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大众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人性化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逐渐实现了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虽然建筑设计在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性化环境的营造。现通过对建筑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策略建议,并对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环境的营造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与面向人群为师生读者,所以它的馆内空间设计也应该遵循环境行为学理论内容,强调围绕读者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组织设计空间,第一体现高效学习整体空间结构有效架构,第二满足私密性要求,第三创造物境、情境与意境三位一体人性化学习空间。文章结合这三点展开论述,重点深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空间设计创新理念内容,希望为师生读者创建可满足物质需求、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双向沟通与交流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性化的要求也不断增加。景观环境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性化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何在景观中更好地体现人性化设计,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景观环境设计中,是文章主要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环境正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前环境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环境正义”研究主要基于各自的环境状况与发展实践围绕着“环境正义”的含义、“环境正义”的向度、“环境正义”的原则、“环境正义”何以可能等问题进行各自的话语表达与理论建构,但这些研究存在着某些不足,如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视角缺乏人类学视野与全球性视野,对“环境正义”实现机制和实现过程等问题研究不够。所以,深化“环境正义”研究就要求我们丰富研究内容,综合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提升研究价值,确证“环境正义”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价值合理性与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牟蔚蔚 《美与时代》2013,(7):98-100
建筑的纯粹性装饰、结构性装饰和实用性装饰,三者皆为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存在的设计手法。其作为建筑表现语言,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美的界定和追求。建筑的纯粹性装饰是上层阶级的附属品,为皇权和贵族所享用,是普通百姓无法享受得起的;生性朴实的结构性装饰,代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大众服务,因而具有很强的民主性特点;而实用性装饰考虑环境的人性化特点,关注健康生活的新理念,这一新型的建筑  相似文献   

6.
自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白领阶层急剧增多,对工作场所,即办公空间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简陋办公室发展到专业化的办公建筑,再到如今人性化的办公空间设计,实现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文章分析了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问题,探讨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人性化办公空间在设计活动中空间、色彩、照明及绿化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从而总结出如何创造一个绿色、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7.
从建筑出入口、无障碍通道、电梯轿厢、无障碍住房等规划重点入手,针对居住建筑的无障碍规划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无障碍规划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进而实现对无障碍居住环境的营造,切实提升民众的居住质量。基于无障碍设计内容的广泛性,主要对工作中遇到的无障碍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结合,重点分析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市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其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大众提供公共交往、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开放性空间,环境设计可以改善城市大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大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现代设计领域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生理、行为、思维等要素,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有利于适应和谐城市空间的建设和营造,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大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环境设计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视觉导视系统信息传递迟缓、材质不符环境需求、颜色使用不合理、更新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不符合受众的根本需求。细致分析视觉导视系统的功能、人性化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及设计要素等内容,进而对视觉导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拓展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思路,可以为现阶段的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筑夜景照明设计能够反映城市总体经济水平与城市建设,夜景设计是城市建筑夜景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于城市总体夜景内。在夜景设计时引进先进技术应用在夜景环境中,照明成为城市建筑夜景设计主要内容,结合环境美学进而达到独特效果,烘托某种环境氛围,凸显建筑风格。对此,以建筑夜景设计案例为例,就城市建筑夜景照明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建筑环境设计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时代的需求。针对此情况,将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阐述共生理念与建筑环境设计内涵,分析将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总结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的要点,提出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的四点建议,以期推动共生理念融入建筑环境设计,提升建筑环境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对于当前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筑空间当中,视觉传达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建筑空间设计质量。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协调性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设计效果。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其次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和现状,再次探讨了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优化设计策略,最后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商业空间的模式趋向于综合化,人性化的公共家具设计有助于商业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公共家具人性化不仅要体现在家具本身设计的人性化方面,而且还要体现在与商业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协调上,体现在家具设置的人性化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要满足人们居住使用的目的,还应该有其特有的精神特质和设计哲学来传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只有使建筑外观、关照心理的室内设计和建筑的精神三个方面都具备"以人为本"的建筑要素,才能做出人性化的建筑,才是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不断扩张,城市中到处可见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密度高,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越来越少。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设计师们开始注重高舒适度的住宅建筑,更关注居住品质。不管是室外的园艺,还是室内的装潢设计,都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现代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持景观,增加小区景点,会对小区的园林绿化进行精心设计。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于优化城市环境、减少雾霾、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打造精品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除了对于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对于住宅内部的设计,设计师也是格外地花心思。室内设计中是否具备人性化特色,将会直接影响到入住体验,关系到住户的生活质量和舒适程度。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极其悠久,长久以来,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对居住环境进行装饰,在不断的发展中,人性化设计理念开始出现,将人性化理念更好地应用于设计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对"什么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缺乏深入反思,忽视对城市设计价值基础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及我国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价值失序现象,探讨了城市设计的伦理之维。分析作为一种伦理行为的城市设计,反映的是城市设计蕴含的伦理因素及其与伦理学的内在相关性。总结城市设计学者提出的好的城市设计标准,提出具有伦理特质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形态人性化、城市环境宜居性和公共空间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明了城市设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共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汤家汇民居是皖古村落民居之一,其建筑分格和建筑文化是珍贵的历史遗存。这里的民居外部建筑朴素,在功能上注重人性化需求;内部装饰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皖西建筑的独特体现,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汤家汇古民居不仅有独特文化区域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拥有特殊红色文化底蕴。但在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的摧残下,汤家汇镇的古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保护意识薄弱、地方财力缺乏,加之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汤家汇镇的古民居的文化、学术、旅游等重大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安静舒适的环境、温馨和谐的室内设计及科学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是现代人们选择住所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如今,人性化这一理念在设计领域中不断呈现,人性化设计在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有效运用,也已成为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是现代设计所要追寻的目标,也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论旨在建立一个混合紧凑的社区模式,引导居民在TOD内部及对外交通方式方面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或采用步行,核心原则是人性化的步行空间设计,其有助于城市更加精细化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文章基于TOD理论提出建立连续人性化步行体系、塑造多样街道界面、整合多层级空间组构的步行空间等建设策略,并以天津肿瘤医院地铁站片区为例,结合居民出行规律,调查分析社区步行系统的复杂现状,针对步行空间网络形态破坏、站点社区空间单元不统一、步行空间精细设计缺乏的问题,提出步行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以提升站点周边步行空间品质,增加出行吸引力,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建筑外立面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建筑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观察认识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圣弥厄尔教堂等建筑的历史风格、影响因素、装饰细节,分析德占时期德国对青岛的历史建筑以及对青岛老城区的建筑风貌产生的主要影响,对构成建筑外立面的关键要素,如主入口、外墙墙体、屋顶、门窗装饰、细部、环境等进行比较研究,强调建筑外立面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与建筑整体不可分割,因此,设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