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传达作为影响室内设计时尚性与艺术性的因素,被誉为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而形式规律作为指导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则成为了影响室内设计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只有深入地理解视觉传达与形式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室内设计中产生的作用、影响,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室内设计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2.
包装容器设计中"线"的形态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静  李萌 《美与时代》2007,(10):89-90
包装容器设计体现在形态,形态语言是设计造型的基本语言.在包装形态中,线直接体现于形体之上,线依附于形.包装容器设计的过程,就是根据人思维的形成进行形式概念的设计.线是形式概念的表现元素之一,是包装容器的具体体现和表达.文章通过解读线的形态语言,来说明形态对包装容器设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形式好比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基石,是作品观念与思想的外在表现,没有形式或形式感弱的作品,就谈不上艺术的思想、意境与内涵。那些作品中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例如画面的形式上的平衡、形体结构的分析、绘画元素的把控等,都对作品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反映绘画艺术家对画面把控能力及专业素养。文章以保罗·塞尚的绘画作品为例证,结合形式的概念,对"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述,并论证其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漆艺元素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物质文化形式,不论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还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漆艺元素始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同现代室内设计工艺之间的融合,不仅将漆艺元素的内涵和功用展现出来,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提升了室内设计的质量与品味。由此可见,漆艺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工艺之间的融合所生成的效应是巨大的。基于此,文中对漆艺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工艺之间的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着重探讨了漆艺元素的历史沿袭、漆艺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工艺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漆艺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工艺相融合的机理,以及漆艺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装饰设计不同要素对设计效果的影响,阐述不同装饰风格的室内设计效果的形成原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的运用、协调各要素,已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文章通过三大方向对室内设计加以解读与分析。造型、颜色与照明表现为三大论述方向。室内设计中颜色的运用占室内设计效果的主导地位,不同颜色的运用呈现不同的设计风格,颜色纯正鲜艳会使设计活泼欢快,颜色昏暗沉重会使设计效果庄重沉稳;造型简洁利落设计效果呈现现代时尚感觉,反而造型繁复会使装饰效果复古高贵;而不同的照明要求也会使装饰效果或幽暗神秘或明快舒畅。  相似文献   

6.
现代设计建立在对传统的承袭与创新的基础上,注重对文化的汲取。书法作为传统形式之一,常成为室内设计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元素。同时书法的意在笔前、置阵布势、摆实布虚等原理对室内环境设计均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室内设计领域,室内设计元素不仅包含国内外最前卫最时尚的设计元素,还包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的民间元素,正是这些民间因素让趋同性的前卫设计理念,在不同的地域开始产生结合当地民间美术元素的变化,使我国的室内设计风格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繁荣景象,稍后就民间美术元素对我国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陈佳 《美与时代》2014,(5):33-34
技术美是室内设计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从室内设计的技术美学入手,对现代室内设计中技术美学在功能美、形式美、人文美方面的应用,和现代语境下技术美学在室内设计结构、工艺以及细节设计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希望启发设计者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工艺材料、新的设计元素以及科学的设计方法不断丰富者设计语言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与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居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作为规划人们居家生活、合理分配室内空间的工程艺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室内设计的构成中,除了应用时尚性与艺术性的造型元素以外,要想进一步表现出室内环境的丰富文化内涵,只有把家居艺术与绿化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营造出和谐的室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空间的设计是住宅室内设计的灵魂。上海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的一些案例从总体上看,不仅仅在于打破了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上的一些误区,为大家提供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具体的家装摹本,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其背后所反映出的设计思想、设计特点和方法,对大众空间审美层次的提升以及中国住宅室内设计专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对今后住宅室内设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室内设计是一个设计的产品,其形式和功能都是客观存在,不能偏废其中一个.室内设计中的艺术创作是形式的一种体现,它通过功能的设计和表现,使人们感受到美,以此得到性情上的陶冶、精神上的享受和感情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欧洲的建筑遗产作为古典西方建筑中的宝贵财富,其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及建筑功能都对现代建筑具有深远影响。我国的室内设计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古典欧式风格逐渐被大众接受,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势。首先从古典欧式风格的定义和浓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进行阐述,并进一步从它独特的造型结构、别致的色彩搭配和华美的室内装饰材料等重要特征进行讨论,着重将其在别墅室内设计中的空间规划、感官定位及材料运用等元素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对如何把这些古典欧式风格元素运用于现代别墅设计中作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统居住空间与当代人居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扇元素作为中国传统设计造型元素,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家居产品和建筑设计中。文章以传统的扇形造型为研究对象,较全面地总结和分析了中国传统扇形元素,着重研究和总结了传统扇形元素的主要形变方式,对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扇形元素的运用进行分析,探索扇形造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影响,结合现代设计进行扇形元素再创新的方法分析。文章以扇形元素为研究案例,探索应用其他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设计研究,旨在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总结推广,运用于现代的家居产品设计创新中,以此来加深人们对传统设计元素的继承及再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中,有着一类特殊的建筑形式,它们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色,富有独特的造型,这就是旧厂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这些厂房已经被逐步淘汰,在社会中渐渐地处于闲置或消失状态。文化产业在当下日趋流行,并且正在寻找一种独有的空间来表现其本色,而城市中闲置的旧厂房从建筑形式上刚好符合这种气质,成为了其必要的载体,独特的空间形态和特有的建筑元素使得两者不谋而合,显得相得益彰。于是,一些城市中,旧厂房不再是彻底被遗弃和被拆除的无用建筑,而在文化产业下开始了自己的再生规划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造物的活动中改造世界、改造自然,并在创造活动中根据具体事物的外在形态特征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不同时代与不同背景下的人类心境,在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时代与历史特征,以设计出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产物。同样,不同的设计形态也会受到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也会对设计形态产生影响。我国北京的胡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之一,在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上也极为鲜明。文章以四合院和胡同为例,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形态学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所打造的雍容华贵的效果受到广大消费群体的青睐。通过欧式风格在不同时期化分类及其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来论述欧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对现代室内设计师在运用欧式风格进行室内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柳编工艺在现代室内实用器物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编制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展现了民间工艺对现代设计影响及魅力之所在。柳编制品就是一种编制手法原始,但是造型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产物。它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科技发展的使然。民间工艺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探讨民间美术,目的是将民间美术的精神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重新组合,推动我们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室内设计是以装饰材料为基础,说明了视觉艺术表现的形式以及在室内的设计当中具有的意义,继而结合室内空间意境还有该艺术创作的理论,论述了进行创新的途径是以材料作为设计的物质基础,提出室内设计在艺术表现方面提供创新设计方法是在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材料以图形组合、质感转换、模拟与再现、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等方式去塑造室内空间意境。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设计师们根据室内设计的元素和人们的感知,提出了"心理空间"概念,并通过心理空间和室内设计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心理因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把业主的基本需求和业主的精神意识结合起来,设计出更加具有人性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