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将心理学引入环境中,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心理学引入设计,为其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居住的空间环境的品质,而室内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定要了解环境心理学,才能将空间设计得尽善尽美。人在室内空间中具有领域性、私密性的心理需求,空间的形状特征也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住宅室内空间划分、功能区分和氛围营造,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住宅空间。  相似文献   

3.
观念艺术是一种对当代生活以及人们的心理体验进行模仿、呈现和提炼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人的心理需求的研究是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观念艺术中人的美学需求问题,可以揭示心理学思想指导艺术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交通压力,老城街道优化往往更注重如何满足通行需求,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以澳门十月初五日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针对当下街道优化中缺失的对场域环境的认知,基于环境心理学探讨街道优化方案,强调街道优化设计中人性关怀的融入、具身认知理论的运用,以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与思想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勒温心理学思想的来源作了一定的研究,并针对其理论中的重点:人与环境、物理宇宙与心理宇宙,以及可能运动的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作者希望能通过此文以引起国内同行对勒温心理学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生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它在方法论上倡导将交互作用原则作为主要研究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主张实际生活环境的研究原则、多元方法选择原则、多元交互解释原则,这些原则带来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佐斌 《心理学动态》2001,9(1):71-76
社区心理学在欧美和拉丁美洲的应用心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章介绍了社区心理学的发历史、主要原则和研究内容,分析了西方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假设和人与环境作用论、人的行为背景和气氛、系统理论模型,并指出了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可取之处和缺陷所在。  相似文献   

8.
社区心理学在欧美和拉丁美洲的应用心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社区心理学的发历史、 主要原则和研究内容,分析了西方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假设和人与环境作用论、人的行为背景和气 氛、系统理论模型,并指出了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可取之处和缺陷所在。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师应从老年人的要求出发,对老年人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居住的生活环境进行老人化设计,以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有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的心理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心理学界已对聋哑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智力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聋哑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则很少。  相似文献   

11.
解释心理起源的新理论范式——进化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化心理学旨在通过进化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是解释人类心理起源和本质的一种新兴理论范式。该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进化心理学的诞生背景;其次介绍了该理论的研究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了进化的心理机制的适应性和领域特异性;然后评述了该理论对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积极影响;最后对该理论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2.
环境心理研究是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对外部环境的心理感受包括拥挤感、密度感、个人空间及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需求;而对居住空间的心理感受包括归宿感、归属感、私密性要求、色彩要求等。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环境对人的影响全面考虑设计方案,从而创造出布局合理、优美宜人、富于情趣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是人们居住和交往的实体环境。在当前新环境下,人们不仅要求居住区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人们的交往与交流来进一步加深邻里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居住空间,不仅要确保居民的居住安全舒适,还要为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合适的居住氛围,让居住区居民处于一种和睦、健康的居住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14.
马皑  宋业臻 《心理科学》2019,(2):506-511
摘 要 当代心理学由于“本体与方法”的割裂形成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双峰对峙的局面,科学心理学受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而难以直面人性关怀问题;以人文心理学为研究传统的心理传记学,通过对悬疑性问题的逐层解读,直面人类心理动力系统,从而能够直面人性关怀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心理传记学的发展,对当前心理传记研究的资料筛选、研究模式、理论运用改进,以期研究者能够更好地通过史料分析进入传主生命事件的历史现场,对传主生命历程进行恰当的理论解释,从而进一步激发中国本土心理传记学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居住正义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恩格斯在《伍珀河谷的来信》、《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和《论住宅问题》等论著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居住隔离、居住空间极化、居住与人的身份和尊严的揭示与论述,表达了居住正义的思想。居住正义就是住宅的建造与规划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居住与环境和谐,与主体需求相  相似文献   

16.
今天,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越来越多地为人们认识。人本心理学主张研究对人有意义的问题,强调人的利益、价值和个人的尊严与自由。它作为一种思潮,冲击着传统的心理学。尽管心理学界对它的评价莫衷一是,是否自成一派也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作为一种新的势力,一种有异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的第三力量,却为西方心理学界广泛承认。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心理学史部分也基本采用这一观点。①而人本心理学者更是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不同于传统的立场:行为主义仅仅从外显行为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恢复性环境研究:理论、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年来,"恢复性环境"成为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从恢复结果的角度,注意恢复理论和心理进化理论认为,恢复性环境是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心理疲劳以及和压力相伴随的消极情绪、生理反应中恢复过来的环境。对该环境的研究主要采用量表法和实验法,研究结果涉及恢复结果、影响恢复的因素、恢复和偏好的关系、恢复性环境的眼动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今后应该更侧重对恢复性环境理论和研究设计的进一步完善、量表的效度验证,并加强研究成果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心理弹性近年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心理弹性打破了以往研究者对于人们在逆境中关注不利群体发展的传统,强调从积极的层面去看待个体的适应和发展。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在个体面对创伤或压力性事件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面对应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会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心理弹性纵向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及临床心理照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健康需求市场上与传统理论相异常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人们由于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存在着心理账户、风险规避、框架效应、非线性偏好、现状偏见等心理行为因素都会对人们的健康需求行为有显著影响,从而导致人们的实际行为选择与传统理论的理性人行为选择的差异,出现了老年健康需求大、预防性需求少等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时代背景,运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老年居民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探寻传统街区空间适老化改造应注重的方面和具体的设计策略,以优化养老空间的设计,促进传统街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