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祥强 《美与时代》2004,(10):33-35
历史悠久的皖南徽派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它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圈中独具一格.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产物,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因而,皖南徽派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更能实现它独特的审美,同时,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这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2.
"二十四节气"能够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可以看出是现代人对古人智慧的一种肯定,同时也体现出其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以"二十四节气"的时令性作为基础,对节气各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设计和建立专属于"二十四节气"的品牌。包括依托食物作为设计的载体,丰富设计传递的信息,使之成为人们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实体载物,让文化传播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让人们都能了解到节气的魅力,最终达到传承和传播"二十四节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循环建造"是指将废弃的材料重新运用到建筑之中,带上匠人特有的文化情感,形成一个循环再用。它是近代中国建筑设计中一直被遗忘的伟大传统,代表着人类"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观念,也体现出勤俭节约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当今的建筑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到生态问题,不仅在观念上有所改变,还需要体现在具体的建造方式中。文章在探讨"循环建造"设计语言的基础上,以瓦爿墙与再生砖为例,用材料的循环、情感文化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方面,来研究"循环建造"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主要用象征生命的木材建造房屋,人们仅仅将建筑看作遮风挡雨的工具,而不会把人生之精神、永恒价值寄托于建筑上。同时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反映在建筑上,使建筑呈现出内向性、秩序性、生物性的特征。庭院住宅,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建筑形式。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许能够探寻到"学校文化"的根,从而为教育的创新找到新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5.
徽派建筑艺术是我国民间建筑文化中—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的设计涵养,为我们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塑造了一个最具有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分析其建筑艺术涵养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理念,无疑将对当下的建筑设计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指导性意识,从而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自天主教传入中国以来,各地建造了很多中式风格的天主教堂。这些教堂的建筑彩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与天主教文化符号融合在一起,两者交相辉映,取得很好的美学效果,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的天主教堂建筑装饰艺术。一中国传统建筑彩绘(俗称"丹青")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用油漆、矿物颜料等色彩,对梁枋、斗拱、柱等构件进行髹饰。建筑彩绘一方面是对建筑物的装饰,使色彩更加丰富、建筑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也具有实用目的,可以对木建筑起到保护作用,减弱风雨、蛀虫等对木材的侵蚀。  相似文献   

7.
商品包装设计即是企业对商品的宣传,也是企业文化、商品价值的载体。中国书法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书法艺术,不仅能够丰富商品包装的内涵,而且还能赋予商品包装更加厚重的价值感。通过这样的设计,消费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商品的信赖和认同,进而提升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公元7世纪,在麦加圣地兴起伊斯兰教,从此便开始了璀璨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文化建筑史。伊斯兰建筑形式多样,包括了宫殿、文化设施、陵墓和最具宗教特色的清真寺,其风格不仅影响了建筑结构与设计的变化,更是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宗教的广泛传播使得伊斯兰建筑遍布于世界各地,其形式不仅延续了伊斯兰信徒的信仰与精髓,还很好地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并且因地制宜,结合了当地的建筑形式及材料。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10)
<正>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艺术的产生,使物质的存在更加富有生机。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无不出自上帝之手的创造中,艺术通过绘画、音乐、建筑、戏剧、文学等形式丰富地诠释着上帝的美好。古希腊文化是整个欧洲文明的起始和奠基。古希腊的诗歌以《奥德赛》、《荷马史诗》等闻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下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多元化,从传统色彩观对平面设计的色彩影响到现代的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多种体现形式,这从"旧"到"新"的发展过程使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更加丰富。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得出主要的研究方向,即"公众对于平面设计中色彩的精神诉求""传统色彩观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表达"以及"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特殊应用形式"。色彩是设计展现在公众面前的直接表现,丰富的色彩应用形式能更全面的表达出平面设计中的文化意涵和设计主题。  相似文献   

11.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要满足人们居住使用的目的,还应该有其特有的精神特质和设计哲学来传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只有使建筑外观、关照心理的室内设计和建筑的精神三个方面都具备"以人为本"的建筑要素,才能做出人性化的建筑,才是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建筑。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图形艺术之中,吉祥纹样在传统文物建筑的装饰中是比较古老的一种,这种传统古老的装饰艺术有着丰富的领域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作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历史价值以及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小觑的,针对吉祥纹样在传统文物建筑装饰中的构成原理以及造型形式,提出了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打散重构以及删繁就简等,对有象征性意义的符号进行了提炼,从而使其更加适应于现代化的设计之中。对吉祥纹样在文物建筑的装饰中的图形艺术进行探析,将更加有益于现代图形艺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装饰艺术(Art Deco)建筑作为上海近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同时作为一种时尚文化,还传播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Art Deco作为"海派"建筑文化发育时期重要的建筑风格,它的流行可以说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其所构成的城市形象,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拼贴,更深藏着城市历史、审美趋向及价值观,对当代上海城市形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是每个国家的瑰宝,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及民族特色,将这些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与环境设计中,能够有效改善现代建筑单一简约、没有特色的问题,使现代建筑更具地域特色。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文化符号时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更要融入当代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业在西北地区逐步发展,在为当地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构成了一定威胁。文章研究的是新疆喀纳斯建筑的环境艺术保护,从建筑的结构、用材入手,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及居民居住习惯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环境艺术为主线,对基础数据采集、结构分析、艺术化设计及保护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使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的文化更加丰富,也为后人提供更直接且更加快速和高质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众多室内设计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制作和表达。多媒体软件使室内设计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省时,同时还能够节约设计资金的投入。利用多媒体图像技术,可以更好地把设计者的观念、想法等传达给客户,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效果图的修改,使效果图更加真实、直观、准确,这是传统室内设计效果图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UI互动媒体的发展,UI设计的发展更加趋于扁平化,当界面风格变得极致简约之后,图标的作用就凸显而来,一个设计感强、交互优良的界面设计一定会在图标的设计上下足功夫,让图形化的意义更加深入人心,这种深入不仅带来了UI设计全新的体验,也是设计更加人性化的表现。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变化,用户在看多了文字和图片之后会寻求一种更新奇和愉悦的互动体验,无论从视觉还是互动性都需要被满足,这也是图标设计日益被重视的重要原因。图标作为UI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增强视觉美感和用户体验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对它的研究与探索是值得深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艺术设计的语言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而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图形语言的出现也很好的充实了平面设计语言的表达。“空白”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可供思考和回想的心里空间,使设计作品给观者更加清新明快和引人入胜的视觉形象。因此要加深设计师对空白语言的理解,让空白在平面设计中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的景观主题表达往往易流于内容刻板,或者形式单调,不能激发起人们求知的兴趣。为此有必要将"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运用于景观设计的主题表达中,使人在"游乐"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在参与中获得体验。这样不仅丰富了景观主题表达的内容,从形式上也更加有趣和有效;不仅达到了教育启发的目的,而且赋予了景观深层次的意义,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此同时,为加深人们对科教景观内涵的理解和记忆,在表达方式上,可采用新异突出的形象刺激视觉,引起人的高度意识,多方位、多渠道地展示主题内容,并且力求从参与的方式中获得体验,将更有助于儿童及其他层次人群从景观和展示中得到更好的文化营养和高质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水墨画是一种蕴含独特的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及手法多样,带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装饰性。从水墨画中提取美的元素,合理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可以体现出中国的水墨韵味。文章通过对水墨元素艺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将墨韵美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服装面料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将水墨元素美应用在面料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现代青年女性对服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面料的视觉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丰富现代设计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能赋予水墨画这一传统艺术新的传承及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潮流中得到弘扬和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