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叶 《美与时代》2023,(4):46-48
高铁站房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建筑,其设计愈发重视与城市地域文化的融合,以弘扬城市文化特色、展示地方文化自信。以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庐山站高铁站房为例,通过对地域文化性进行研究,阐述在庐山站的设计中运用抽象与象征的手法,将庐山特有的山水文化、文人著作融入建筑外部造型与室内装修设计,在独特的地域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将庐山站建设成为九江市新的城市名片,也为类似高铁站房设计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之际,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城市绿化的受关注程度也随之提升。现阶段,立体绿化已经得到应用,其不仅可以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也可以将绿化、建筑结构切实结合起来,可以保证城市建筑景观呈现出更为理想的效果。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时,立体绿化是可行的方法,其能够使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而且可以增加绿化范围,使城市更加宜居。文章针对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如何应用立体绿化展开深入探析,发现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确保立体绿化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铁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出行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高铁站站前广场设计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需求,而更加重视景观所展现出的人文特点与地域特色。在高铁站建设过程中,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大同小异,大多采用类似模板,地域性不显著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设计者而言,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怎样融入具有地域性特色元素,是我国高铁站站前广场发展趋势。文章研究地域性特色在高铁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的融入与传承,强调"地域性"特色主题,以期能得到重视与发扬。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尽管城市中的绿化设施较为完善,但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文章结合老年病患者的身体需求,按照疗养院设计规范,结合其周边景观进行设计探索,满足病人对疗养和生活的需求,推动康复性景观设计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城市的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也逐渐成为了限制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立足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现状,首先介绍了外部环境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绿化设计策略,最后则是结合上述内容对于人的行为需求对于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判断与阐述,也希望能够为我国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飞速发展,各地城市掀起建设高铁新城的热潮,然而一些城市并没有从自身发展条件考虑,导致大量土地资源浪费。本文以实际竞赛设计为例,提出创新的规划设计策略,并从规模、功能地位、产业、交通、用地规划等方面阐述高铁站周边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为往后的高铁新城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经济飞快发展的时代,人口的负担不断加重,能源的缺失,绿化面积的减少,这些危机已经一步一步影响和阻碍着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张使得地面绿化逐渐在缺失,然而发展屋顶绿化也是人们对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屋顶绿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兴的园林绿化方式出现在新型的城市中,大大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调节温室效应,改善气候,净化空气,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屋顶绿化的魅力犹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国内基本公共空间中景观设计考察后可以发现,在国内的各大一二线城市中,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没有大面积普及开来。在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中,很多的大型商场及办公大楼都存在着不同的装饰设计,诸多装饰设计以仿真类的景观植被为主。一是为了节约支出及后续维护成本,二是由于很多的公共空间中缺少必要的植物生长环境,很多的绿色植被不能在如此的空间中很好地生长。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现代计算机虚拟科技入手,进行数字化的空间绿化表现,希望通过多样的艺术表现和数字化技术,与现代社会景观审美流行趋势相结合,今后大面积地投入到不同空间属性中进行设计与运用。文章通过对数字媒体绿化技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拓展新型绿化新思路,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于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而言,情感化设计能够在保证其实用性的同时兼顾对人们心理需求的满足,突出设计"以人为本"的重心。本文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到城际高铁站的视觉导向设计中,以增强标识导向系统各方面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墓葬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植根于国人的礼教礼仪之中,人们对墓葬的重视不仅表现了对往生者的思念,还体现了对死后未知世界的敬畏。然而城市墓园规划发展至今,暴露出许多实质性的问题: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需求量使得墓园缺少生态绿化,并未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以及景观绿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优秀的墓园空间理所应当成为人们精神寄托、反思人生、情感倾诉的场所,而不应给人悲伤、痛苦、阴森的感觉。从中国城市墓园现状入手,剖析了中国城市墓园现存的问题。与此同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对人类情感的设计表达,结合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中国城市墓园景观设计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为今后中国城市墓园景观设计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雅楠 《美与时代》2014,(11):26-27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城市园林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园林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目前现代城市中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得到了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主要利用绿化有序、景观语言加强、植物配置合理且具美感的设计方法,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旨在打造适宜人类生活的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13.
游娟 《美与时代》2014,(6):23-24
城市空间的活力与其滨水景观带上的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及艺术品位是分不开的。我们应通过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来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打造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如此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密不可分。德州作为京沪高铁的一个重要枢纽进入高铁时代,随着德州东站的建成使用,德州市的交通通达性大大提高,以东站为中心,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变革与重组。但是,由于距主城区较远,从站点搭乘公共交通到城区需约1个小时,便捷性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等问题,与主城区的真正接轨有一定难度,高铁站的影响力并未显现。再次,在土地利用方面,德州高铁新区的开发面临着土地指标制约、发展空间有限、资金紧张等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德州东站高铁新区的发展应在稳健进步中寻求新的契机。利用交通的便利性,加强与周边城市、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周边产业带、产业集群的聚集,加快产业转型,成为若干小型城市圈的经济、客运中心。在土地利用方面,要重点做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项目监管、统一宣传推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清晰、联动发展的一体化开发。  相似文献   

15.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也是人们生活、居住、休闲的重要场所之一。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探索现代城市互动景观的设计方法及途径,旨在利用城市互动性景观设计引导人们活动方式,希望城市景观建设能够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更多地融入互动性设计理念,为城市景观的建设提供一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城市正在快速发展,GDP每年保持中高速增长、工业实现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得到转变等都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带来的好处,但人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身体健康与经济的代价,其中城市雾霾问题就是随着城市发展而来的越来越棘手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屋顶景观不仅能改变城市小气候,并且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条件下,以最小的改动增加了绿化面积与绿化率,也能为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方案。文章从雾霾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屋顶景观设计的发展、设计原则及城市屋顶景观在雾霾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屋顶景观植物的配置方法,说明了屋顶景观绿化无论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从对抗雾霾、环境保护的功能上来看,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选取治霾的景观设计方法必将是景观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小游园是城市人居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城市中人与自然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当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多数城市小游园往往不能根据其周边环境、气候来做出适宜的外部空间环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了解设计所面对的主要人群,结合生态、经济条件,设计出宜人的休闲环境,才能够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生活、心理上的不同需求。本次设计所面对的主要人群为写字楼的白领,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景观小品的布置、园路的引导,形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从而把人们吸引到户外生活中来,注重人的参与性,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更好地贴近自然,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城市公共设施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促使着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也会运用环保元素。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新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有意识地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一门艺术。从现代城市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基于实用唯美主义的现代城市建设,结合新的设计观念,提出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手法的创新路径,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如今,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类生活设施正在越来越完善,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变得愈发重要。城市改造中,城市建设大放异彩,走上了新高度,各类项目在紧密的规划与建设中,各项技术都迈上了新台阶。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城市景观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人们对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而为了让人们更加愉悦与舒适地生活,景观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新地域主义的兴起给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分析了城市景观设计与新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就新地域主义背景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展开了探论,得出新地域主义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具有很先进的设计理念,运用其进行城市景观设计能够获得更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