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我国的许多内陆城市而言,历史文化街区已然成为这些城市的主要名片。为了提高历史街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在开发和保护中必然会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文章主要透过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从文化、经济、技术三个方面谈论文化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以期对当前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现状,探索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设计意义。以南宋御街为实例,进行景观、建筑的探索与分析。要想对历史街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以及更新,须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以及街区现有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梳理,才能最大限度对文化进行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提高,然而城市的大拆大建使街区的文化定位和历史资源逐步丧失。因此,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保存,如何凸显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通过对历史文化区的改造来保护传统文化等问题已成为城市设计发展中的关键。文章以西安市和成都市两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改造修建后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思考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城市空间重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南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元,地域文化极具特色和魅力。寺街作为南通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南通文化的根脉和历史的兴衰。现通过对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分析,提出一些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策略建议,以期在新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历史街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体现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更代表了那段时期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然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导致了城市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出现偏差,文章以宁波老外滩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对其进行保护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水资源丰富,有“北方水城”之称,龙亭湖是开封水系中的重要湖泊之一,开封龙亭湖与沿湖街区水陆相接,沿湖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质量直接影响景区的观景效果,从历史街区的概念角度对开封历史街区的文脉和现状进分析、设想,对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将会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历史街区集中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属于可见的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人不仅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还需要对历史街区有很深的历史知识及了解。改造需要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这些历史风貌不仅包括文化的部分,还包括了通过具象的物质体现出来的环境。文章通过对山塘街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在建筑景观改造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在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属性。基于新技术的发展,区别于主观评价的街景图像识别可以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基于图像语义分割技术,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可对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街景图像语义进行像素化识别,然后得到包含绿视率和天空可视率的街道空间品质数据集,最后通过GIS技术对历史文化街区街景进行可视化分析,提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城市地域人文历史展现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创新性设计往往基于城市经济发展利益的需求或者单纯地复现历史文化符号,而很少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考量。在"两山"理念的大力推行下,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湖州小西街为例,对小西街内文脉传承、古建筑修缮、人居环境改善设计、业态规划进行研究,力求结合生态文明提出湖州小西街再生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伴随城市发展步入了“存量提升”的新阶段,优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势在必行。当前以VR、 AR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实现了对街区三维场景的重建,但是关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提升街区空间活力的方式却鲜有人去关注。以历史文化街区使用者的空间感知为基础,探讨数字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历史演进的见证。在柯布西耶"旧建筑消解"理念的倡导下,城市的快速发展正在逐步侵蚀历史的痕迹,这场博弈势必会带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在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前提下,对于历史街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既促进了历史街区重焕光彩,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创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历史街区也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进一步发展。历史街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而轻视文化的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发展需要把握住保护和发展这个平衡点。开封市书店街文化基因传承路径研究以开封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为研究对象,梳理开封地区特色文化资源,从文化基因入手,分析其文化基因特点以及开封市书店街文化基因传承困境,希冀能提出对策,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是反映一个城市传统文化发展的窗口,伴随着我国休闲文化旅游市场的逐渐升温,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历史文化街区内部有着大量的文化遗迹,包括传统文化、名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等,这些不仅能够体现传统的居住风貌,更是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特色的载体。与此同时,历史文化街区的形象设计也在其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系着整个历史街区所呈现的外观形象,还有传承和传播城市文化发展的任务。因此,在对历史街区进行形象设计时,必须考虑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的文化特征,同时保持街区的时尚和可持续发展,还要注意整个街区设计的整体性原则。以常州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为例,探讨其街区的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聚焦提升街区管理质量、创建品质城市并积淀文化底蕴等要点推动智慧工具在城市建设中的深化应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重要工作思路之一。聚焦智慧城市背景,探讨福建泉州晋江五店市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再生产的背景、展开进程、改造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从明确基本原则、促进绿色出行和盘活文化工具等视角出发,提出将再生产和智慧城市概念导入晋江五店市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提升的具体策略,以助力相关实践应用和理论深化。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构成,是城市文脉具象生动的外在表现。引入城市触媒理论,在对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历史文化街区触媒活化设计的原则和要点,通过相关触媒元素的选择和塑造,提出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历史街区一般都是经过多年的文化沉淀,最终形成本地特点的历史遗存。苏南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遗留的文化元素逐渐汇聚成城市的文化脉络。苏州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苏南古城,其众多的历史街区也延续了整个城市特有的风貌。通过考察这些街区装饰符号的功能、形态、装饰手法等几个方面,了解苏南历史街区的装饰符号特点。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进入某个特殊时期产生的文明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历史街区影响了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历史街区可以供人们进行活动、生产和生活,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承载于历史街区。而历史街区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却被大众所忽视,导致人们对街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逐渐降低。因此,文章构建以居民满意度调查为主的人居环境指标评价体系来对开封市历史街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基于现存的与评价指标体系有关的研究结论,与历史街区的特点进行结合,使定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不同方面的需求和感受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对于城市规划与建设来说,体现城市人文风韵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者重点关注的课题,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对于城市来说,建筑又是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多城市都对当地遗留历史建筑以及建筑群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基于此,人们也发现历史街区中遗留历史建筑仍然需要有效的保护,从而能够有效延长这些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并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文章对历史街区中遗留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旨在为后续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历史街区失去活力,因此提出在保留城市历史街区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采用文化策略和艺术策略的活力创造策略,最终提升历史街区活力,延续场所精神,实现城市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