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派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流派,其有很多可以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首先从建筑空间结构、建筑景观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三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徽派建筑的特色,接着介绍了徽派传承的意义,最后从徽派建筑设计理念、徽派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徽派建筑中的生态设计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徽派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徽派民居建筑是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兴建筑行业的兴起,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人口流失,资金覆盖不到位,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旅游业过度开发以及建筑模式生搬硬套等问题。对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材料的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设计说明:针对目前黄埔村所面临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以及传统建筑的保护问题,该设计将祠堂作为主体,对内部空间进行改造,旨在通过设计将传统的祠堂建筑与乡村公共空间的需求相结合,解决目前祠堂使用率低、空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让传统老建筑展现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古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其装饰元素是徽文化的艺术符号,独具徽州地区的人文特色。装饰是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依附于建筑结构而发展。随时代的进步,今徽派建筑装饰元素多样化,形式现代化,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革新与传承,表现出徽州特有的作风和文化是当前新徽派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徽派民居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建筑史上一颗灿烂耀眼的明珠,古典美学幽深、空灵、淡远的意境在徽派民居建筑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徽派民居独特的视觉形式为当代纤维艺术带来的"镜像"表现形式,从设计观念上突破了建筑本体的时空格局,被运用于柔软的纤维载体中,使纤维艺术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的沙井湾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其现有问题出发,提出原真性保护、功能性补充、活态性传承三点适应性保护原则,并从民居建筑风貌、院落景观空间和周边景观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沙井湾传统民居的保护性改造设计研究,进行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7.
豫南类徽派古村落既具有江南徽派建筑特征又具有中原建筑的某些特征,是文化多元性和融合性在村落文化中的体现。就豫南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评价、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旅游开发策略做了探讨,以期类徽派古村落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找寻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传统汉族建筑标志之一的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当时的徽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徽派建筑逐渐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工艺和艺术形式,徽派建筑工艺对于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讲述了徽派建筑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徽派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典型的地域特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徽派建筑的建筑形制为研究对象,提出徽派木结构建筑装置的形态转译手法及建筑装置非线性形态的设计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具有小型展览和休憩功能的村落木结构空间装置设计中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祥强 《美与时代》2004,(10):33-35
历史悠久的皖南徽派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它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圈中独具一格.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产物,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因而,皖南徽派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更能实现它独特的审美,同时,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这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展开,使得乡村景观面貌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流水坑村作为温岭具有代表性的滨海乡村,对其进行景观设计需要对其建筑群落、生物多样性、滨海岸线这三大景观要点进行保护性设计。通过对村落建筑及文脉的营造保护,探寻开发滨海乡村的景观资源,维护沿海生物多样性,合理规划空间形式,提升乡村整体景观水平。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传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明清徽派建筑文化作为地域性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着自身的风格特色和文化内涵。鉴于此,文章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背景,分析了明清徽派不同建筑的不同风格特色,并就如何有效地保护明清徽派建筑给出了几点个人建议,希望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沈建钰 《美与时代》2023,(12):17-19
围绕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进行研究,聚焦传统建筑的价值、保护方式及改造设计原则等方面,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探究传统建筑在当下的保护途径与手法,阐述传统建筑的基本改造设计原则,以期为传统建筑保护与改造设计工作提供更有益的助力。  相似文献   

14.
吴薇 《美与时代》2013,(4):41-43
广西三江侗族县程阳村传统木构建筑,极富传统地域魅力的杆栏式木构建筑——吊脚楼正在不断消失,被世界趋同化的"水泥钢筋砖盒子"取而代之。因此,急须保护逐渐消失的侗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在此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生活,对吊脚楼进行低技术再改造,让它获得再生的力量。只有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合起来,才能给予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无穷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寿县清真寺全称为"华东清真大寺",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其建筑风格属于清代徽派建筑,局部保存了明代的建筑特点。合理的空间布局,精巧的建筑设计,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寿县清真寺以其特殊的建筑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旅游开发成为许多传统村落的选择。文章通过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石洞沟村发展之路进行探究,挖掘石洞沟村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资源,分析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探索保护传统建筑、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为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性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城市建设中,旧工业建筑遗存导致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由此,旧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深入调研以找到适合的改造方式,切不可复制其他城市模式。目前我国城市有大批旧工业建筑正在被恶意破坏,已经到了不挽救就消失的地步。有些建筑虽然已经被确定为保护性文物建筑,但是也难逃被强拆的命运。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是深感痛心的。旧工业建筑并不是城市发展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何找到旧工业建筑与现代城市共生的方法是当前我们所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式传统建筑的改造升级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对中式传统建筑改造升级的探索却一直没有突破性发展。改造升级有两种方式: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翻修,用于居住、商业功能使用;或对建筑进行修复,仅作展示作用。这两种,其一为内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而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外貌,另一为保留传统建筑的风貌缺失内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面对中式传统建筑升级改造,想要的不仅是对其在室内室外都保留原来的样貌,更想要的是中式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与现代设计元素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所以在对传统中式建筑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使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生。我国传统徽式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独具特色的建筑美学及其建筑实用性使它一直被推崇。文章主要研究在传承传统徽式建筑文化和考虑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对徽式建筑改造与升级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分析徽式建筑改造中融入现代元素的优势,并提出现代设计元素在徽式建筑改造中的整体思路以及徽式建筑改造升级中现代设计元素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的学科分支,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作出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改造。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结合小洲村的岭南文化特征,提出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适应性规划。首先分析生态设计在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中的意义;接着通过分析小洲村的景观特点,提出小洲村景观的更新设计需求;最后研究提出对岭南特色水系的整治、公共空间的塑造、传统建筑的再利用及对街巷的整体设计,构建传统村落景观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问题,渐渐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对既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工作,可以更好的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实现城市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关注度较低,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既有建筑立面改造效果。对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研究,将注重把握色彩设计的原则,发挥城市文化特点,使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取得更好的审美感观,以实现既有建筑改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