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下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在当今的城市发展后城市与农村的生活节奏开始发生分离。城市化开展后农村的农民住进了高楼,享受着城市中忙绿的生活,农民不再需要耕种田地,但由于城市化的肆意扩张导致农民的生活节奏打乱,农村也遭到了破坏,农村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也慢慢消失。我们不能再让城市与农村越来越恶化。城市化发展后大力从城市周边扩张,把城市破坏后,再转向农村,城市景观建设如火如荼展开,城市中的地域文化渐渐遗失。然而城市景观建设慢慢复兴,但与农村景观开始脱离,城市景观的面貌呈现雷同化趋势,渐渐丧失了地域文化、民俗特色景观,导致缺失城市景观的可识别性等问题。所以我们通过农耕文化景观在城市中有机植入,从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农耕文化引入城市景观中的优势包括审美优势,意识优势,鉴赏优势,城市景观的价值包括观光价值,体验价值,生态价值都被发挥出来。我们在重庆这座具有特色山地城市中在城市发展缓慢的巴南区巴滨路沿线实施了用农耕文化有机植入城市景观中让它们融合互相作用,来拯救城市景观与农村景观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汪熠 《美与时代》2021,(3):96-97
在当前的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市风貌如果没有与当地的文化以及特色景观结合起来,那么就无法凸显出城市独有的精神及文化内涵。就目前情况来看,城市的景观及功能性设施设计落后于城市发展,因此,开展城市景观及功能性设施建设就显得极为必要。文章对皖北地区的城市景观与功能性设施建设展开系统的研究论述,并综合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INOUT城市趣味性景观及功能性设施建设,从而展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道路建设问题都是城市化设计与建设当中的关键问题,道路景观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形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新时代的道路景观建设项目。其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和舒适。文章将从道路景观建设的设计原则说起,进而提出设计规划措施,从专门的道路景观设计中了解到更多的相关因素,旨在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为城市化建设道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区周边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特殊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中村现象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管理以及城市景观建设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城中村改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加之各地城中村环境不同,发展情况不一,加上新兴大学城选址又总是向城市外围扩展,因此不可避免地与城中村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规划改造整治困难重重,而成功的案例更是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命脉,好的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能够带动城市快速发展。而今在商丘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其景观建设有待大力改善。通过对西安文化景观设计建设的分析,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景观设计手法及现代设计理念,巧妙地提炼本市的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并将其应用在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旧建筑和用地,对于这些废弃建筑的重新开发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改造的重要焦点。城市工业废旧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痕迹和历史价值,在现代倡导城市文化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废旧建筑的景观革新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形象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中工业废旧建筑景观更新改造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策略,有效地实现现代城市对于废弃建筑的利用和可持续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7.
王亚静 《美与时代》2023,(4):100-102
城市街道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城市地域文化和人文涵养的体现途径,亦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街道逐渐丧失地域特色和文化温度,亟待改善。以金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金华市地域文脉,从街道景观现状追根溯源,探讨如何提取金华市地域文化要素融入街道景观,寻找当今时代金华市街道景观的更新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怎样展现城市的特色,有效地保护本土文化已经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假如能够通过保留、重现、明借、象征、重构等手法,优化植物配置,选择体现当地文化和园林功能的植物种类,将这些地域特色元素融入到园林绿地景观中,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展现城市的特色,有效地保护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是城市化进程的精神内核,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发展进程与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分析了城市文化发展与人居环境,之后提出了当前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景观的应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了"生产性"这一方面,它是结合自然植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产物。生产性景观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注重体现出人类智慧,将人文精神体现于城市环境设计和规划当中。在对生产性景观中植物要素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发挥生产性景观中植物要素的功能和作用,与城市环境设计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产性景观应用的目标,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原规划在城市外围的铁路被纳入了城市建设的范围,由于噪音污染以及新兴的技术更替等原因,这些铁路逐渐退出公众的视野。近年,高密度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城市废弃地重新被大众关注。而废弃铁路因其序列长、污染物最低、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而被认为是城市中可塑性最强的工业废弃地。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空间更新设计进行研究,并以厦门市铁路公园为例探讨城市废弃景观空间更新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发展也极为迅猛。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现代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千城一面的尴尬局势,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探究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地域设计也就极为必要,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只有充分做到地域关怀,才能够保持整个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文章将重点探究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旧建筑空间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旧城改造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在城市改造中如何以一种合理的改造方式更好地将城市特色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地域性景观文化符号的剖析,阐述地域文化作为城市形象关键词在城市景观、城市建设与改造中的运用,并对其实践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资和精神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城市雕塑是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习俗的代表,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现代化进程。现代城市雕塑应当是集建筑学、美学、历史学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体。文章以景观艺术语境为出发点,以现代城市雕塑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在城市雕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当如何使用景观艺术语言帮助开展现代城市雕塑建设,力求为城市雕塑的良好发展增添助益。  相似文献   

15.
作为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复杂综合体,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水体、植物、大气环境、景观设施等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景观设计日益成为重要课题,而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及成熟恰恰能够为城市景观规划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或者手段。在分析三维动画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时候,将重点介绍市政道路桥梁动画、城市漫游动画、虚拟现实小区漫游动画、楼盘漫游动画等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对提高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长春市红色文化的发展面临群众认同度不高、解读方式单一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应重视挖掘长春市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创建全民参与的城市文化建设模式,推动城市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发展对于复合化和集约化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开始将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提上日程。现阶段,商业综合体在我国大中城市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活动空间,带给了城市大众新的活动参与和体验。文章简要分析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相关概念,探讨了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景观空间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又对现阶段我国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希望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能有更好的认识,也期待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在环境设计下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更加具有城市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城市成为了现今大多数人的生活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市民文化已经取代农耕文化成为了主流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不光体现在纯粹的艺术中也体现在我们的城市景观中。城市景观在文化层面上更为内在和含蓄,这也就注定了城市景观与绘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关联具有了更大程度的可能性,它不光在城市景观规划的艺术性上,也能够从美学意义上改善城市视觉面貌,还能帮助保护和延续地域性文化和地方特色。从作为"记录"的绘画和作为"指导"的绘画两个方面对城市景观与绘画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当代的城市景观规划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