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兰建筑设计师Rein借由参数化设计软件,最终将参数化元素转化为建筑的线条。意大利设计师阿玛尼在成都创新设计出了兼容西方与东方、艺术与生活的阿玛尼公寓,实现了中国文化和意大利文化的创新交融。日本的设计师安藤忠雄把建筑当成一种媒介,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温度,从而唤醒每个人对纯粹生活的渴望。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及设计师克劳迪奥·塞博斯丁用细腻的思考丰满设计细节,打造直击人心的低调奢华设计作品。这些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新,推动了现代艺术设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全 《美与时代》2014,(11):93-93
现代最伟大的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擅长错视手法,被誉为日本平面设计教父,与冈特·兰堡、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手法独特、大胆,视觉冲击感强,设计作品并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二战后伴随其本国的经济起飞而快速发展。地域特色与现代感并存始终是日本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设计理念,那么究竟什么是世界的,什么又是民族的?难道把传统的图案拼接在流行现代设计上就是民族与现代性相融合了么?基于此,通过对日本平面设计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其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重点对日本设计师作品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更好地融合,为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宁汇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43-143
标志是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来代表企业、组织、团体或个人形象。还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中国的标志设计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从最初接受欧美、日本、港台式的设计风格和手段发展到今天,经过中国当代设计师的吸收、消化,从图形语言到表现手法,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设计之路,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特别是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融合,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精神,赋予了标志设计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探析日本建筑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通过介绍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Ando Tadao),探索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与日本禅相关的设计理念。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日本禅宗有着很深远的关系,其所设计的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极其奥妙,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安藤忠雄在其建筑中传达的精神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密切相关。作为东部与日本相邻的古老国家,中国正在经历现代化进程,安藤忠雄在建筑方面的实践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平面设计拓展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国际巨头设计集团入驻中国市场、国内平面设计从业者数量的剧增以及设计师主体意识的增强,与全球化的设计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起,共同建构起我国当代平面设计的生存语境。对设计师而言,在中国当代独特的文化与市场背景下,根据不同企业机构的不同视觉表征需求,来建构多元的设计生存环境,把舶来品的艺术设计内在地植入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内,是平面设计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城市景观行业的发展却尤为滞后。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是城市景观设计却毫无进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没有任何新颖性和创造性,大多数城市景观是生搬硬套西方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进而失去了本土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区风土人情等,并符合当代的审美趋势,展现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以中国传统视觉符号为视角,阐释了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联系,探析加速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的因素与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设计师在运用旗袍元素时重在意蕴和保护传统,设计服装作品时不仅要符合时代潮流,还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应用旗袍元素时,往往着眼于继承传统。而西方设计师在运用时强调服饰造型和破坏传统,他们在运用旗袍元素时完全没有民族使命包袱,旗袍元素在他们手里千变万化,失去了中国特色而成为异质服饰文化的点缀。  相似文献   

9.
灯下散拾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统李光耀写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万里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我们除了一年四季明媚的阳光外,简直没有什么旅游胜地可言,要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是先辈们多年积累并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与精神财富,其涉及的艺术领域极其广泛,影响深远。而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着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并将其精华部分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去。文章以日本园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对其设计手法及文化内涵的影响,并以"枯山水""茶庭"为例进一步分析论证中国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众多新型材料,这对首饰的创新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设计者经常使用新型材料对首饰进行研究创造。并且由于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使得首饰不仅象征着财富,也产生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对提升首饰的整体价值有明显作用。当今时代的首饰,并不像以前只是进行简单组合,而是很大程度上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将各类新型材料进行有机组合。设计师通过对首饰材料进行设计,不仅使首饰更加优雅精致,并且表达了自己设计首饰的初衷和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城墙中所包含的结构艺术、材料使用艺术、雕刻细节,以及其中蕴含的"设计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设计师,对中国现代设计有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宁  邸小松 《美与时代》2014,(12):89-89
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精神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设计师们设计出来的书籍会有各自的可取之处。杉浦康平作为日本的书籍设计大师,在中国出版界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东方气息。中国的书籍设计从鲁迅开始到现在,也有着很高的成就。针对中日书籍的装帧设计体现的文化精神的差异,在此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囤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书籍装帧设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设计的艺术性方面还是从设计的实用性方面来说,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特点逐步为设计师们所重视,以《藏地牛皮书》为例,阐述近年米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发徒的特点。着最就目前书籍装帧设计中面临的一些实用性问题逐一分析,将书籍装帧艺术中的实践性与互动性相互融合,力求统一。着重分忻书籍装帧设计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5.
正"优良设计"的概念来自1949年瑞士工业同盟举办的一个观光展览会上,由设计师马克斯·比尔首先提出。由于当时的美国消费主义盛行一时,这种"炫耀性消费"和生活方式在欧洲引起了一些设计师的疑问和讨论。"优良设计"从威廉莫里斯时代开始,主张使用自然的材料,诚实的装饰,并将工艺与朴素相结合,后来在德国发展成为了一种理性,核心内容是形式追随功能,并适当使用材料。上世纪50年代"优良设计"的概念传到了日本,并且对当时的日本现代设计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明清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家具的创新及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香几是其中一个小的分支。即使在今天这个提倡个性、现代、极简的设计环境下,也应该保留原有的家具文化在我们的设计当中,尤其是像香几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家具。中国明清家具文化的人文性、审美性、区域性都是值得我们现代设计师推崇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字与平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字的产生谈起,叙述了字体的历史、种类,及东西方文字体系时异同,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对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现状作了阐述。中国传统象形文字以其图形化、符号化的特点,与现代平面设计有着本质上的相同因素,一些设计师已成功地将其运用到标志,海报、书籍设计中,字体必将在我国平面设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着眼点在于当代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先生具象油画中存在的当代观念的表现,通过介绍具象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以尝试着对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过程及其因此而带来的影响作回顾、梳理和反思,从而得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具象油画与抽象油画和写实油画的不同之处,以中国具象油画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来了解中国的具象油画中蕴含的当代绘画观念。当代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中国具象油画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程静 《美与时代》2014,(10):48-49
近几年来,在国内、国际服装设计的舞台上,服装设计师们纷纷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服装设计中融入大量的现代时尚元素。由此可见,在服装设计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己经形成了一种风潮。然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盲目跟风、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是没有价值且毫无创新的。通过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深入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神内涵,希望找到一条充满东方文化的特色的设计思想,以期为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室内设计经过30年的发展,已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行业不规范,设计师整体水平不高,设计的民族特性不强等问题。只有充分地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必然向着产业化、科技智能化、民族化等方向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