与均衡;2.节奏与韵律;3.调和与对比;4.比例与主从律;5.整齐一律与多样统一。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法则概括了创造艺术美的一些共同特征和规律,是人类在艺术生产领域获得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的积淀和总结。研究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是为了推动艺术美的创造,更好地发挥语言形式的组织作用,使美的内容得到突出和强调,达到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统一是形式美法则中最高级的形式构成。统一之美是油画色调美的关键。在自然界中,色调无处不在,它笼罩一切;在艺术品中,对欣赏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主要色彩倾向;对创作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统帅和指挥。画家眼中物象的色调不是自然对象色调的翻版,而是作者情感的形象表达,也是作者运用色调,抒发情感、表达意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周丽华 《美与时代》2013,(12):39-41
明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椅子,作为明式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坐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明式椅中点、线、面基本几何要素以及材质、色彩设计,遵循了一定的美的规律,体现了有秩序的美。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贯穿了明式椅的造型设计。这些美的规律的揭示,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设计之美     
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设计之美来源于形式美,来源于内涵美,来源于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花之饰     
古往今来,时光流转,花的美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人们已习惯于将美丽的花卉作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在接受其形式美的同时将太多真、善、美的意念融入其中,使花之饰达到了精神与物态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建筑与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对建筑外观形态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并结合现代建筑外观造型对统一与变化、均衡和稳定、对比与微差、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建筑外观形式美的法则进行了解读,以求将形式美法则更好地运用在现代建筑外观造型之中。  相似文献   

11.
油画艺术审美功能就在于弘扬自然、社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美的本质。油画艺术美的评价与标准是油画艺术作品艺术的价值体现。"按美的法则塑造自然物象,使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油画造型艺术创造美的座右铭。冷军的油画作品中,正是以体感美、质感美、空间美、技法美、构成美等油画艺术审美标准,诠释着作为油画艺术审美功能的优秀价值,为中国油画宝库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琉璃艺术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之一,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加工制作琉璃艺术品的传统工艺,琉璃艺术体现着中国传统审美的精神。琉璃因其独特的材质和制作方法,体现了人类自觉的设计意识,以及对形式美和材料美的追求。以台湾琉璃工房的作品为例,从中分析其所蕴含的设计美的四个要素,即功能美、形式美、材料美和技术美。  相似文献   

13.
文艺创造,扩大到一切美的创造,要使人产生美感,不仅要形式美,能吸引人,感染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内容美,思想感情美,精神境界美,而且要这种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和谐,水乳交融,溶合为有机统一的整体,难分何为内容,何为形式,何为技巧,何为材料。而且还不能满足于能使人产生美感,还要进一步加强美感的"五度",这就给一切美的创造者提出了更高的、更深的、更强的,也是更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形式美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一些符合美的形式规律。当今的商业社会,对商品的包装容器进行装潢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包装容器的装潢设计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才能更好地传达企业的理念、产品的特点以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促进销售。本文尝试对形式美法则在包装容器装潢设计中的运用这个主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作为一种源于自然界又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类存在,不仅面临着"生存"问题,更因其自身的特性,同时还要"生活",要追求"发展",人的生存是真、善、美的统一.天然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保障,而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必然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改造天然自然形成人工自然.人工自然具有自然性和人工性,在自然人工化的过程中,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人类作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并体现了各关系之间的融合与交互,从建筑艺术审美的本质、特征、创造及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建筑与艺术在形式美法则、审美价值和鉴赏机制等方面的互相关性。以现代的某些公共建筑为例,对现代建筑所蕴含的建筑美学特征的研究,则可使建筑师等工作者的思维更清晰,在设计中手法更纯熟,并使他们的创作在符合功能之外更接近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真、善、美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境界,城市设计也不例外。城市的美包括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其中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是城市美的物质层面,是一切美的基础,是城市的"真";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属于城市美的精神层面,是美的升华和归宿,是城市之"善"。城市的美是"真"和"善"的结合。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少不美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民主、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同时也离不开城市管理、建设、设计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意境美和形式美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其中意境美是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和审美原则。中国书法艺术以汉字为基础,以点、线、面为基本造型元素,以点、线、面结合为重要表现形式,书法艺术创作者通过轻重缓急的运笔来表达精神和情感,以书达情、以情达意,从而体现书法艺术的魅力。从意境美的内涵出发,分析中国书法艺术意境美的产生以及书法艺术意境的特征,并对书法艺术意境美的体现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园林是人们向往自然、追求至美生活而创造的一种游憩的环境和物质载体。它使人们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园林设计"曲与直"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概述中国现代园林对"曲与直"的应用,使得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园林设计的"曲与直"的特点,从而优化我国现代园林设计,让我国园林设计多方面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园林发展史上,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法国的规则式园林、英国的自然式园林是其典型的代表。虽然它们同属于西方园林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是受限于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又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与东方的造园艺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师法自然的理念不同、西方几何图形式的规则园林,更强调轴线的统领作用。这是一种着眼于几何美、严谨美的园林体系,重塑"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