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对于公共交通设施之一的地铁来说,其站点的艺术性由于国家国情、地区风俗文化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鲜活样式,可以说,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展示已经成为当地城市展现自我内涵的一个重要方式,让生活在这一城市的居民形成更加强烈的归属感,也让初次来到这一城市的居民对其有一个鲜明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
加强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化,实行组织绩效评估,能够有效推进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在中外历史上,宗教界有开展慈善服务、利益人群的传统,是社会公益慈善的重要力量和组织主体之一。当今社会,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宗教界参与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推动力,是衡量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明确其重要作用,提出环境设施设计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功能定位,同时通过对江苏泰州城市文化的总结,明确通过环境设施设计提升泰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诠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和谐,以城市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泰州市三水湾景区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核心景区,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应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结合泰州市文化符号,使设施与泰州文化相融合,塑造具有泰州文化、景区特色的环境设施,促进景区的文化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摇篮,它不仅是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文化和城市性格是现代城市的两个基本特征。城市文化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响是根本的。城市性格则可以体现出这一地区或民族文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城市地域文化特征,具备使用、载体双重功能。城市地域文化作为城市的独特内涵与公共环境设施的结合具有多种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城市地域文化视角,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汪熠 《美与时代》2021,(3):96-97
在当前的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市风貌如果没有与当地的文化以及特色景观结合起来,那么就无法凸显出城市独有的精神及文化内涵。就目前情况来看,城市的景观及功能性设施设计落后于城市发展,因此,开展城市景观及功能性设施建设就显得极为必要。文章对皖北地区的城市景观与功能性设施建设展开系统的研究论述,并综合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INOUT城市趣味性景观及功能性设施建设,从而展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市和乡村存在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农村的饮水安全和城市之间的饮水安全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农村饮水安全成为国家和广大农民亟待需要解决的一项民生工程,是保持农村地区稳定和农民人畜安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营造良好的城市色彩体系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特色,还反映出特色区域内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且发扬传统文化,发掘传统色彩在城市色彩中的研究,使城市文脉作用于城市这一载体的时间沉淀,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趋势下对其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城市环境中都有着不同风格与形式的小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在不断改善内部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开始渴望得到一个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本文从小品设施与景观设计的色彩材料应用以及设计在文化中的体现为出发点,从城市小品设施的色彩应用、材料应用、设计要点等阐述了不同的城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只有合理的优化、用心的设计,将城市小品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小品设施,服务于人,造福与人。城市小品设施作为一种载体早已渗透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城市景观环境,而且对于提高该地区的文化品质、人文交流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美术教学课程改革在提高地方特色美术文化事业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国家发展在精准扶贫中,要提倡扶持民族文化。高师院校应努力研究如何在这一新形势下,开展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教学课程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公共户外围挡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项配套,一直追随社会结构转化而不断进步和延展,通过重点探讨如何拓展城市公共户外围挡的价值功能,总结籍由城市公共户外围挡设施提升社会公益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转化公众价值取向,从社会文明入手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附加值,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共享上升到公益理念的传达,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共关系和谐,实现我国城市公共户外围挡设施设计的多元更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地铁是城市的动脉,近年来地铁作为交通出行的核心工具,不仅具有载客的功能,更承载了一种文化,现已逐渐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展现城市"文化美""地域美"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为基础,阐述在地铁公共空间的界面设计、色彩设计、设施小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性文化符号,传递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多种案例,探讨地铁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是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也是城市性格的基础。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从现代审美的视角重新演绎民俗文化,不仅可增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内涵,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也是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萍 《美与时代》2015,(3):74-76
丰渚园是惠州西湖的重要景点,其内修建有纪念清末惠州名士、才子兼孝子江逢辰的"江孝子亭",有丰富的孝道文化蕴含。尝试探索将感谢父母恩情观、代际平等互敬观与惠州西湖丰渚园城市家具设相结合,通过城市家具激发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平等互敬地行孝,既能推动园区文化建设及配套设施的进一步优化,也对其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能够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艺术性建设,可谓是一举两得。文章将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设施建设中的建议,旨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与提升城市建筑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中,住宅居所、工作环境、商业空间和文化设施的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和文明水准的标志之一,建筑室内空间的质量由此受到更多关注。随着新媒体技术和装饰材料的进步,室内装饰更加多样化。而家居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家居的主要发展方向,科技进步使家居智能化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这也正是新媒体技术在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城市文化的继承,另方面要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一个城市情感的流露,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在城市建筑、道路、设施等景观构成要素中要注意色彩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文化的延伸,要选用具有特色的城市色彩,营造宜居的美丽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焦作城市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城区规划布局现状等地域背景特点的分析,从生态性、功能性、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方面对焦作城区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提出全新的思路和理念,为该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确立切入点,并且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弘扬地区传统文化、改善民生设施、展现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三门峡市位于我国河南省西北部,西可望古都陕西省西安市,北与黄河相隔,可与山西省呼应,是豫、陕、晋三个省份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2017年12月荣获中央电视台评选的"十佳魅力城市"之称号。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有着悠久而又绵长的历史,是中原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推动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提升三门峡地区城市公共设施艺术价值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三门峡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系统阐明这些元素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以便为传承和弘扬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