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反省隐修士生活 公元四世纪,埃及、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的沙漠,居住了第一代基督徒隐修士,他们抛下异教者的城市,遁入沙漠,专务祈祷。其原因很多,而且也很不同,不过可用一句话总括"追求救恩"。救恩是什么?当然这不只是从外表遵从任何社团的习俗规则而已。在那个时代,人们注重救恩的纯个人性。在他们看来,当时的社会就  相似文献   

2.
林:能说说你从美院毕业后的创作和生活吗?你以前画什么?李:美院毕业时画了一系列带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主要表现个人青春期的愤怒、困惑和情感的宣泄。当时在学校接受的东西很丰富也很混乱,就想把自己所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堆放到画布上面。  相似文献   

3.
巨匠的手艺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去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偌大一个雅司纳亚·波良纳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托尔斯泰都能拿得起来,不然他  相似文献   

4.
市民社会与当代伦理共同体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市民社会的历史内涵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国家演化有着历史渊源,其含义在不同的时代亦有所不同。市民社会最早产生于欧洲中世纪的自治城市,与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市民利益集团密不可分。在17世纪,市民社会指人们生活在政府之下的一种状态,是与自然状态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在18世纪,市民社会则是指一种社会。亚当·佛格森认为当时的市民社会被看作是一种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繁荣的社会,它是多元的,是一个具有众多私人活动的社会。这些活动在家庭之外,且未被纳入国家之中,以商业为目的是这种社会的主要特征。到19世纪,市民社会的内涵发生…  相似文献   

5.
作为18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之一,威廉·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的作品,不仅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还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荷加斯的作品虽与当时英国流行的画风相去甚远,但他却是英国风俗画的奠基者,是摆脱国外绘画对英国绘画影响的突破者,创造了英国独特的绘画风格。究其原因,这一独特风格的诞生,与当时英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息息相关。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英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入手,试分析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创作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没有赢     
正今天你参加市演讲比赛,没能进入决赛,我和你的母亲一起去地铁接你,不是为了安慰,而是为了鼓励。记得你上车时我问你的第一句话吗?我问:"你是真输了,还是没有赢?"你当时不解地说:"这有什么区别?"我没回答,只是再问你:"下周的另一场比赛你还打算参加吗?"你十分坚决地说:"当然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是英国的一位歌唱家,他通过网络推出一项"爱心活动"——免费赠送"意大利的梦想生活"。他在活动广告中说,在意大利,他拥有一座建造于17世纪的豪华庄园,愿意免费赠送给某一位幸运游客,让他真正过上"意大利的梦想生活"。马克反复强调,这座庄园只送不卖,就是要给普通人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8.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倡导"出世"与"入世"的兼收并蓄,即所谓"出世的信仰,入世的生活"。圣经教导我们:"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17:15)基督徒"不属这世界"并不是指要远离世上正常的生活,乃是要远离世上罪恶的事。基督徒既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则无可推诿地要承担社会责任。基督徒不仅应承担普适性的社会责任,而且应该比一般人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信仰内在的要求,也是人们对基督徒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于海澄 《天风》2004,(9):39-39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它哭,它就对你哭。 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镜子,谁不知道!" 我的朋友却说:"这就是生活!"举座皆惊!他看了看大家惊疑的目光,面带微笑地说:"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把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看作是唯物史观的基石。近年来,哲学界在讨论历史过程主客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对上述论断作了新的考察和审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下面把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介绍。一、关于马克思的本意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版序言中的论断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马克思当时所讲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其本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看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嘉宾在工作之余,最喜欢做什么?最喜欢去哪里旅游?最爱的一本书是什么?等等。嘉宾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其实倒没有什么最喜欢的,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都很喜欢,没有非此即彼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不可或缺的爱好。"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问孩子:"你最喜欢谁,爸爸还是妈  相似文献   

12.
王昊 《学海》2001,(3):199-200
人类社会在进入新千年之际突然发现自己已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虚拟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这些新名词在上个世纪后期逐渐出现时 ,人类社会可能还没有意识或准备好它们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 ,而当8848,酷必得等电子商务网站在你不经意的鼠标一点中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之后 ,你会深切的体验到一场新的经济革命的到来——— 2 1世纪是网络经济的世纪。据有关专家预测 ,今年全球信息产业将达到 10 0 0 0亿元的产值 ,网络产业将迅速代替钢铁、汽车 ,成为第一大产业。与网络有关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目前仅中国的网站就达 1 5万…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海上派"画家冯超然,探寻了民国时期的艺术环境,以及当时的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生活环境和这种环境下如何造就了冯超然老先生。在清末民初那个特殊时期,中国艺术涌动,中国艺术界群星璀璨,高手众多,他们都有不同的派别,但大致也就是"京派""海派""岭南画派"。而"海派"在中国影响较大,绘画作品也在当时非常畅销,绘画风格在当时成为艺术界的一种时尚。冯超然老先生就是"海派"大师之一,在当时被称为"三吴一冯",继承了文人绘画传统,又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继承有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代生活中,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的表现,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尊严问题;社会理想与社会目标的实现,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捍卫人的尊严。社会生活的这种特点,使尊严问题在当今时代具有一种现实的敏感性。究竟是什么导致人的尊严丧失?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两个角  相似文献   

15.
正从校园到社会,一路摔打磨炼,你应该经历过很多当时认为自己绝对无法跨越的"绝境"。无论是该交房租却还没有找到工作,还是大病一场久久无法治愈,面对当时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生无可恋"。但奇妙的是,你有没有发现,绝境其实不会总是被你遇到,而且所谓的"绝境"往往也都不是永远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总是对眼下的事情无能为力,你可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因为你的绝望而催生了眼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正>"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经文:提前4:11-16葛优《天下无贼》中有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成为人人口中流传的经典。21世纪中国教会什么最贵?好牧人。我相信各教会的牧者对此都感同身受。因牧者的任务是要为教会培养好牧人,同时,这对牧者自身也是一种挑战。如何塑造牧者的人格魅力?让我们追寻圣经教导,探求良方。  相似文献   

17.
刘佳 《现代哲学》2020,(1):41-48
工会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范畴,标志工人阶级集体行动进入到"自为"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所目睹的工会组织,是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体制下,工人阶级有组织地同资本斗争的共同体形式;但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会必然出现内卷化、贵族化问题,使其倒退为狭隘的经济利益社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情境中对工会的政治形态、职能形态、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进行系统再造,领导工人阶级革命建国,使工人阶级上升为国家领导阶级,工会进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工会再造"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的源头活水,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习惯     
郭文文 《天风》2007,(20):48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其中,有许多好的习惯,但也不可否定也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不晓得你有没有认真地思想过自己的这些习惯呢?我就看到过这么一个关于"习惯"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葛寅亮所著《金陵梵刹志》讨论晚明南京地区的寺院地理分布、寺院等级状况,以及前述两要素对寺院经济的影响。具体而言,南京地区大寺、次大寺的寺产基本上远离本寺,管理不易。在葛氏的规划下,当时其寺产分配为"公产"与"禅堂"两部分,分别供应学问僧和应付僧。中、小寺院寺产构成的差异主要源于都城和乡村地理位置的差异。此外,各等级寺院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有所发展,下院与别院之关系的出现为低等级寺院解决经济和管理的困境提供了新途径。最后,以葛寅亮清理南京寺产的事件为切入点,讨论在管理寺院这一公共空间过程中,官方力量与地方士绅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寓言三则     
正高尚天神与美德仙女远古之时,高尚天神与美德仙女在天庭里一起生活,他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生活得相当幸福美好。有一天,天主委派高尚天神下凡人间,美德仙女也要跟随一同前往。高尚天神对美德仙女说道:"我到人间去,前途未测,你为何要跟随我同行呢?"美德仙女说道:"我离不开你,我只有和你在一起,生活才会更加神美。"高尚天神对美德仙女说道:"我其实也离不开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